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07|评论: 19

我的饮食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20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不爱吃的肉食

我从不认为“君子应该远庖厨”,但我却是离庖厨远着的。于是,这便将自己培养成了一个对饮食不挑,但凡能吃的食均可大碗下肚的小人。

从小不爱吃肉,以至于总也长不胖——本来就下陷的双眼更是落扣儿,用婆婆的话说就是我的眼睛“长在岩洞里”——这也就造就了我能吃不长的口福吧。其实我不爱吃肉是有典故的,我估计这得归功于我刚开步走路时的一次惊吓。

若干年前的一个黄昏,夕阳将美丽的金光洒了一地。远离父母在农村老家随婆婆生活的我,终于等到了生命中的第3个春天——开步走路了——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黄昏里,我独自慢步走出了院外,在通往邻院的小道上碰见一个叫“秀儿”的姐姐,手里拿一块让人垂涎欲滴的腊肉。那时正是困难年间,极少吃肉的我没有顾及淑女应有的形象,直端端地虎视着她手上的那块正冒着热气的东西,在心里无数回地进行着吞食。

这时,秀儿的姐姐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把将我推倒在地——想分也不能的,她不是一个神志清醒的人——并且骑坐在我幼小的身上。好在大人们及时赶来,阻止了一场不可知结果的惨剧发生。

当婆婆心痛地将我拉起来时,我只很认真地说了一句话“我想吃秀儿手里的那坨嘠儿呢。”

说也奇怪,自那以后,无论肉食是怎样地凭票供应,我却再也不爱吃肉了,尤其是猪肉。曾经还为母亲强迫我吃圆子而流过泪。

那时正是临近高考,母亲觉得我应该多吃点肉,因为我也不吃鸡蛋,主要是不吃蛋黄。母亲做的是蕃茄圆子汤,我的筷子无数次伸向那里,但拈起来的总是白菜与蕃茄,于是母亲动手了,三个圆子进了我的碗,而我的眼泪也进了我的碗,母亲为此气结,旁边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虐待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4-4-20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题目包装的很帅哦

