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旅游:没有什么比瞎折腾更可怕
上个月,代表我们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一个全县的旅游工作会议,本来就没有我们单位多少事,但出于遵守会议纪律,我还是认真聆听了主席台上的同志们关于旅游的夸夸其谈和所谓的发展规划,在一边愤懑的同时,也就在一边想,南江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现在又有了这么好的交通条件,可是为什么发展总不如人呢?归根到底,我个人认为南江发展旅游,从一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二十几年了,按理说应该发展得很好了。为什么呢?都是在瞎倒腾,都是一些败家子,不但耗费了大量钱财不说,现在是越整越不像话了,倒还不如保持原始的风貌。没有什么比瞎折腾更可怕。
旅游发展有旅游发展自身的规律,来不得半点盲目和冲动,更不能是某些领导急功近利搞出的政绩。
下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网友们都来讨论一下,也希望籍此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从业者们的一些思考、反思。
我不是搞旅游的,也许说的并不专业。请别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这篇文字。伟大的专家们都坐在会议室里,在主席台上,在纸上,在方案中,在无穷无尽的推杯换盏里。
杜鹃花节,或者山花节。
要么是“崇洋媚外”,要么是头脑发热
听说南江要办杜鹃花节,或者叫山茶节。听说还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具有了法定效力。因为某些同志的个人喜好,具体办什么节还确定不下来。但总的是想借助那几株杜鹃花想搞出点什么名堂。其实是钱钱不消停了,典型的头脑发热。
在那个旅游会上,我也听到了有些头脑清醒的同志的不同的声音,他们是反对的。我认为,他们是理性的,是对南江旅游工作负责任的。只有个别主管部门的同志强词夺理。
南江真能办山花节吗?有多少山花可供观赏?就说杜鹃花吧,有好大的规模?有多高的档次?我几年都去过光雾山,就看到大坝有点点,九角山有点点,香炉山的那几株,如气候异常,能开不开得出来都不一定。好像去年就没有开吧,花苞都叫冻蔫完了。就算能开吧,那规模能同国内其他地方相比吗?且不说有些同志说的条件不成熟的事实:交通不便,到时到处都在修路,开花的时间因地理位置先后不一,与气候息息相关。
其实,认真想一下,如真要办,不外乎一个结果:那就是请一批记者和领导,嘻嘻哈哈吃吃喝喝一顿,花一抹多钱钱,让他们回去宣传一下,而他们是基本看不到花花的,除了陪着唱歌喝酒的“花花”。而其中的某些同志来耍了一盘,还要骂娘,因为他们大老远跑起来,什么也没有看到,回去还不好写新闻稿。然后,可能一些外地的游客也慕名而来了,当然什么也不会看到,然后他们更加悲愤地骂娘。
总而言之,办杜鹃花节,或者山花节。要么是“崇洋媚外”,要么是头脑发热。带来的只能是恶果,对光雾山形象的严重毁坏。
光雾山红叶节。
几多欢喜几多愁,是该低调的时候了
曾经好像在论坛上看到过一个贴子,说是去年的红叶节,仅政务接待就是几百起斥资数千万。还听说这个数字就是县上某分管领导亲口说的。不问真假罢,但至少这也说明了一个羞愧的事实:南江人,真把自己的脸当屁股了。
当然不是说,连续八届的红叶节一点效应也没有。我很承认积极的一面。红叶节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宣传了光雾山旅游,至少在国内旅游市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因为旅游的发展,南江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因此给南江带来了很多商机和发展的机遇。应该说,这些年南江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当然也是与红叶节的举办有着密切关联的。
