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权当作饭后茶余的笑谈,有志者也可收集起来编撰成新今古奇观,实在没必要剑拔弩张的。在下说个故事给大家消消遣。话说公公与儿媳妇干那好事,雅称叫扒灰,也叫夸(掸的意思)灰。扒灰这事,说悖理是悖理,说趣事是趣事,上至皇帝,下至愚民当发生时还是发生。书归正传,有宋时苏东坡一家都风雅有才,全家上下左右相处和睦谐趣。故事就发生在苏东坡的书房里。一日,苏的大儿媳妇打扫公公书房,忽感睏意,就歪在公公床上歇歇,不知觉中睡着了。在当时礼数中,儿媳妇睡公公床是悖理的,但这书房里的床相当于现在的大沙发,是小憩和待客用的,所以儿媳妇也就将就了。而却在这时苏东坡回来取东西,一见儿媳妇睡在床上,像一把琵琶,不由直摇头,想唤醒她,不忍,也怕尴尬,就想小小惩戒一下吧。回见桌上的灰还未掸掉,就用手指在灰上写道:“罗帏帐里一琵琶,欲弹又怕人笑话”。写完就匆匆走了。儿媳妇不久就醒了,一见自己睡在公公床上,心想糟了,失礼了,赶紧料理卫生。待到欲掸书桌时,一看灰上写着字,再仔细一看是公公的字,读完后想想来气,公公还想把我当琵琶弹呢,就在后面续上两句:“公公即弹亦无妨,便宜未落别人家。”写完一气就走了。不久,苏东坡和一班朋友嘿哈着来到书房,自然围上书桌而坐。苏东坡在主位首先发现桌上字不仅未掸掉,还多上两行。匆匆瞄完赶紧用双手连灰带字夸(掸)去,可那些朋友凑热闹同时围上观看,眼快者早已入眼七八九。这一伙人七嘴八舌问苏东坡什么什么的,苏只好说夸灰,夸灰。夸灰可能是当时的四川话,传出来就变成扒灰。这故事就这么被苏东坡的朋友们给传开了,扒灰就成了公公和儿媳妇好事的代名词,扒灰佬也成了老男人们之间开玩笑的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