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40|评论: 19

[对联灯谜] 中岳长卧蕴奥秘(二十七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岳长卧蕴奥秘
七律·嵩山峻
龙眠凤舞赏嵩山,颖水黄河南北环。
峻极神奇峰险峭,烟岚秀美水幽潺。
谷潭洞瀑云崖畔,寺庙祠庵松柏湾。
灵气遗风今尚在,帝王墨迹字行间。
    注: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境内,北依黄河,南临颖水,地处九州之中。山上尧舜遗迹尚存,历代帝王禅祭游览,文人墨客吟诗留翰。山有十二峰,十二胜景,太室山形如龙眠,少室山姿似凤舞,景观秀美。
七律·太室山
乾隆峻极赋诗碑,武后登封坛上思。
师正洞中留隐地,徐翁石壁有游知。
米芾书法飞翰在,玉柱仙人采药时。
北望黄河悬一线,西临少室卧仙姿。
    注:峻极峰上有乾隆赋诗碑、武则天所建登封坛,无极洞是唐朝潘师正隐居地,石壁上刻有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吾目不使旁瞬,吾足不容求息也”诗句及宋代书法家米芾“第一山”题字。有巨石似“仙人采药”及形似巨人屹立的玉柱峰。
七律·少室山
季室如莲峰岭稠,景奇路险响潭沟。
参差错落石榴艳,隐现朦胧睛雪羞。
猛虎长嚎朝地吼,雄狮初醒望天呦。
剑棋直立若屏障,钟鼓平蹲似狴貅。
猴子抬头赏云海,达摩坐禅思静修。
儒佛道教三归一,天地人才万古留。
    注: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千奇百怪,有的似猛虎长啸,有的如雄狮初醒。从山南北望,峰峦稠叠,状若千叶舒莲。而东侧山峰参差错落,山姿极似“石榴嘴”。南望自西向东五峰形姿似棋、鼓、剑、印、钟。剑峰西侧有一巨石如削,雨过天晴时光洁耀目如白雪,称为“少室晴雪”。响潭沟壁如刀削,沟内常云雾迷漫,沟中有一巨石如猴,飘浮云中若隐若现,被称为“猴子观云海”。三皇洞内祀牟尼、孔子、老子,门联写道:“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可见三教在嵩山已熔铸于一炉了。
七律·少林寺
达摩传教祖庭辟,翠柏苍松掩少林。
武术精深拳谱绘,禅宗奥妙墓碑寻。
十三和尚救唐主,五百僧人献佛心。
清帝康熙名匾赐,众生普渡听纶音。

    注:少林寺因位于少室山下丛林中而得名,既是禅宗祖庭,又是少林武术发源地。达摩泛海来华,北渡长江到少林寺传教,被尊为中国佛教始祖。寺内初祖庵大殿墙上绘有少林拳谱、五百罗汉、十三和尚救唐朝秦王等彩色壁画,有历代石刻400余品,有唐至清代砖石墓塔250余座,并有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少林寺》匾额。
七律·中岳庙
宫殿楼亭阁阙雄,飞檐黄瓦刻盘龙。
挺胸振臂古神卫,怒目挥拳中岳封。
碑碣塑雕留胜迹,明清修建显雍容。
参天翠柏干枝茂,秦汉曾遗万岁峰。
    注:中岳庙位于嵩山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始建于秦。秦汉时庙址在万岁峰上,后两次迁址。历代多次修葺,尤其在明清进行了重建。现存宫殿楼亭台阁共400余间,石刻碑碣等百余座。庙门太室阙是全国仅存的几座汉代建筑之一。大殿顶中部有精雕的盘龙藻井。古神库旁铁铸四尊镇库将军,挺胸振臂,恕目挥拳,造型生动。庙内有汉代古柏300余株。
七律·嵩阳书院
帝王皇子上书房,百姓儿孙进学堂。
太室讲坛才俊耀,嵩阳书院虎龙藏。
温柔典雅伴明月,古朴庄严沐艳阳。
沧海桑田风雨荡,童声朗朗铸辉煌。
注: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太室山下,创建于北魏4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共五进院落,古朴典雅,别有风彩。宋代大儒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等都曾在此讲过学。
七律·嵩门待月
突兀嶙峋峰对峙,神工鬼斧令嘘欷。
中秋佳节冰盘挂,古寺黄昏笑语飞。
美酒佳肴迎贵客,花灯龙舞沐银辉。
三更已过人声沸,赏月松门不忍归。