但我想说的是,红叶还是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暴露出了一方人的心理狭隘、急功近利、贪大求洋以及见识的浅短。
首要的问题的政府的强势参与。按理说政府主导是没错的,伸其实政府真的只是主导吗?从方案的制定,规模,人员邀请,吃住行游购娱,实际上政府包揽完了。政府的强势参与带来的严重后果是:规模过大,花钱过多,政府行为多,市场调节少,邀请领导嘉宾多,占了游客的空间,秩序极度混乱。市场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具体的我不说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一句话,红叶节变成了纯粹的政府请客买单。我相信没有其他地方的任何节庆是这种搞法。
听说红叶节还要继续搞下去。我觉是政府转变意识的关键时候了。
一定要办,那也要换一个思维方式的了。让景区自己去办,规模小一点,请客少上一点,花钱少一点,重在宣传和做好基础保障,让游客自己来,效果会好许多。不要老是由政府来整,开什么发布会,又是会议,又是高峰论坛,尽是花架子,花一抹多钱,花钱不讨好,还讨人骂。
总之,红叶节,是该低调的时候了。
光雾山旅游宣传,别总是小打小闹
有脾气就来个大手笔
办节庆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宣传。八届红叶节,这个宣传效应是基本达到了的,没有必要再搞了。花再多的人力物力,无非是徒劳,无非是请客送礼,无非是老一套。与其这样,不如把钱拿出来,做一个更大手笔更高效也更有档次更有品位的宣传。
比如说像陕西拍的八集旅游宣传纪录片《大秦岭》在中央七套播出,那气势可是了不得的;比如说像杭州打造一台《宋城千古情》文艺演出,那是出奇的惊艳的;再比如说国内重多优秀景区,在中央四套作的形象宣传广告,比办一个节效果要好出千万倍的;再比如说像九寨沟那样办一份高档次的正规的旅游文艺宣传杂志(但不是印几本劣质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画册哈),投放到市场,那也是不错的。
好的宣传方式很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别说没有钱,随便拿几年红叶节花的钱都是绰绰有余的。
光雾山旅游宣传,别总是小打小闹,是期待大手笔的时候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手段都要高明
别认为整个AAAA就要不完了,别看着年年虚报的游客接待数和旅游经济收入就觉得不了起了,也不要觉着一天有那么几个人来参观就沾沾自喜了。AAAA是吃喝出来的花钱买来的,数字是说起好耍的哄人开心的,叫吹的数亿的旅游收入,实际只有区区几百万(内部消息),更不要假装听不见看不见那些旅客因无处吃住的愤怒与叫骂。光雾山,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就成熟了,其实离成熟,距离还相当遥远。
与其有那么多精力和钱财去瞎折腾,不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道路环钱修好,多建一些宾馆,开发更多的农家乐,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景点,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旅游特色产品,多增加一些人文要素和景观,多增添一些交通设施,多培训一些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观光车有吗?游乐设施有吗?合格专业的导游解说队伍有吗?(年年红叶节都是抽调各单位人员充数,有效吗?别人愿意吗?花的钱钱值吗?不怕别人笑话吗?)吃住行的问题都解决好了吗?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吗?都没有啊。多做一些实际工作有什么不好呢?
