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塔子坪上方滑坡位于虹口乡红色村,是河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承担的四川省地震灾区第四批应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勘查方案设计于2009年12月2日通过专家评审。审定钻探工作量为钻孔12个,钻探总进尺258米。
12月8日,该项目的钻探施工工作正式开始。万事开头难,位于最高处的第一个钻孔就遇到了重重困难:首先是钻机设备运输难。由于钻孔位置与坡脚高差达330米,坡度近45度,除了需要修建临时道路和钻机平台外,还要把钻机和柴油机等设备拆卸后经人力肩扛手抬才能运抵。第一个钻机就位就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其次是供水问题,施工场地周围最近水源为白沙河,与最近钻孔距离为1公里,高差200米,调水极为困难。经与附近 农户联系,从该住户取水,由于该户的供水管道为该村从几公里外引水管道的分支管道,水压和水量较小,只能分时段供水。而且,该村主管道裸露于山坡地表,时常被山上(滑坡后缘堆积的大量碎石)滚石 击中,造成大面积停水,原管道施工方与该村存在纠纷,不能及时处理,每次维修拖延2-3天,现已出现5次事故,造成钻机施工中断4次。另外,由于该滑坡坡面为地震前猕猴桃林地,与村民协商占地十分困难,既增加了赔偿代价,也影响了进度。就这样,仅第一个钻孔干了整整7天,将近占了整个钻探计划时间的一半。
该滑坡为已滑动滑坡,地质条件复杂,覆盖层较厚,最深可达30米,土石混杂,地层不均匀,塌孔和漏水现象非常严重,必须跟管钻进;基岩为安山岩(含石英结晶),本身硬度较大,也给钻探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钻进速度非常慢,钻具消耗极大。特殊情况下,采用边回填粘土或灌注水泥边钻进的方法;另外,现场经常出现岩石崩落现象,增加了安全风险,影响了进度。
为了确保钻孔质量和取样及原位测试质量,在将近两个月的钻探施工期间,有的钻孔每天只能够钻进1—2米。如ZK8号钻孔,2010年1月4日开孔,截止到1月25日,仅钻进33米,尚未终孔。尽管在此其间及时增加了四台钻机,但由于上述原因,进展依然缓慢,仍有5个钻孔尚未完成。以目前的进度,预计2月1日能够全部终孔。
对于钻探施工如此艰难、钻探成本远远超过预算,河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矿山环境研究所副经理郑颜峰微笑着对我说道:“钻探之艰难让我们体会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成本再高、困难再大,我们也一定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回响了很久很久,也回荡在青城山谷、都江水畔,让我又一次深深领略了河北地勘人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