    注:中岳胜景之一。法王寺东有两座山峰,嶙峋突兀,相对耸峙,形状如门,故称“嵩门”。每逢中秋,一轮银盘似的皓月,从这半圆形的门洞中徐徐升起,好似玉镜嵌于架中,景色美妙,引人入胜。人们手提花灯彩龙,携带美酒佳肴,邀朋会友,云集法王寺大殿的月台上,高谈阔论,饮酒欢歌,饱览胜景。
七律·轩辕早行
娥岭难攀十八盘,嶙峋石塞赏飞鸢。
轩辕险道风消雾,高祖骄阳剑引泉。
古代兵家征战激,而今百姓旅游欢。
曲折烟云锁,银染青峰一月圆。
    注:中岳胜景之二。轩辕关又叫“娥岭关”,因山路曲折又名“十八盘”,位于太室,少室两山间。早晨雾遮山腰,行人来往其中,由下边向上看,好像神仙驾云一般,故景名“轩辕早行”。关上的山崖下喷流着一股清泉,名曰“剑引泉”。传说汉高祖刘邦率领大军攻秦路过这里时,人困马乏,滴水不见,部下在关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峨岭似火口,滴水难以瞅。过此喉冒烟,此道不可走。刘邦见到此诗,抬脚将诗抹去,拨剑辟进山崖,引出一股泉水,故名“剑引泉”。
七律·颖水春耕
颖河两岸尽梯田,春绕箕山水月圆。
牛犊拉犁能负重,农夫昂首不扬鞭。
一人领唱耕耘乐,万众跟追考叔贤。
待到秋风掀谷浪,丰收美景画天然。
    注:中岳胜景之三。颍河两岸,多系梯田,每年春季,农民耕田在颍水河畔。据传春秋郑国有一大夫名叫颍考叔,任过颍谷封人官职,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宅院。颍大夫一到初春,即亲自下田扬鞭驱犊春耕。他看到天然的春耕圆案,愈耕心情愈高兴,便情不自禁地唱起“耕耘乐”来。周围农屁听到歌声,也就跟着唱了起来。霎时间,颍水河畔田歌四起。
七律·箕阴避暑
剑削悬崖石洞幽,树阴草蔓掩溪流。
茂林修竹揽风榭,炎夏初秋避暑楼。
洗耳泉边居隐士,饮牛坑里映银钩。
爽凉静寂桃源梦,浮利虚名何必求。
    注:中岳胜景之四。箕山背阴坡上,树茂林荫,崖如剑削,石洞阴润整洁,草蔓如毯,溪水似琴。炎夏初秋,环境幽雅,景色秀美无比。崖壁上摩刻有 “幽谷”、“潜龙潭”、“溪溪凋冷”、“箕阴避暑处”等,字大如斗,惹人注目。相传上古时代,高士许由不受尧让帝位,隐居于此,在泉中洗耳,好友巢父,怕水污了牛嘴,把牛牵到上游去饮。这里至今还留有“许田词”、“洗耳泉”、“饮牛坑”、“拴牛橛”等名胜古迹。
七律·石淙会饮
青山绿水赋缠绵,半夜龙潭映月圆。
中岳封禅天地祭,石淙会饮史书传。
千杯万盏群臣醉,五帝三皇女杰贤。
铁铸江山人去矣,流波激浪忆当年。
    注:中岳胜景之五。石淙河在登封市告成镇东3公里处汇聚成潭,水击石响,淙淙有声,得名“石淙”。武则天曾两次到嵩山封禅。称帝后曾在此河中一块巨石上大宴群臣,留下了石淙会饮的佳话,并赋诗《石淙》。
七律·玉溪垂钓
清泉喷涌溅珍珠,颖水为源碧玉湖。
巨石临波迎旭日,微风送爽伴高儒。
文王有眼子牙拜,雅士无心将相图。
寻趣直钩钓浊浪,求鱼心切妇人愚。