再说说管理体制的问题。旅游局在管什么?风管处在干什么?旅游局长是风管处副主任。风管处主任是副县级,旅游局长只是正科级。但风管处却只是管了光雾山旅游公司,也就是说只管了桃园景区。旅游局该管全局吧,可说了作不了数,景区不买帐。谁管谁?谁主导了谁?大坝景区是林业局管,自主经营。旅游局和风管处又像是个摆设。县上领导直接过问景区,景区越位直接向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景区比风管处和旅游局还要显摆。为什么?我都觉得我这段文字混乱不堪。当然,乱的是南江旅游管理的狗屁体制。难怪有人会说,光雾山是“一流的资源,土匪和棒老二式的管理”。
也是在我参加的那个会上,有一个议题,就是要改革南江旅游的管理体制。如何改?没有定论。说是要到省内几大主要景区去考察后再说,看别人是怎样整。唉。其实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简单得只需要学习一下左手的广元,或者学习一下右手的汉中。
不与周边景区联片开发,不形成大旅游
光雾山,永远都是孤独的
在会上,听到了一个提法:要把光雾山打造成秦巴山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区(好像是这个提法,记不确切了)。当时我就笑了一下。一个度假区是个什么概念?不如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光就一个独立的景区是不能形成度假区的。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常识。
而多年来,南江的旅游发展,都是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如果不与周边景区联片开发,不形成大旅游,光雾山,永远都是孤独的。
光雾山不能独立地发展。至少应该同市内的几个景区联合起来,和周边广元、汉中、达川、阆中、旺苍、苍溪等等地景区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建设,共同宣传打造,才能开成整体效应。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说太多了,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陕西秦岭大旅游区,是联片了几十个县几十个旅游景区共同打造的;比如到华东旅游,都是几个省几个市的游线,不会只去杭州,只去上海,或者只去苏州的;再比如到云南旅游,昆明、丽江、楚雄、大理等等,谁不是玩交了这些个地方才会回来?
光雾山,应该成为川北和陕南旅游大环线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景区,才是最后的出路与归宿。
关于旅游,我有许多的设想
无人理解我万箭穿心的错杂与纠结。
光雾山早就可以发展得很好。可以和峨眉与九寨妣美。
光雾山早就可以声名大振。可以比早年的百万黄羊更如雷贯耳。
光雾山早就可以游人如织。超过九寨沟的每日游客过万。
可是,设想终归是设想。我只是一凡夫俗子,怀一颗忧虑的心,八点半上班,六点半下班,遇人说好话,到点领工资,在餐桌上吃饭,在牌桌上数钱,在黑暗中入睡,在光明中醒来。
当然,我以后真不想再去替领导开什么旅游工作会了。因为,我年纪大了,不想再操这份心。因为,无人理解我临场有如万箭穿心般的错杂与纠结。
.....................
南江县旅游局关于《光雾山旅游:没有什么比瞎折腾更可怕》一贴的回复
“河西部队”及广大网友:
首先感谢你们对南江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针对你提出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南江县旅游局高度重视,并对你提出的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杜鹃花节,或者山花节,要么是‘崇洋媚外’,要么是头脑发热”的问题
楼主提到山花节举办还不适宜的问题,由于光雾山景区旅游季节性十分强,春夏本应是游客旺季,但由于景区不够成熟、宣传不够,造成秋季游客多,春夏季游客少的局面。为宣传推介光雾山春夏季旅游资源,实现四季游客常太化,根据景区实际,决定以举办“山花节”为宣传手段,达到宣传推介、吸引游客的目的。
按照“务实、节俭、高效”的办节原则,计划通过网络发布新闻、举办新闻推介会、邀请旅行社考察旅游线路的方式,简要的试办此节庆活动。但由于今年景区将实施卡门桥——香炉山、大坝——大小兰沟、玉泉——闪塘湾旅游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和新民——陈家山旅游公路改造工程,给游客进入景区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对举办山花节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实行网上发布活动,改变办节模式,多方吸引游客。
二、关于“光雾山红叶节,几多欢喜几多愁,是该低调的时候”的问题
通过连续八届红叶节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宣传了南江及光雾山景区的旅游资源,提高了光雾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南江县旅游经济的发展。每年红叶节的举办,县委政府都严格控制了节庆规模和请客人数,尽量节约开支。但由于目前景区宾馆、旅店数量有限,总床位数只有2000余个,而游客高峰期时,游客量达到近3万人次,这种井喷现象,给景区造成较大压力,造成游客吃住难。其实,在红叶节期间,政府只预定了很少房间,接待出席红叶节的嘉宾。
2008年,国家旅游局将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列入了全国重点旅游节庆活动。因此,红叶节的续办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创新举办模式。今年,我们计划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举办模式,采取到成都、西安、重庆等主要客源市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网络上发布节庆信息等方式举办节庆活动,改变邀请客人在县内举办开节仪式和大型文艺演出的模式。
