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16|评论: 26

[社会•争鸣] 盐亭人----神童宰相李义府和他的权谋名著《度心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2 15:24 | |阅读模式
                      度心术


                           唐 李义府
、、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
  擒心第三
  德不悦上,上赏其才也。
  才不服下,下敬其恕也。
  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
  能傲莫付权贵,贵则毁己。
  才大无忠者,用之祸烈也。
  人不乏其能,贤者不拒小智。
  智或存其失,明者或弃大谋。
  不患无才,患无用焉。
  技显莫敌禄厚,堕志也。
  情坚无及义重,败心矣。
---------------------------------------------------
  欺心第四
  愚人难教,欺而有功也。
  智者亦俗,敬而增益也。
  自知者明,人莫说之。
  身危者骇,人勿责之。
  无信者疑,人休蔽之。
  诡不惑圣,其心静焉。
  正不屈敌,其意谲(jue)焉。
  诚不悦人,其神媚焉。
  自欺少忧,醒而愁剧也。
  人欺不怒,忿而再失矣。
-----------------------------------------------------
  纵心第五
  国盛势衰,纵其强损焉。
  人贵势弱,骄其志折焉。
  功高者抑其权,不抑其位。
  名显者重其德,不重其名。
  败寇者纵之远,不纵之近。
  君子勿拘,其心无拘也。
  小人纵欲,其心惟欲也。
  利己纵之,利人束之,莫以情易耳。
  心可纵,言勿滥也。
  行可偏,名固正也。
--------------------------------------------
  构心第六
  富贵乃争,人相构也。
  生死乃命,心相忌也。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敌之不觉,吾必隐真矣。
  贬之非贬,君子之谋也。
  誉之非誉,小人之术也。
  主臣相疑,其后谤成焉。
  人害者众,弃利者免患也。
  无妒者稀,容人者释忿哉。
-------------------------------------------------
  逆心第七
  利厚生逆,善者亦为也。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主暴而臣诤,逆之为忠。
  主昏而臣媚,顺之为逆。
  忠奸莫以言辩,善恶无以智分。
  谋逆先谋信也,信成则逆就。
  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则逆止。
  主明奸匿,上莫怠焉。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败不足虞,庸者人恕耳。
----------------------------------------------
  夺心第八
  众心异,王者一。
  慑其魄,神鬼服。
  君子难不丧志,释其难改之。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穷堪固守,凶危不待也。
  察伪言真,恶不敢为。
  神褫(chi)之伤,愈明愈痛。
  苛法无功,情柔堪毕焉。
  治人者必人治也,治非善哉。
  屈人者亦人屈也,屈弗耻矣。
-------------------------------------------------
  警心第九
  知世而后存焉。
  识人而后幸焉。
  天警人者,示以灾也。
  神警人者,示以祸也。
  人警人者,示以怨也。
  畏惩勿诫,语不足矣。
  有悔莫罚,责于心乎。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变不可测,小戒大安
  意可曲之,言虚实利也。
------------------------------------------------
  诛心第十
  诛人者死,诛心者生。
  征国易,征心难焉。
  不知其恩,无以讨之。
  不知其情,无以降之。
  其欲弗逞,其人殆矣。
  敌强不可言强,避其强也。
  敌弱不可言弱,攻其弱也。
  不吝虚位,人自拘也。
  行伪于谶(chen),谋大有名焉。
  指忠为奸,害人无忌哉。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22 15:25 |

null

沙发

发表于 2011-5-22 15:46 |
口蜜腹剑指的是他末???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50 |
红苕帅哥 发表于 2011-5-22 15:46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口蜜腹剑指的是他末???


不是,口蜜腹剑是李林甫。

      成语:笑里藏刀,才是李义府。  ----两个都是宰相。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5:55 |
七万 发表于 2011-5-22 15:25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沙发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也。其祖为梓州射洪县丞,因家于永泰。


----闲注;因其祖父任射洪县长,路过永泰(今盐亭县永泰乡),古代读书人都读《易经》,会看些风水。晓得这里有一风水宝穴(墨画派宗师文同也出于此地呢),故来占着了。到李义府都是盐亭人三代了。故是彻底的盐亭人。

     因古人论籍贯常以“郡望论”,故多言其为“河北饶阳人”,今人要理解古人的籍贯和郡望有时是有差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28 |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5-22 15:24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度心术




--------------闲论:

    盐亭人在唐代写了两部成功管理学的书,一是李义府《度心术》,征对仕林,诠释入世之学;二是李白老师赵蕤的《长短经》,帝王之学,讲解用世之道。抛开李义府的历史定位不言,仅作品来说,皆是管理理论学术的宝典著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6:30 |
七万 发表于 2011-5-22 15:25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沙发


李义府百科名片
李义府 [公元614年至666年]字不详,瀛州饶阳人。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岁。太宗时,以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显,时称来、李。甚谄事太子,而文致若谠直。高宗时,累官吏部尚书。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称为人猫。后以罪流于隽州死。义府著有文集四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十九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







--------



-------------一个人一生有文集四十部,:L:L真是个笔耕不缀的人。:victory:



当前盐亭人来说,偶已知的,最多的是作家岳定海也出书13本了,是个勤快人,


可这离历史上的盐亭人李义府的40部书的历史纪录----:L:L

发表于 2011-5-22 16:47 |
盐亭还出了两个成语了【胸有成竹】、【笑里藏刀】

发表于 2011-5-22 17:07 |
学习了。过去对李义府知晓得不多,现在搞的醒豁一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7:16 |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积,惩恶勿纵。
  不礼于士,国之害也,治国固厚士焉。
  士子娇纵,非民之福,有国者患之。
  士不怨上,民心堪定矣。
  严刑峻法,秦之亡也,三代盛典,德之化也。
  权重勿恃,名高勿寄,树威以信也。




