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17|评论: 24

[社会•争鸣] 盐亭有茶马古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7,在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杨勇的陪同下,四川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孙前教授、市旅游局调研员邓廷树一行3人来盐,对茶马古道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在听取了对茶马古道、嫘祖文化和岐伯文化的情况介绍后,在58“母亲节”这天游览了嫘祖陵并祭拜了中华母亲——嫘祖。最后,孙前教授表示:盐亭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嫘祖文化,盐亭作为嫘祖故里,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源,也是茶马古道路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希望盐亭旅游局能抓住嫘祖文化精髓的同时,大力开发歧伯文化、文化文化,在招商的基础上,采取多方筹措的方式进行建设,力争旅游的旅游业上新台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ytr

发表于 2011-5-3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发表于 2011-5-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ytr 发表于 2011-5-30 09: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是完全可能的

有古道是肯定的。我都晓得几条。


  但是不是该叫“茶马古道”,就真的要学习了。:lol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一批想做事,能做事的人去实实在在做。

发表于 2011-5-3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百科名片
   茶马古道路线图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据此,说盐亭有茶马古道就有点玄哈。

发表于 2011-5-3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冷铺子 的帖子

茶马古道应该与盐亭不沾边的哈


  邛崃是始点。。。去那儿玩过。。嘿嘿

发表于 2011-5-30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1-5-3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历来养羊子很多的......叫“茶羊古道”还是可以的;P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P:);P:)

发表于 2011-5-30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力争旅游业上新台阶-----: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上弦月 发表于 2011-5-30 1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力争旅游业上新台阶-----

这话听着很耳熟,你是政府的?

发表于 2011-5-3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盐亭旅游局能抓住嫘祖文化精髓的同时,大力开发歧伯文化、文化文化,在招商的基础上,采取多方筹措的方式进行建设,力争旅游的旅游业上新台阶。"
   這句話聽了就安逸!

发表于 2011-5-30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时我外公就是长期成都-金孔担挑子,以至于背很驼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镜36 发表于 2011-5-30 18: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民国时我外公就是长期成都-金孔担挑子,以至于背很驼

请问哈子,家中的老人以前担的啥子挑子???在那条路线?担了几年?

发表于 2011-5-30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我的老家,提起硬是恼火,好好的资源不用,看看别个射洪,一个人造桃花山,搞得红红火火~这些东西只有ZF才有法~不知道他们都在搞些啥名堂
发表于 2011-5-3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担挑子,挑鸡蛋听说过

发表于 2011-5-3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新亮点,总有新发现:lol

发表于 2011-5-3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镜36 发表于 2011-5-30 18:36
民国时我外公就是长期成都-金孔担挑子,以至于背很驼
请问哈子,家中的老人以前担的啥子挑子???在那条路线?担了几年?

应该担了十来年,好象是把成都的百货担回金孔,金孔担啥东西去成都就不知道了,老人99年去逝前还能背出路线,大体就是原来唐巴公路路线.据说担挑子的规矩是下雨天摔坏东西要赔,晴天还不一定赔.意思就是要你下雨天必须小心又小心.

发表于 2011-5-3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绵阳的哥 发表于 2011-5-30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哈子,家中的老人以前担的啥子挑子???在那条路线?担了几年?

    在盐亭。过去。

       县北一深丘。多采用背运的方式,用背蔸、背架、夹背这些工具,故称为:脚子。  现县城也残存着这类谋生方式,直接叫为:背篼。

       县南浅丘。多采用扁担、箩筐等。故称为:挑夫。

发表于 2011-5-30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九龙闲人 的帖子

这些脚夫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杵路棍,二是乘棍,背夫用杵路棍。脚夫用乘棍,都是为了方便休息的工具。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