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奋进
践行
成都市川大附小西区小学
胡燕
曾经,各电视台都在滚动播出汶川地震的消息,通过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片断后,觉得党、人民的许多事迹非常很感人,于是索性又每天都把电视新闻都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其中最感人的就是党对灾区人民的关怀精神:不抛弃、及时救援。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重新建设。 这种精神也启发了我对“后进生”的教育理念。历史以来,在任何时期、任何社会,不可能所有的学生基础和家庭成长环境一样,所以导致学生的基础、性格、品德都参差不齐,所以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个如何教育“差生”的问题。作为教师,每一学期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后进生”。教育好“后进生”,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长远课题,因为教育“后进生”既关系到“后进生”的未来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那么,如何改变“后进生”的现状,如何尽快的“转变”,我想到了党对人民的关怀:不抛弃、不放弃! 不抛弃: 不抛弃主要指我们老师方面,不能片面的将一个学生定义为“后进生”,一个人其他方面再怎么差他也总有一两处闪光点,你要做到的就是找到这些闪光点,然后帮助他将它发扬光大。作为教师,平等的对待是首要原则,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带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差生”,一般被人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其实心理都比较敏感。并且,在“差生”的转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反复,“后进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又死灰复燃,这时我们不能心灰意冷,对“后进生”决不抛弃! 我们老师可能是他们比家长更亲密的人,所以我们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要用真诚去赢得他们的信任,每个老师都有爱心,只是因为学生不同而程度不同。爱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自己眼里的“后进生”。作为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适时适度地给差生以鼓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赞赏。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教师与学生相处,特别是与学生交往,正需要以诚换诚。当然,这不是只说在口上或只挂在心里,一定要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让孩子们感受到。比如说以前我们班的小萌,他生性敏感,个性鲜明,上课任何课都要吹口哨,从外校转到我们班时基本不做作业,不接受老师的批评,后来,我们的老师想了很多办法,起效甚微。但有一次,他终于交了一篇作文,其实他只写了几句话,而且没有一句话是通顺的,我在他的作文本上批注:你能大胆想象,很好!他写的是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但是和《西游记》的内容有些许不同,他从此以后,每次必交作文,而且总要写几大篇,我很欣慰,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终于有了效果,他经过表扬后精神状态很好,他妈妈告诉我小萌语文从没考过80分,可那学期,他的语文居然考了93分,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老师始终关心他的原因吧! 不放弃: 不放弃,更多的是指学生方面,我们要多多的鼓励“后进生”,多多表扬他们的优点,让他们重建信心,心平气和的、认真的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让“后进生”们自己不放弃!比如我现在教的一名学生,洋洋,他活泼好动,上课随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律性,找家长谈,没效,找本人谈,无所谓,他以前在学校受批评惯了。后来,各科老师发现他喜欢受表扬,就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后来,洋洋发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做得对,老师表扬,做得错,同样受批评,他觉得老师不偏心,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慢慢地开始喜欢老师,逐渐改正缺点,他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总之,我们要用爱心感化他们的心灵,用真诚去赢得他们的信任,用理解去温暖他们脆弱的情感,用适当的方法去扭转他们似是而非的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只要我们找对方法,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后进生,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我将用行动践行对学生的关爱,为家园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