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这样想:凉山各县为什么就办不了一所象西昌阳光学校或一、二、四小那样的学校?为什么就办不了一所象西昌六中、川兴中学那样的学校?每当新的学期开始都往西昌紧,花钱跑关系又费事费力,实属不应该。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天下,都生活在秀美的山川里,一个县怎么就办不好一所好的学校?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教育为本,以人为本,各县领导们想到说到做到了吗?我看如果都往西昌紧,西昌再办十所阳光学校也无法容纳凉山代代学子们。大家说对吗?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环境、设备、老师、学生等等,各县的教师素质真的差吗?教学条件真的差吗?那里的学校就真的让学生学不进知识吗?我是在山上读完小学的,当时的房子、板凳、黑板,可以说差的不能再差,要是有机会给大家讲会让你流泪。为什么我的学习就如此好?我的回答:1、老师教的认真,把全部知识给了我们山区学子;2、我爱学习。那时松土就是我的纸,木棍就是我的笔。骑着马儿,赶着羊儿,磨着豆儿始终不忘记背书。我们应该在提高教师素质(知识和责任心)上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才是呀!希望我的想法能被论坛朋友们接受。我也希望能看到大家的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