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婷。
一个孩子的世界,永远是纯洁的。天真烂漫,是他们的本性;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长。孩子永远是走在大人前面的,也有利于监护。谁曾想,走在前头也是祸,腿长的孩子,哪里知道人生边路上的险恶,,只是几分钟,一个活蹦乱跳的灿烂的小生命,一个才8岁的孩子,就这样无声无息跟随洪水而去,再也不见踪影。望着奔流不息的河水,亲人们一声又一声长长的叹息,随洪流一起,掩盖着内心深处的疼痛,泉涌的泪滴,诉说着心中的不平与悲伤。
抛开之前的不说,自零七年7月23日。巴广电报8月整版报道过,两名女工下班回家,由于桥身低矮,又无栏杆(宽和高均只在二米左右,无雨泛洪,即上游下雨,下游泛洪,这是常事),造成一死一伤,死者终年38岁。09年,上八庙乡两兄弟,租房住在恩阳读书,早晨去河边玩,(因他家离河很近),被洪水冲下河去,一人获救,一人死亡,终年9岁。同年,两次两成人因事过河,失足落水,均获救,2011年7月巴广电报再次大篇幅报道。一妇女掉入起凤桥,冲出几百米远,被巴中市恩阳镇五十七岁的罗经周医生,跳下河去,游了一百多米才将此妇女救起,同年8月5日,也就是本篇开头所说的那名孩子。年仅8岁,在街上赶场,舅舅,舅妈为侄儿买了新衣服,舅妈仅在医生处给了个药费,只一会儿功夫,孩子手里还拿着一包吃的,特别高兴,跑在前头看着浪花飞溅的河水,孩子心中兴奋不已,第一个跑下去,可是洪水无情还没等他来得及嬉戏,河水已将他弱小的身体冲倒,卷走。赶到的舅舅见侄儿掉下水,没命的冲到河边,跳下水去,猛插入水里几次,都未找到侄儿的尸体,舅舅、舅妈失声痛哭......
一个被列为全省十大平板桥古桥之一,一个座落在风景秀丽,有山有水绿树葱郁的大开发区,蜀都巴山境内的名桥之一,远近闻名,有多少重温历史走红军之路的参观者,总不忘在这古桥上留影纪念,也有无数即将步如婚姻殿堂的情侣,专程来这古桥上留下难忘的美好的记忆。还有一只只画笔,激情难抑,画下古桥,画下古桥上最好的风景......
可那里知道,这座始建于明、清的古桥,背负着多少条无辜的生命,桥一头是红色古镇恩阳镇,一头是镇农场和飞凤村,他们实质离街很近,走起来却很远,更怕的是涨水,孩子就无法去上学,要是家中急事就只能哭,有一次大水期间,有位姓曾的人家母亲病危后去逝,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撑船过河为母亲办后事,因多次出事110出面制止.事主失声痛哭,有村民求助巴广电报记者,询问镇政府,镇政府的答复是,这是历史名桥,不可改建,也没有啥规划是否再建一座桥,等以后再说吧。这个片区人民的命运,就这样无可奈何的系在这座古桥上,古桥的命越长,也就意味着,这边人的命越短,人人都说这是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抛弃的小岛,村村通道路没有.农民伯伯用的化肥,烧得煤球,以及养猪的饲料等等,所有家用必须品,都得靠疲劳的双肩从镇上背回去。在家辛辛苦苦种点蔬菜,找点零花钱。又得汗流浃背地背到街上来卖,修一座砖房要一匹砖,一背沙,一包水泥往屋里背,那种心酸无以言比,一代又一代,背弯了笔直的腰杆,背瘸了健康的双腿,辛勤的劳作让他们过早的添上了白发。古桥不动,另起一座桥,这个无望的梦想,只能在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后面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