    注:中岳胜景之六。玉溪是位于石羊关东、颍水下源的一自然湖泊。溪南有泉水数处,平地喷出,人称“飞玉泉”。湖中有一巨石,可登石执竿钓鱼。传说这是上古时代的隐士许由和巢父二人钓鱼的地方。周朝的姜子牙也隐居于玉溪湖畔,常登石垂钓。他用的是无饵直钩,且边钓边说:“原者上钩”。其妻天天送饭,总不见钓的鱼。一天太公吃饭时,其妻发现鱼钩是直的,她便将直钩捏成弯钩,并挂上饭粒。太公饭罢,照常钓鱼,不料很快钓出鱼来,但他随手又把鱼抛入溪中。伤鱼带血而下,周文王得知后,亲自拉车迎太公入朝。
七律·少室晴雪
祥云朵朵缀蓝天,雨后初晴空气鲜。
卧石流泉呈白雪,游人入眼见缠绵。
嵩山少室剑峰秀,诗库文坛笔墨妍。
搔首凝思词选尽,才疏学浅凑成篇。
    注:中岳胜景之七。少室山地势险峻,巨石众多,特别是正南剑峰上,有一块很大的卧石,平整如案。每逢夏季雨后初晴,流水顺石而下,阳光直射其上,石案色呈银白,晶莹明亮。站在少林寺方丈室前的月台上举目远眺,可见蓝天白云朵朵,阳光普照的山峦中,又闪烁出一片银白,好似严寒隆冬皑皑白雪,故有“少室晴雪”之称。
七律·卢崖瀑布
天女散花珠满地,凌空而下玉龙奇。
十潭九瀑使人仰,百态千姿令笔痴。
曲径通幽芳草掩,漫流入涧断崖欺。
琼浆清澈见山影,悬练如银跌月池。

