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06|评论: 18

[及时新闻] 本人大量收购老瓦蒜,有意者请联系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3 15:55 | |阅读模式
         我准备明年五月至八月在巴中境内大量收购老瓦蒜,为了明年我有充足的货源所以现在发此贴联系,老瓦蒜每年的5至八月是老瓦蒜的收获期,但四月份左右它就全回苗了,所以希望有意和我合作的朋友,从现在起就可以留意哪儿有这药材了。
     我不知怎样上传图片到论坛上,望哪位老乡帮我传些老瓦蒜的照片上来,省得有些朋友们不认识这东东,或者哪位仁兄教教在下怎样上传图片,在下感激不尽。
    还望坛主允许我这帖子发出,我是希望能把巴中农村的没用东东变废为宝,创造价值。为老百姓增加收入,虽然收购这东东不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收入,但我知道在个别农户家的土地上这东东多的是,几百或几千元还是没问题的,所以我希望最好是农户直接和我联系,无论你家多少都行。
          1243074886QQ联系,j家有婴儿手机不方便。也可以在本论坛留下联系方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9-13 18:09 |
收购价多少钱一斤

发表于 2011-9-13 19:49 |
多少钱一斤?

发表于 2011-9-13 20:40 |
这东西通江多,俗名“老哇(音)蒜”

发表于 2011-9-13 22:37 |
多少钱一斤?

发表于 2011-9-13 23:35 |
1、点击右角“高级模式”

1.jpg




2、点击中间“图片”——“普通上传”、

2.jpg



3、点击“浏览”

3.jpg


4、找到电脑里的图片、上传

5、鼠标点击上传到对话框里的图片就OK了。







2.jpg
1.jpg

发表于 2011-9-14 09:48 |
楼主,老瓦蒜学名野郁金香,它既没有多少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也没有食用和药用价值,更不能制成香料。现在有些人把这种东西拿到大城市蒙骗群众,打着兰花或水仙之名,以每株10多元价格出手。
14211671574136742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2:40 |
按斤收购行,但不要带泥土,他们在别地地方有按个数收购,价格在五元一斤左右,按个数五毛一个左右,具体价格需要细谈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2:52 |
就是这东东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2:56 |
总之按斤收购与按个收购价格价格都相等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3:02 |
回复 kqg2011 的帖子

谢谢回复!但你发的这图片不是老瓦蒜哈,它又叫石蒜,龙爪花,彼岸花等。至于它的价值嘛还是有的哈!
发表于 2011-9-14 15:30 |
是吧

发表于 2011-9-14 15:33 |
好象那东西有毒!

发表于 2011-9-14 15:44 |
石蒜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石蒜”是花的学名,民间最常用的名称是蟑螂花,别名老鸦蒜、蒜头草、蟑螂花。多年生草本。鳞茎广椭圆形。初冬出叶。线形或带形。花茎先叶抽出,高约30cm。

中文学名: 石蒜
二名法: Lycoris radi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们
纲: 子叶植物纲
目: 天们冬目
科: 石蒜科
属: 石蒜属
种: 蒜
分布区域: 东亚各地


目录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分布及观赏地
花语
种植要点温度
日照
土壤
肥料
水分
繁殖
栽培
种植时期
种球深度
花后处理及病虫害防治
药用功能
价值及用途
传说及真实身份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分布及观赏地
花语
种植要点 温度
日照
土壤
肥料
水分
繁殖
栽培
种植时期
种球深度
花后处理及病虫害防治
药用功能
价值及用途
传说及真实身份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石蒜
学名:Lycoris radiata   英名:Shorttube Lycoris   别名:龙爪花、红花石蒜、山乌毒   俗称:蟑螂花、老鸦蒜   雅名:曼珠沙华(源于梵语Mañjusaka,英语stonegarlic)、彼岸花、莉可莉丝等   科名:石蒜科   科属:石蒜科,石蒜属。   产地:原产我国及日本。   分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有野生,上海园林中有栽培。目前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石蒜
“石蒜”是花的学名,民间最常用的名称是蟑螂花,人们如果需要可以订购花球。石蒜的黑色花球极易养活,保持湿润一年都不会死。据介绍,购买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鳞茎广椭圆形,长4~5cm,直径2.5~4cm,上端有长约3cm的叶基,基部生多数白色须根;表面由2~3层黑棕色干枯膜质鳞片包被,内部有10多层白色富粘性的肉质鳞片,生于短缩的鳞茎盘上,中心有黄白色的芽。气特异,味极苦。  石蒜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莫肥厚,广椭圆形,外被紫红色薄膜。叶线形,于花期后自基部抽出,5~6片,叶冬季抽出,夏季枯萎。花事8~9月抽出,高30~60厘米,着花4~12朵,呈伞形花序顶生;花鲜红色,简部很短,长约5~6毫米,裂片已狭倒被针形,向外翻卷。子房下位,花后不结实。喜生于林缘、河岸阴湿处。多年生草本、叶带状、深绿色带白霜粉。花葶在夏秋间叶枯死后抽出,实心,高达30厘米,伞形花序具数朵花;花红色,长约4厘米,花被筒很短,喉部具鳞片,有6枚裂片;裂片倒狭披针形,边缘皱缩,展开而反卷;雄蕊和雌蕊远伸出花被裂片之外。鳞茎含淀粉,可提取植物胶代阿拉伯胶。全草含石蒜碱、加兰他敏等用于制药的原料,有祛痰、催吐、消肿止痛、利尿等效,但有大毒,宜慎用。
编辑本段分布及观赏地
    石蒜
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在越南、马来西亚、日本也有分布,我国在宋代就有其记载,还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不可随意食用。   石蒜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等地。
编辑本段花语
    石蒜
http://F:\\个人照片http://F:\\个人照片http://F:\\个人照片

发表于 2011-9-14 15:48 |

发表于 2011-9-14 15:51 |
楼主要收购,就来和我提前签订预购合同,我好大量种植,免得把自然资源破坏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9-15 09:24 |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9-15 09:26 |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9-15 10:21 |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