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马深溪,强夺陈大寨,夜袭玉龙观,强渡照珠河……红军在营山的斗争如火如荼,以破竹之势打败了国民党守敌,一举解放了营山全境,让人民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位于营山县新店镇的红九军政治部旧址,正是红军在营山历次战斗的指挥中枢。 7月8日,记者来到了距离营山县城约15公里的红九军政治部遗址。据新店镇当地群众介绍,这座四合院始建于民国初年,坐南朝北,穿斗砖木结构,前后院落布局,前面为平房,后面为一楼一底结构。前庭、中堂、后庭各3间,左右厢房13间,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是原来新店场地主严奇山的住房。1933年10月3日,红九军占领新店场后,将政治部、作战指挥室、许世友办公室设在此地。左厢房第一间为当年红九军副军长、25师师长许世友的办公室,整座房屋保存完好。天井下的空地上是一个大大的石雕五星,石雕五星背后是一块“红九军政治部遗址”的石碑。
“我还是个小娃儿的时候就吃过红军煮的饭。”如今,88岁高龄的王身吉老人是红军在新店镇为数不多的见证人之一。“那个时候,红军还穿的是便衣,而且没有太多的枪,很多人背后都背着一把大刀。”据老人讲,红军在新店驻扎的时间里,消灭土豪劣绅,大搞土地改革。“我们家当时还在今天九村的地方分了一处房子。”老人对当时红军解放新店穷苦百姓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据营山县党史资料记载,红军在营山4个月的时间内,配合党的地下组织,进行了土改、扩军、建立地方武装等工作。在此期间,更是发动和指挥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大战役之一——营渠战役。1933年10月3日22时,红九军25师74团从新店出发一举解放了营山县城。当晚县城人民高举火把,敲锣打鼓欢迎红军。5日,红九军又兵分数路向蓬安挺进,一路经回龙插入蓬安的徐家、茶亭,直抵嘉陵江边斜溪。6日,攻占周口镇,迫使敌军杨森全部人马龟缩在嘉陵江西岸。至此,营渠战役胜利结束。
“营渠战役,历时半月,歼灭了杨森一、二、三、五混成旅各一部,毙敌团长陈栋梁等1000余人,俘虏敌团长雍寿康等2000多人,缴获了无数枪支弹药和军用器材。”南充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姜华告诉记者,营渠战役的胜利使得川陕革命根据地向南扩展了50多公里。
“解放后,原新店区委、区公所以及新店镇党委、政府都先后设在这里。”新店镇干部告诉记者,为了纪念红军在营山从事的革命斗争,至今未对这处四合院建筑进行改建,从而使其保留了旧貌。在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后,建筑牢固依旧。1994年,红九军政治部旧址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