  试翻译一段,就觉得写得还是八错滴::lol

----------------------------------

   度心术第二篇:
    驾驭民心

    人民所追求的,是安定的生活而已;君王最担心的,是国家的动乱的了。
    人民没有安定的生活就会造成动乱;国君实行宽厚的仁政老百姓就安定。
    知晓老百姓心中真正向往的是什么?并妥善加以运用的人就能称王天下。
   人民最痛恨最痛恨就是贪官污吏了;公示清正廉明政策于天下是最明智。
   老百姓的细小怨恨可以汇集成洪流;所以惩罚作奸犯科的恶行不能手软。
   不尊重厚待知识份子是国家之大害;治理发展国家靠的就是官员与学者。
   士人阶层骄纵也不会是人民的福祉;这是管理国家的人最头痛的事情了。
   官员学者阶层对国家管理没有怨言,人民的社会心理自然就是稳定的了。
   过于严峻的刑法是秦朝速亡的原因;我朝开国三代的盛世是德化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7:20 |
642153846 发表于 2011-5-22 16:47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盐亭还出了两个成语了【胸有成竹】、【笑里藏刀】


是:

   盐亭人还出了两个成语了【笑里藏刀】、【胸有成竹】:victory:有可能都还有哦。:lol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22 18:10 |
IMGP3822.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22 19:02 |

null

笑里藏刀


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0:16 |
七万 发表于 2011-5-22 1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笑里藏刀

=======

        在管场上,这招谁不会用啊。;P

发表于 2011-5-22 20:23 |
杀人诛心!

发表于 2011-5-22 20:45 |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5-22 15: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也。其祖为梓州射洪县丞,因家于永泰。

请闲人兄解释下。比如说南充的明代任翰,号称嘉靖八才子之一,西充和南充县志都有记载,

西充县志记载他是 南充籍西充人,这是什么意思了???

发表于 2011-5-22 21:18 |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5-22 17: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

   盐亭人还出了两个成语了【笑里藏刀】、【胸有成竹】有可能都还有哦。

盐亭人出的成语绝对不止【笑里藏刀】、【胸有成竹】这两条。

发表于 2011-5-22 21:20 |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5-22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

这个就是高手了,一是写的好,二是解释的也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2:06 |
红苕帅哥 发表于 2011-5-22 20:45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闲人兄解释下。比如说南充的明代任翰,号称嘉靖八才子之一,西充和南充县志都有记载,

西充县志记载 ...


请闲人兄解释下。比如说南充的明代任翰,号称嘉靖八才子之一,西充和南充县志都有记载,

西充县志记载他是 南充籍西充人,这是什么意思了???


---------我也只能试着解释一下,因为古代的郡望。

一: 郡望的意思就是:郡之望族。是郡之旺族、郡之大族的意思。它最先以秦朝的三十六郡为基础的统一后的汉族中心地区为汉族姓氏兴发之地,在汉朝时继续发展,故一支姓氏就会有相对应的郡望。如陈氏是汉朝时是:颍川郡的望族。故称:颍川郡望;这支陈氏称为颍川陈。后分支又有东海郡的望族,故这分支又叫东海陈。南方陈氏在江西义门这地方兴发,故南方陈氏称称义门陈。标榜了自己的分支,也标明了出处。故古人标明籍贯时常以郡望代之,有宗族荣誉感,也表示尊祖敬宗。

二:沿袭这一文化习惯,古人言籍贯时多只是到州府这一单位,没有到县。可以看到很多古代人物的介绍也只是到州府这一级别。如绵州人、饶州人、阆州人等。这是因为古代一个郡的同姓多为一近支。二是人口有限,不像今天这么多,没有必要分那么细到县份上。
    所以一般人自称籍贯以是以省+州府为单位。称绵阳人,南充人。而不称为:盐亭人,西充人,九龙人,三河人这样的小单位。

三:但是作“人物简介”却要求精准一点,要求尽可能详细的信息。故有称;梓州盐亭人;或顺庆府西充人这样的说活吧。

    故南充籍西充人,就相当于今天的南充市西充人。最好查一下南充在明时叫什么,看他表述得准确不。

四: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古人偶会出错。即写作者当时也不完全了解,便写上了。或古人并没出错,而是没搞准确,但今人理解就会出错。

    如盐亭宋朝的:墨竹大师文同。他的籍贯记为:梓州梓潼郡人。

         这让很多人理解成:1、文同是今天梓潼县人。2、怎么前是州后是郡的?3、梓州中就没有包括过梓潼县?  梓潼郡好像也并不包括今盐亭境? 这个说法让人混乱。

    其实文翁治蜀后,其后人有支定居在梓潼郡(汉代一度做过梓潼郡,郡治在梓潼)。而且《华阳国志》记梓潼郡的大姓中有:文。

    蜀地文氏可能便以:“梓潼郡”为自己的郡望标志。以示与其它支文氏的区别。以后又再纷迁了,一支有的到了盐亭。然后宋代盐亭这支,便又出了进士文同这样的艺术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2:23 |
蓝光闪烁 发表于 2011-5-22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盐亭人出的成语绝对不止【笑里藏刀】、【胸有成竹】这两条。

--------------空了总结一下。像歇后语一样精彩。:victory: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