楼主提到“去年红叶节期间仅政务接待就花销了数千万元”的说法是不真实的。去年,为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以红叶节举办为抓手,按照“提早谋划、有序筹备、成功举办”的原则,整合资金、集中人力,全力筹办,先后完成了桃园景区入口——感灵寺、彭家坝——三道拐旅游公路黑化和安保设施建设,完成了铁炉坝——卡门桥旅游公路改造,完善了景区标识标牌、休息亭等设施,启动了桃园景区入口通道、廊桥和管理实施、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设施建设,总投资5000余万元。红叶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场地租用、媒体邀请等费用是省旅游局支持的。而节庆期间用于接待的政务费用很少,主要是投入景区建设。
三、关于“光雾山旅游宣传,别总是小打小闹有脾气就来个大手笔”的问题
县委、政府在财力非常吃紧的情况下,推出了代表南江旅游形象宣传的“六个一”工程(即:一本风光画册、一套走进光雾山系列丛书、一首歌曲、一个光雾山旅游网站、一部电视剧〈远山的红叶〉、一张由赵忠祥解说的〈魅力光雾山〉光碟),极大的宣传了南江和光雾山景区。目前,由于我们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宣传片和举办一次大型文艺节目的时机和财力尚未成熟。为此,我们正集中精力,潜心打造一台宣传光雾山景区的文艺节目,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光雾山宣传的手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让光雾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外界所知晓。
四、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比什么都重要,比什么手段都要高明”的问题
游客接人数待和旅游收入,我们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统计,统计的结果毋庸置疑。关于光雾山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县委、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尽管前几年,国家在投入旅游上的资金较少,但我们已先后整合其他项目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改造桃园景区基础设施,使其200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今年,县委、政府又把旅游纳入重点工程,启动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级创建工作,先后投入巨资改造新民—陈家山、玉泉—闪塘湾、卡门桥—香炉山三条道路的改造和硬化,除新民—陈家山道路改造外,其他道路力争在红叶节前投入使用,使景区道路更加畅通;关于景区的体制问题,由于在景区发展初期,为了更好地依托建设、林业等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建设景区,我们实行了由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但在景区逐步成熟后,今年,县委、政府已下决心,整合县内的旅游资源,在县委、政府主导下,成立南江县旅游管理委员会,对全县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全力做大做强我县旅游产业。
五、关于“不与周边景区联片开发,不形成大旅游,光雾山永远都是孤独的”问题
区域间整合景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做大、做强、做活区域旅游经济的有效方式,过去南江也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但由于景区发展不成熟、交通条件的限制等原因,效果不好。随着大交通的逐步形成,旅游景区的发展,我们计划今年与周边的广元、汉中、达川、阆中等地的旅游景区联手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行线路共建,着力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区域互动。同时,加强与成都、西安、重庆等大城市的合作,探索旅游营销新思路,推动景区、旅行社联合,成立景区线路联盟、旅行社联盟,建立营销联盟,打开旅游营销新局面。
光雾山旅游景区是地处秦巴山区的一个重要景区,省委、省政府已把光雾山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景区来打造,省旅游局将光雾山定位成“秦巴山区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目前,我们正按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加强景区设施建设,争取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首先衷心感谢楼主及与楼主一样关心和关注南江旅游业发展的同志,感谢你们过去为促进南江旅游发展而出智出力,感谢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带动性强,是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但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峨眉与九寨的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县已发展了30多年,才有今天的规模、知名度和美誉度,而我们的光雾山旅游集中财力、人力发展才几年的时间。由于资金、人才、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基本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还十分不成熟,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但请相信,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投入的增加,再通过3-5年的大力发展,光雾山景区一定会成为国内外优秀的旅游目的地。最后,再次感谢楼主对南江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关心、支持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一一年四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