    注:中岳胜景之八。嵩山卢崖瀑布位于登封市东4公里,溯源而上过一线天、青岗坪,然后直上峻极峰。一路有天龙现身的聚宝潭、苍娃摸螃蟹的黑龙潭,还有玉镜潭、锦碧潭等,百态千姿,有如天女散花,百蛙落水,飞溅珍珠满地;山石奇突,碧水漫流,瀑潭跌宕,曲径通幽。沿河而下,深涧逶迤,奇石异木,寒气扑面。两岸有涤烦矶、娘娘床等光滑如玉。水在石下流,石在水中立,游者无不止步,感叹不已。
七律·龙潭贯珠
崖巅飞瀑下平川,银练苍山绝壁悬。
寒气逼人风扑面。激流遇石水成烟。
琼浆溢跌九龙聚,珠玉崩飞一线连。
莫道桃源仙景美,镜潭映月梦娟妍。
    注:是中岳胜景之九。在太室山东麓山崖之巅夹豁处,瀑布从数十米的高崖上奔流下,水珠崩洒,跌入碧潭。池水又从崖下石面上冲成一条弯曲小溪,再跃下陡峭石崖,又冲成一个水潭。潭水冲出山峡,依次下灌,成为九潭,地势极为险要,环境特别幽美,名曰“九龙潭”。
七律·嵩阳洞天
中岳嵩阳曲径幽,洞天福地眼中收。
下临深涧闻泉响,上望悬崖见雾流。
胆颤心惊缘木过,竹摇云绕傍岩游。
庙中香客三更梦,红叶飘零又一秋。
    注:是中岳胜景之十。太室山三鹤峰下的高登崖,三面环高崖,一面临险壑,径窄林幽,蜿蜒曲折;紧靠西崖有一高大的天然石洞,穿过石洞,崖半腰有一独木小桥,桥上岩石突出,需要手抠岩石,吸起肚子缘木而过。过了吸肚岩,迎面耸立的高崖下有一洞,并有庙宇,金妆神像,称做嵩阳洞。洞东悬崖如削,荆棘丛生,常有云雾缭绕,洞南下临涧谷,茂林修竹,山泉遍布,风过沟底,竹摇水唱,满谷作响,好一幅山人画卷!
七律·少室夕照
陡峭嶙峋奇少室,参差错落见飞鸢。
峰生九鼎莲花艳,辉染千山夕照妍。
金线万条缠丽日,银岚一片绕青川。
瞬间明灭游人醉,半夜难眠听瀑泉。
    注:中岳胜景之十一。少室山势挺拔,九个山峰似九鼎莲花,甚为奇特。特别是在日将落山时,余辉从峰头、峰腰、峰间泄下,象万条金线挂向山阴,参差错落有致,岚气瞬间明灭,犹在仙境。在少室山东北脚下皆可看到,故被称为“少室夕照”。
七律·御寨落日
灵霄峡内白云边,陡峭青峰岚雾缠。
雨后晚晴风卷浪,台前远望水连天。
温柔壮丽金辉度,静谧和谐银瀑悬。
麦熟坷叉临夏至,乡村黛瓦袅炊烟。
    注:中岳胜景之十二。少室山御寨南二峰巍峨高耸,直插云天。两峰之间,豁丫如门,谓之“灵霄峡”。立夏到夏至之间,每逢夕阳西下时,站在告成观星台门口西望,夕阳正落在这两峰门丫之中。当地群众把两峰之间的门丫叫“麦熟坷叉”又叫擂台沟。落日景色非常好看,除了门丫两边背光处更暗外,门丫内射出的亮光染遍了大地,秧苗、麦田、颍河、瓦房等都罩上了一层嫣红。尤其雨后晚晴,景色更是好看。
七律·石池耸崖
子晋青峰太子沟,攀缘峭壁上龙头。
白云袅袅千山掩,青石涓涓一井流。
明月池中曾小住,清风山里也长留。
观音杨柳净瓶水,能解诗人万古愁。
    注:中岳胜景之十三。太室山子晋峰下,有风景秀丽的太子沟,从太子沟上游攀石壁而上,有高耸云际的石崖,崖上一块巨石突兀耸峙,顶端大而弯曲,名曰“龙头”。龙头下方,一巨石上,有一方长约一米,宽为半米的椭圆石池,池中有水没过脚面,名曰“太子池”。
七律·石僧迎宾
身着袈裟心底诚,瓦旋坡下守安宁。
迎宾合掌靠山坐,注目知情送客行。
深爱山姑当犯戒,严规寺庙自除名。
瑶池仙子也相恋,应为僧人鸣不平。
    注:中岳胜景之十四。在少室山瓦旋坡下,有一独立巨石,犹如一位身披袈裟,双手合掌,背对山壁而坐的僧人。因其位于进入少林寺的道口处,故称“石僧迎宾”。石僧迎宾原名“石僧思凡”。相传,少林寺一年轻僧人,常上山采药,与山姑相遇,产生爱情,因触犯寺规,被其师逐出山门,至瓦旋坡下化为石僧。
七律·石笋闹林
积翠成林泉水淙,一沟古柏上青峰。
满坡石笋千年茂,遍地诗情万古浓。
虎啸龙盘龟晒顶,鸡鸣狮醒凤寻蛩。
眼花缭乱老翁笑,世外桃源令动容。
    注:中岳胜景之十五。太室山积翠峰会善寺后沟,柏树遍植成林,多石笋,有像猛虎长啸、雄狮初醒,有像巨龙盘卧、乌龟晒顶,有像老翁点头、凤凰展翅、金鸡长鸣,千姿百态,禽兽闹林,使人眼花缭乱,新奇顿生。
七律·珠帘飞瀑
少室越峰银练挂,凌空飞溅夕阳斜。
嶙峋绝壁腾寒气,艳丽青山飞彩霞。
清澈碧池藏日月,自然美景赛天涯。
一潭一瀑珍珠串,涧水淙淙游客夸。
    注:中岳胜景之十六。少室山越峰南下有几十米高的石崖壁立如削,崖上一道瀑布自山上倒泻,飞流直下,撞击涧底石壁,腾起团团水雾,犹如万斛珍珠四射,在斜日映照下,现出五光十色壮丽图景,宛若飞腾而起的长虹。山涧水汇积成潭再往下流,又是跌崖飞瀑,珠雾飞溅,成道道彩虹,搭架于青藤碧树之间。
七律·云峰虎啸
三皇寨上彩霞红,长啸腾飞云雾中。
少室春临花烂漫,丛林秋至虎威风。
松涛飞瀑震山谷,琴韵流泉入眼瞳。
长啸为王禽兽伏,凌空昂首压群雄。
    注:中岳胜景之十七。由少室山三皇寨仰观北边大寨高峰,峰上有石似虎引颈仰天长啸。每当春日,山花烂漫,云横山腰,虎踞高峰,景色非常壮观。待秋天,满山斑驳陆离,谷风松涛,更助虎威。
七律·猴子观天
西望奇峰一石猴,堪称绝胜守千秋。
取经西域丰功伟,封圣东唐业绩优。
不愿灵山陪佛祖,自甘嵩岳坐崖头。
红尘尚若有妖怪,火眼金睛情不留。
    注:中岳胜景之十八。少室山西望洛峰,陡峭奇险,堪称绝胜。偏西一峰壁立千尺高插云端,俗谓石猴山。山顶一石酷似猴子,谓之石猴。石猴蹲坐崖头,翘首远望,似欲凌空飞去。
七律·熊山积雪
雪飘中岳云天下,素裹银妆伴日斜。
远望白熊驰极地,近观绿树绽冰花。
吟诗万首秀山赞,作赋千篇洁玉夸。
待到春归皆染艳,奔腾戏耍沐朝霞。
    注:中岳胜景之十九。熊山山脉逶迤于登封、临汝之间,主峰大、小熊山,远望象熊伫立。其景色四季不同,而尤以冬季,大小山峰象一群白熊奔驰,蔚为奇观。待春日雪融,独“二熊”积雪犹存。如雪后晴日登临其上,则高低山崖尽挂冰柱,远近树木全绽冰花,在红日照耀之下,一片琼楼玉宇,无比娇艳秀美。
七律·峻极远眺
半在云天半在尘,悬崖如削峭嶙峋。
层峦叠嶂巍然耸,峻岭连峰坦荡巡。
雾浪松涛风扑面,溪泉花海笑迎春。
黄河两岸江山秀,落日红霞送客人。
    注:中岳胜景之二十。峻极峰为嵩山主峰,巍然耸立,凌空摩云。古人有“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说。未上峻极峰,“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攀上峻极峰,犹如登尽天梯,大有心旷神怡之感。看眼前,峰岳连绵,雾海茫茫;听耳边,虫鸣鸟唱,松涛阵阵。举目远眺,群峰环拱,山峦叠翠,黄河如带,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七绝·嵩山法王寺
晨钟暮鼓烟云霭,溪水潺流拜佛桥。
华夏寺僧均第一,嵩门胜迹赏妖娆。
    注:法王寺位于玉柱山下,始建于东汉永平14年(公元71年)距今已有1937年历史,是我国有寺之始;阳城侯刘竣经汉明帝批准出家该寺,谓我国有僧之始。寺周山峰环绕,溪水潺流,有洗心河、佛桥、焚金台等景点。寺东山顶有登封八大景观之一的嵩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赏吟嵩山好诗!

