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17|评论: 15

【敬畏生命 谴责无良】-温州动车脱轨灾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16:41 | |阅读模式
61.jpg

灾难可怕。但灾难折射的社会现象,筛选性而不是纪实性、公开性的报道,和受制约的权力,才是真正可怕的。这种不受民众公开监督、制约的权利,将继续制造灾难。 灾难时,列车上的平民在献身,温州平民在拯救、献血,浙江省委书记在外访,铁道部官员和官方媒体媒在掩盖真相!#民间资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6:43 |
摘自微博:

@chiaka:他没选择跳车逃生,而是血肉之躯去抓牢紧急制动的闸把尽量降速,直到把手穿透身体。如果不是他挺身而出,时速200多公里的列车冲撞,代价会是2辆车32节满员车厢的浩劫。他不可能像董存瑞那样被世代传诵,甚至尸骨未寒已经被脑残砖家质疑疲劳驾驶。但我记住了他的名字,潘一恒。一个烈士。 走好
6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6:46 |
摘自微博:

【中国常驻国外的省委书记 浙江省委书记大人实在很忙!】浙江省委书记大人实在很忙!当年杭州地铁塌陷,他在海外访问;前两天三桥垮塌,他在海外访问;温州动车追尾,他也在海外访问。。。有图有真相:
6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6:48 |
为何这些官员、媒体可以肆意掩盖真相



摘自微博

35,一个神奇的数字。动车相撞35人死亡,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重庆暴雨造成35人死亡;云南遭大雨...35人死亡。知道为什么死亡人数控制在36人以内吗?超过36人,市委书记这个级别的要撤职,这就注定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6:49 |
@小崔说新闻:铁道部开发布会,却只让cctv与新华社的进,害怕被有良知的媒体逼问,大家盯紧了关于温州7.23动车追尾的这十大疑问,请大家转起来,什么临时工,N年不遇的天灾啊,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别再想转嫁责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00:13 |
【尊重死者 敬畏生命】世间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突然袭来的灾难使多少蓬勃的生命戛然而止,无情地剥夺了他们生存、成长和发展的权利,我们有责任为这些突然逝去的宝贵生命而哭,用泪水表达我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让我们为他们的灵魂祈祷,愿他们一路走好...摘自博文 65.jpg

发表于 2011-7-26 00:41 |
盛光祖 难道要象他名字一样 把铁路祖业败光?

嫁祸老天小心遭报应:@

发表于 2011-7-26 07:56 |
:(:(:(:(:(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4:11 |
【桥下残骸鱿刺目,桥上动车已飞奔】

69.jpg

7月25日,一列列车驶过事故路段
转自麻辣论坛 http://t.cn/ajqo0f #民间资讯#

 楼主| 发表于 2011-7-26 15:12 |
《东方早报》整整12版啊!全方位解析温州事故前前后后,现场场景,后方分析。 生命的价值即是新闻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2:09 |
【灾难面前,公民的微薄力量】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民间展现出的智慧与人性关怀,与官僚官媒的麻木不仁、腐朽形成鲜明的反差。新浪“微博”,至此时已有7,050,092条微薄,关注的焦点多集中于事件的真相、人性关怀、问责、反省等。其展现的开放、纪实、时效、人性、对权势的批判,是难得的公民社会的基础

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2:11 |
右侧,人民的日报?

6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0:09 |
【通号院垄断揭秘】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的信号系统受雷击后,在应亮红灯时闪现绿灯,D301因此高速撞向D3115。其商业模式是在政府资金支持下,设计研究,委托生产,销售 全文:http://url.cn/2KPZ33 //这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的原因是权利垄断。权利垄断下的社会,灾难将继续泛滥
8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2:13 |
【中国是全球创新中心吗?】

90.jpg
1、中国在创新领域的投入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2002年的1.1%上升至2010年的1.5%,到2020年这一比例应该能达到2.5%。中国的研发支出占全球研发总支出的比例也从2002年的5.0%上升至2010年的12.3%,仅仅排在美国后。美国的比例在34%至35%  
2、但向中国境外的重要专利受理机构提交的专利申请或被其授予的专利权只占世界的1%。此外一半是授予在华外资公司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创新不仅需要新的努力,还需要已有知识的丰富储备。中国的机构将需要数年时间建立必要的知识储备
3、政府为研发项目拨经费的流程依然高度政治化且无效率。决策者对研发项目的拨款基本是基于政治影响力和关系,而非科学的同侪考评。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这是公开的秘密……中国目前的科研文化是浪费资源、腐蚀精神和阻碍创新。
4、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另一个严峻挑战,因为它强调的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而非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中国在成为全球创新大国之前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作者Anil K. Gupta为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丁曼(Michael D. Dingman)战略与创业中心主席-全文http://t.cn/aYh53B

92.jpg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