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打造“城乡整洁、风貌协调、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的县域环境为目标,强化环境治理,注重风貌塑造,不断丰富城乡内涵、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宣汉魅力,加快建设洁美新宣汉,让全县人民呼吸新鲜的空气、畅饮清洁的用水、行走洁净的道路、居住舒适的家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解读县党代会报告》今天播出:加快建设洁美新宣汉。 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规划。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的理念,以科学规划为“纲”,突出功能完善、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的同步配套,切实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四规衔接”。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着力将县城建成山水田园城市、精品旅游城市和中等城市。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发展体系。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能节地节材、体现川东民居风貌的住宅设计图样。
要完善城市功能。按照“西进东活、南延北扩,完善功能、提升形象”的总体要求,以“功能配套、产业协同、生态优美、宜居宜业”为标准,把西区新城作为城市扩张的主要板块,打造成品质高端的住宅区、功能齐全的服务区、生态优美的景观区、文化休闲的中心区。加大改造升级力度,稳步盘活城东,着力开发城南,提升发展城北,拉大城市发展架构。重点实施“334”工程、巴山红军公园提档升级、县城污水管网改造和饮用水源迁址工程。
要塑造城乡风貌。强力推进“五十百千”和“1521”示范工程,以县城区和主要旅游沿线、主要交通干线及主要河流岸线乡镇风貌塑造为重点,突出“一个西区、两条大道、三大片区、六条走廊”和五个精品旅游景区,分线分片逐步推进城乡风貌打造。加大“五乱”整治,开展“七大行动”,强化“五场”建设,完善推广农村生活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加强城乡绿化建设,力争80%以上的街道、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地率达到省级绿化标准。
要打造农民新村。大力推进“1+10”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建设,打造一批风貌协调、具有典型宣汉地域风格和巴人文化、土家文化特色的新型乡镇和村庄。突出抓好农民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整合扶贫开发、移民后扶、集中拆迁安置、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和新农村聚居点。将洋烈全力打造成“川东第一村”。据宣汉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