发表于 2011-5-2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尧呈 的帖子

一气27首好诗,首首灵气活现,将嵩山美景凝于笔端,格律准确,对仗工整;
先学习,还要来拜访;
问好尧哥;

发表于 2011-5-3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尧呈先生饱览山川形胜,入于胸臆,诉诸翰墨,大开苦李眼界了。
倘有缘相聚,定要当面讨教。
问一声你好!

发表于 2011-5-3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美诗更美!

发表于 2011-5-3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好景美!

赞!

发表于 2011-5-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尧呈老弟上坐!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尧呈先生【中岳长卧蕴奥秘二十七首】

倦客按:尧呈先生嵩山游罢,潇洒二十七韵,叹为观止;读遒劲之文字,赏嵩山之秀秘,令人心旷神怡。倦客欣赏学习之余,更想与尧呈先生交流:倦客精力有限,仅选先生【嵩山峻】

一首试析其创作思路,与网友共享:

七律•嵩山峻

龙眠凤舞赏嵩山,颖水黄河南北环。

峻极神奇峰险峭,烟岚秀美水幽潺。

谷潭洞瀑云崖畔,寺庙祠庵松柏湾。

灵气遗风今尚在,帝王墨迹字行间。

龙眠凤舞赏嵩山,颖水黄河南北环。(起句雄浑,次句稍显坐实。)