如果是偶来做一定是“挑嘴”啊之类的词汇,汗~~~~~~~~~~板砖,快跑

快跑之前还是多看了“于是母亲动手了,三个圆子进了我的碗,而我的眼泪也进了我的碗,母亲为此气结”三五眼

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围着吃的火锅
最初吃火锅,是自己不吃花椒时父亲做的。麻辣香鲜是做够了,但我却是板着脸端着碗在旁边就着泡菜吃饭——我不会吃太麻的东西,而那火锅对我来讲太过麻了。那年我十三岁。 成家后,因为喜欢,也因为在外吃太贵,更因为想能吃个尽欢,所以家里常常煮火锅。花同样多的人民币,每做一次,可以连着吃上个两三天,见天吃,粒米不进,吃够瘾。 那时用电饭煲或电炒锅煮。冬天将锅架在碳火上,边吃边加碳,熊熊的火焰舔拭着锅底,锅里是翻滚的亮汤,红艳艳的。而在里面浮沉的是美味,是佳倄,气氛更觉热络。 再后来,有了电磁炉,更是方便快捷了。 原来只是吃惯常的麻辣火锅。后来也开始煮排骨连锅,或者香菇炖鸡。吃白味火锅一定要加药料才好吃,我通常都要加当归、当参、黄芪、白合、白果等十余种料,美味而滋补。 吃火锅得吃个气氛,吃个人气。在家里吃,如果没有老人参加,一般都会是三朋四友吆喝着来,共围一口热锅。龙门阵是一道最美的佐料,一边美滋滋地吃,一边乐陶陶地说,一边喜洋洋地听,快乐如同蒸腾的雾气,一同在房间里升腾,升腾,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融合了彼此的情谊。 好喜欢那个围炉共享的感觉,尤其在家里。 如果人少,我觉得吃麻辣烫会香些。大把大把的竹签被放进锅里,根根上面串着各种美食,各取所需,尽情地煮,敞开地吃,一个二个都吃得红头花色的,似乎到了共产主义。然后一碗稀饭下肚,调和了胃,也撑涨了胃,整个一满足! 再往后,各式冷锅呛炒附带热锅添煮的食品出台了,炒龙虾、田螺,鸭唇与兔头合炒,冷锅鱼、鸡,新近又出现的冷锅兔肚、鸡杂…… 天下美食太多了,怎一个吃字了得! 而我,哪里还是那个不喜吃荤菜的主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远庖厨的理由
  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好多了,但我却懒了。如果硬要为自己找一点理由的话,就是平常家里没啥人吃饭,常常做一餐倒一摊。再能吃,但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有这个时间,不如吃馆子,然后把时间用于休息,我就是觉得欠瞌睡。   其实真正偷懒还是从家里请了管理员开始的。   我与老公都很忙,时常不能准时回家,小孩子乏人照料,于是家庭管理员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家门。买菜煮饭收拾房间,全部都归她了。我每天在家就只是负责吃饭睡觉。周未没事,我可以从夕阳西下睡到旭日东升,再睡到月上乌梢,只是间中起来做点进出口工作。平常累啊,以每餐两大碗外加荤素无数的食量,以我四体不勤的生活习性,居然不担心身上多长几许横膘,也算是我的造化了。   再后来,孩子大些,功课忙——我分析应该是想充分利用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之间所耗的时间来与同学一起相聚吧——不愿回家吃饭了。想让其将来能飞,现在就不能束缚,否则会更容易折翅,这是我的观点。因此,与同龄人相比,我的孩子有较强的自理能力。也于是,管理员显得多余。   只是,我却回不到原来的那种陀螺似的生活——下班买菜做饭洗碗抹屋拖地洗衣服辅导作业……然后等小孩子睡下了自己也要挂掉了。逢周末还有大扫除,想不做吧,婆家两个老人要过来,怕他们说房间赃了乱了,对这样的媳妇不满意,而产生一些婆媳之间可能有的不快。   有时想想,何必太累,只要随意,尽可能让自己享受一下闲适的人生。认真工作也好,努力操持家务也罢,尽心尽力管教下一代也行,总之,都是为了让自己及家人过得更好。所以,不强迫他们过他们不愿的生活,做不想做的事,包括我自己。   于是,全家人三餐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全部自理了。   所以,现在的我不再为三餐费心劳力,在工作之余拥有了一份闲适与暇意。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换着吃的面食
别人是不是有惰性我不敢说,但我是有的。我很懒,有时不想外面的东西了,也会在家为自己做吃食物。但因为一是时间紧,二是懒,所以多半是做面食了。 忙时都吃快餐面,比如中午那一餐。 记得才参加工作时,就只有上汤鸡伊面,因为单位没*,都在别个单位搭伙,自己又常加班熬夜的,所以一买就是一整箱一整件。而且这一吃就是十多年。也不知为何,总也不生厌。只是吃时一定会加蔬菜,醋与辣椒也是不可或缺的。再后来品种多了,更是吃得笑嘻了。而现在吃得多的是香菇鸡汤面了。 吃快餐面时一般是用不开火的方法——朋友曾笑过我是真正做到了不开火的——将莴笋尖、生菜、蕃茄之类的蔬菜洗净撕碎,放入微波专用加罩的碗里,面放于最顶上,冲入饮水机内的开水,加盖,然后置于微波炉里,前期准备工作只需3分钟。间中,我可以上个洗手间或为自己冲杯咖啡倒杯水。再3分钟后,热腾腾香喷喷色艳艳的大碗面出笼了,美。 也会在有情绪好时为自己做一餐开心面食:红的蕃茄黄的蛋,绿的青菜白的面。不加海椒只加盐,汤汤水水一大碗。而绿色菜品我通常选用白瓜,这里人通常叫西胡瓜(发音),而我家一直管它叫白瓜。与其它蔬菜相比,它经煮,吃时香脆而略有回甜,格外爽口,是我除土豆蕃茄以外蔬菜中的最爱。想想,1枚鸡蛋1个蕃茄1只小瓜2两挂面,会有多大一碗?而我是一气拿下,大胃哦——我时常都很佩服我自己这一点! 有时在家也想吃点速冻的食品。一般是会在冰箱里存在好几种食品供选择。我是常吃饺子的,如果家里没有蔬菜了,大都是吃这样。女儿却爱吃牛奶馒头,锅里蒸十分钟就好,也是自己动手,她倒是十分有乐意,一点也不认为是妈妈在偷懒。 在外吃面食,常常是吃对面的刀削面,吃了5年了,换了3个老板,个个对我母女的口味都心知肚明,只要往那里一坐,尽管下锅就好,绝对不会搞错。有时,会在成都名小吃里吃甜水面,通常是女儿钦点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可以做的菜品
在读书时家里用的是电炉,觉得非常方便。早餐一般是由我负责的稀饭,煮了三年。炉架上烤的馒头包子则是父亲做的了,我至今不会发面,虽然也会做馒头花卷包子麻花之类的。 因为不爱吃肉,所以虽然父亲有一手好厨艺,却没有兴趣学习。爱吃蔬菜,但只是将最爱吃的品种做得让自己满意,比如土豆丝,馆子里通常吃不到那种味道,时常会因为想吃了而动手,那怕不吃饭,也是要吃菜的。还有糖醋莲白呛南瓜之类的。而别的菜色一般不予置理,所以菜色比较单一。 最不喜吃炒肉,所以直到成家了才现学会,而且味道真的不敢恭维,只是能吃而已。这样的我又培养出了不挑食的下一代,也算是功德一件! 对荤菜也不是全然不吃不做。卤的牛肉猪蹄鸭脚鸡爪一样吃得个欢天喜地地。读初中起,我也会在假期里有兴致时自己买肉剁馅包抄手,然后给父母一个惊喜——下班会来有现成的熟食。包饺子要麻烦些,得自己和面擀皮。花个半天时间,也可以做出两锅色黄气香味好形美的锅铁饺子。 成家后,因为是烧柴禾,所以一直是一件让人头皮子发麻的事。每到婆婆妈要炒菜时,总会提醒我声“把火架大点儿”,随着我的“哦”,只听见“嗞”一声,然后没了声息——柴火已经垮下来了。于是,当我面临自己做饭炒菜的时刻,我终于痛下决心,学会了烧柴禾。这也让我对厨房生厌。好在,现在再也没有那种烦恼了。 其实我会做的肉食也不少。 比如牛肉干,做得比一般的摊点上的好吃,只是因为懒,要么不做,要么就是心血来潮时做一大盆,自己留一些,多半不是在吃饭的时候吃,而是当成零食了。另一些用食品袋装好密封,然后给远方的亲人们捎一些去。这是父亲的手艺。 江浙一带的蛋饺、咸汤圆即肉汤圆,是缘于母亲。因为年年都做,看会的,间中小试一手,仅凭兴趣。 糖醋鱼是母亲的,糖醋排骨是父亲的,都各有千秋,偷学一手。但父亲的各式蒸菜、炒菜的技术与母亲烧菜的手艺却始终没有兴致。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成都安可在2004-4-20 7:28:00的发言:

