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15|评论: 1

郝浴与阆中贡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3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阆中古城贡院旁的“优学园”广场有四面文化墙,墙上镌刻着4位历史名人的浮雕及简介,其中一面墙镌刻的是阆中贡院首任乡试监临郝浴。   清朝初年,四川还是清军与南明残余军队争夺的地方,清廷派往四川的军政官员,都驻节阆中,以阆中为据点,陆续攻占全川各地。在这个过程中,阆中成为事实上的四川省会,首任四川巡抚的衙门及四川布政使司、四川按察使司、四川督学道衙门均设在阆中,史称“保宁政权”,时间长达10余年。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刚在川北站稳脚跟的清政府在阆中设立贡院,举行四川乡试。朝廷派到阆中主持首次四川乡试的考官有三人:主考徐北举,副主考吴南岱;监临郝浴。当时的制度是,正、副主考负责阅卷、录取等业务性工作,考场的组织、管理、监督等一切行政事务则由监临全面负责。当时的监临一职,由皇帝亲派的巡按御史担任。
  郝浴,直隶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人,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六品官)。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改任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的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当时清军正与南明残余部队打仗,四川官吏多是军前任命,一些打了胜仗的军官被任命为地方官,其中不少人素质低下,恣肆贪虐。巡按御史郝浴对他们严加监督,惩办残害百姓的人。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郝浴奉命赴阆中监临乡试,四川大批考生刚刚云集阆中,突然消息传来,有数万人前来围城,城内一下大乱。郝浴紧急指派人负责维持考场秩序,考试得以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他以御史巡按的身份,通知驻扎在绵州的吴三桂军队尽快驰援,一昼夜间竟7次传信。然而,吴三桂迟迟按兵不动。郝浴传信说:“不愿死于战场,就难免要死于国法。”吴三桂这才勉强赴援,但还是拖了一个月才到达前线。郝浴带领全城百姓顽强坚守城池一个月。
  阆中解围后,郝浴提议并协调解决阆中和四川其他地方缺乏耕牛和种子的问题,使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与此同时,郝浴将吴三桂迟迟不来救援的情况上报朝廷,双方由此结怨。
  后来,怀恨在心的吴三桂借故弹劾郝浴,郝浴被判流徙奉天(今沈阳)。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朝廷准郝浴迁徙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后来,郝浴在这里创办了东北历史上第一所书院——著名的“银冈书院”。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反叛朝廷。郝浴很快奉诏复职。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他奉诏巡视两淮盐政。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郝浴被擢升为左佥都御史,迁左副都御史。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又升授为广西巡抚。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郝浴卒于巡抚任上。
  近年来,阆中市对阆中贡院(又称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进行了修缮,扩大了展馆规模,充实了文化内涵,从全国各地收集了数千件科举实物进行陈列,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的配合下,再现科举考试场景,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互动性最强的清代乡试贡院。现在是古城旅游重要的景点之一,也是国内著名的“科举文化”旅游景点,游客可以现场亲身体验科举考试,在考官的“开考”声中,过一把中状元的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0-24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拿分走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