峻极神奇峰险峭,烟岚秀美水幽潺。(按律,颔联可稍宽,但用【峻极】代指嵩山【峻极峰】很容易被人误会为形容词,同烟岚作对不妥……

不如仍然以虚名比如用【峻岭】代【峻极峰】,然后在注解中注明,这样对仗就更显工稳……)

谷潭洞瀑云崖畔,寺庙祠庵松柏湾。(颈链好有行云流水之感。)

灵气遗风今尚在,帝王墨迹字行间。(结句雄健。)

综观全诗,谋篇有致,布局严谨。

起句用龙眠凤呜喻嵩山之气势雄浑,次句直接描述嵩山的地理形势(稍感直白而已)也不错,

颔联出句如浓墨写意,对句如工笔渲染,意境悠然,若改【峻极】为【峻岭】则对仗更为工稳,

颈联、有人曾说倦客的某首拙著句中没有主语,尧呈先生这联则是没有谓语,殊不知这正是古典诗词

的特有韵味,眼中所见就是如此,如画风光一语道来,句中何必要有谓语?颔颈两联尽情发挥点染,嵩山之雄秀扑面而来……

结句妙,结得巧、结得雄!任何风景名胜如果没有人文景观的烘托,绝对会是默默无闻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嵩山

正是赖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得享中岳之盛名。名山大川的记游诗很难写,难在前人已经写得太多,甚至是太烂!如果谁谁不睬

冒昧地轻索运笔,其结果往往是落入前人陷阱自取其辱;或者说是写成了千篇一律的“到此一游”之类,也就是说,你把这里山

这里的水都写了,但好像没你什么事,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读尧呈先生此篇,三联读完都还在游山赞山,但结联却意味深长,留

人回味,尧呈先生此行,从千古帝王(当然还有骚人墨客)的题咏中体会到了嵩山的灵气,也就不虚此行了。

---------------------------------------------------------------------------------------------------------

尧呈先生原注:

注: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县境内,北依黄河,南临颖水,地处九州之中。山上尧舜遗迹尚存,历代帝王禅祭游览,文人墨客吟诗留翰。山有十二峰,十二胜景,

太室山形如龙眠,少室山姿似凤舞,景观秀美。


发表于 2011-5-5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写古体诗的老师都太厉害了,一气呵成几十首,佩服

发表于 2011-5-5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尧呈先生好律句!赞一个!

发表于 2011-5-5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尧呈 的帖子

再赏嵩山好风光。

发表于 2011-5-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嵩山.jpg

米芾手书天下第一山.jpg

1.天下第一山——嵩山;2.米芾手书天下第一山(还是08年拍摄的,搜出来,顶先生的好贴)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1-5-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产诗人,顶! 1_1247127977ez6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朋友们光临,谢谢倦客兄费时高评,特别谢谢萍水版主发图顶帖,加精更是过誉了!临帖各位网友,愚未分别一一致谢,望谅!致各位朋友夏安!

 楼主| 发表于 2011-5-7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谢倦客兄作评,老弟收藏了!

发表于 2011-5-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收藏了

发表于 2011-5-8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律·颖水春耕
颖河两岸尽梯田,春绕箕山水月圆。
牛犊拉犁能负重,农夫昂首不扬鞭。
一人领唱耕耘乐,万众跟追考叔贤。
待到秋风掀谷浪,丰收美景画天然。

    注:中岳胜景之三。颍河两岸,多系梯田,每年春季,农民耕田在颍水河畔。据传春秋郑国有一大夫名叫颍考叔,任过颍谷封人官职,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宅院。颍大夫一到初春,即亲自下田扬鞭驱犊春耕。他看到天然的春耕圆案,愈耕心情愈高兴,便情不自禁地唱起“耕耘乐”来。周围农听到歌声,也就跟着唱了起来。霎时间,颍水河畔田歌四起。

“屁”应为“民”之误吧?问好尧呈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何竹老弟指正,确系笔误!年老视力不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

发表于 2011-5-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了解,请大家都说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