楼主的题目包装的很帅哦

如果是偶来做一定是“挑嘴”啊之类的词汇,汗~~~~~~~~~~板砖,快跑

快跑之前还是多看了“于是母亲动手了,三个圆子进了我的碗,而我的眼泪也进了我的碗,母亲为此气结”三五眼

嘿嘿

多看了……三五眼……

嘿嘿,现在可以再多看几眼了哦.个人认为还是可以看下去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有五节的,可昨天一发上去,却找不到自己的贴子在哪里了,哼!现在移动盘没有身上,等一下再贴!

至于题目嘛,还勉强可以吧![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楼主| 发表于 2004-4-25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个版块不是写食的而是写实的!

[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6 3:21:5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4-26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国烧烤杂谈之——初进北国

狂欢节第二天,与众朋友餐后话别,回到了家里,正逢停电。因狂欢夜闲聊得太晚,于是索性补眠。晚八点,仍未见有来电的迹象。出门看一看,整个东半城被夜色笼罩着,而西边却是流光溢彩,灯火斓珊。突然觉得在这样一个难得停电的晚上,带小孩子吃烧烤是最好不过的了。于是,位于半边热闹半边冷清的北国烧烤,就成为我们进攻的目标。

这家烧烤是同事推荐的店铺,认为其味道最正点。临街有两个铺面相连,一边是有顶篷的,可以遮风挡雨。另一边是露天的,可以望星赏月。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熊熊燃烧的火焰,让人瞬间感觉到寒夜里的温暖。我们决定在露天进行我们的火焰晚餐。

院内齐整地摆放了四张桌子,围了四把椅子,每一张桌面中央都是下陷的,在那里燃烧着一个明炉,是烧碳的。碳火上架有一个铁架,是为熟食加热的。墙边,码放了排篾框,框内装满了钢碳,这碳是从三州带出来的,远着呢,青杠碳,是一叫青杠树的灌木枝烧就的,耐燃烧,灰尘小。碳也烧得很好,没有一点儿烟雾,只留有脉脉的温情在空气中流动,让人慢慢在体会着、感动着。

食品很丰富,平常火锅中有的,除了脑花、豆腐、米凉粉、血旺、粉条之类的软东西,别的都可以在这里看到,还有全兔、全鸡等等。这些食品,需先在外面的大炉灶上进行烘烤,熟透后,装在不锈钢盘子中,然后置于外面桌子的铁架上,任火苗舔舐着盘底,盘内冒着热气,浓香就慢慢散开了去。

就一杯热茶,吃一串烧烤,喝一口饮料。一不担心菜凉了,二不害怕夜凉了。你可以海阔天空地神聊,嘿,那味道就不摆了。而且价格也不高,一人就10元左右的消费了。当然,吃了全鸡、全兔的,可能会稍稍超出这个价格。但也是物有所值的,对不对。

发表于 2004-4-28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饮食情结

可以

发表于 2004-8-1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伊人的饮食情结还不错哈

发表于 2004-8-2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4-8-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56][em56][em56][em56]
发表于 2004-8-2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时代的饮食都不一样,那时候叫吃,现在叫美食

发表于 2005-1-8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7-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伊人的饮食情结还不错,有意思[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8-2-7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逸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