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的酷热日子不好过,回到名山。
毕竟小地方,有很多优越性:通风透气,人为造成热量堆积(汽车尾气、空调等等现代文明造成的)少得多,空气好些,所以就没有那么多的烦躁。
然而,入夜的名山城并不那么清静:大件路穿城而过,载重车在空旷的大街上,喇叭声声,沉重的汽车喘息声、喇叭声,搅得人很难复睡。城两头没有禁鸣的警示,即使有,也许那些心态不好的司机们未必当回事。
后半夜,垃圾车清理、收拢垃圾,车厢和垃圾桶的撞击声,重复着。
小城的夜晚并不宁静。
下午,又一个重大发现,县城里那个同心桥附近的十字路口,是各类车辆引吭高歌的地方,各类喇叭齐鸣。起初,还以为是什么值得鸣笛的活动,走拢一看,红绿灯下,载重车、装卸车、垃圾车、面包车、军车队、警车大巴,都在那里比嗓子。一阵过了,又是此起彼伏的、围绕着那座桥的喇叭声声,在令人烦躁的夏日里给人火上浇油。
看来,要找块清净地儿,已经成为一种望想。
其实,噪音污染也是可以治理的,只是看谁来发现、法令、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