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00|评论: 29

3.29:纪念黄花岗起义一百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觉民百年祭

陈章

100年前的4月27日,广州总督衙门里,两广总督张鸣岐与水师提督李准主持的会审中,一位25岁的青年人虽腰部中弹,血迹斑斑。但脸无惧色,由于这位革命党人听不懂粤语,于是他干脆用英语回答:余自决意革命,志在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今举事未竟,唯祈一死,幸勿多言!

由于语言不通,为获取口供,清吏送上了笔砚纸张,这位年轻的革命党挥毫疾书,一气呵成数千言的“自供状”———那是一篇腐败清廷的判决书,民主共和的宣言书,革命志士的绝命书。

主审官李准进士出身,学养、书法俱佳。他为林觉民的气宇和文采所倾倒。下令去其镣铐,并给予座位,捧上香茶,敬若上宾。

回监关押三天,他滴水不进,执意绝食。

处决前,张鸣岐的一位幕僚以为国家保存人才为由劝他刀下留人,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真奇男子也。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

4月29日,这位革命党人在广州天字码头慷慨就义。

他叫林觉民。字意洞,1887年出生于福州一个士绅之家。因一个叔叔没有儿子,生父就把他过继过去。林家家道殷实,家学久远,这给他的少年时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林觉民自幼聪慧,14岁考进全闽大学堂,后来又进入福建高等师范学习。那是个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受煎熬的时代,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少年林觉民在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和鼓吹革命的《苏报》等书报的熏陶中,走进了革命行列。

他到各处演说,语言与神态都极具感染力,被人形容为:“顾盼生姿,指陈透彻,一座为倾”。

一次,林觉民在福州城内七星庙作“挽救垂亡之中国”的演讲,说到沉痛处,拍案捶胸、声泪俱下,场下听众无不动容。一学监听罢,悄对人言:“亡清者,必此辈也!”

林觉民不但才华横溢,擅于言词,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所以很快被推为学生领袖,参与领导了清末福州数次反满革命斗争。并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斗争,他写了《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并翻译了英国小说《莫那国犯人》和《六国宪法论》等宪政书籍,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1907年春天,林觉民赴日本庆应大学留学,更为日本社会明治维新以后的快速进步所震动,深感中国非变革不可。于是参加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等人结为密友。

1910年11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马来西亚筹备武装起义,不久将指挥部移设香港。准备第二年在广州向清政府发起攻击。

呼吁留日学生、华侨回国助战。

林觉民慨然响应,当他到达香港指挥部时,黄兴喜不自禁地说道:“意洞来,天助我也,运筹帏幄,何可一日无君。”黄兴向来对林觉民的才识、胆略至为赏识。

3月,林觉民受孙中山委派回福建组织武装力量,参加广州的武装起义。林觉民与堂弟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筹集经费,招兵买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组织了一个具有相当战斗力的“福建军团”。

临行前,林觉民回家看望父母和妻子。林觉民前妻早逝,遗一男孩名依新。后与陈意映结婚。意映是大家闺秀,熟读诗书,对丈夫的事业非常支持,原拟随林觉民参加革命活动,《与妻书》中有记:“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然而这次林觉民回家时陈意映已有身孕,行动不便,不能随行,林觉民只好忍着悲痛告别妻子,慨然南下。

1911年4月中旬日,他带着20余名志士登船取道香港转赴广州。回望逐渐远去的故乡山水,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慨然而生,对身旁的堂弟林尹民说,“嗟呼,使吾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而犹生也,有何遗憾!”

由于力量薄弱,起义完全失败,“……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后来有人把这次起义中牺牲的72位有名有姓的烈士一同葬在广州郊区的黄花岗,因而这次广州起义也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72烈士,成为中国近代史一个夺目百年的鲜红印记。

身经白刃头方贵,死葬黄花骨亦香。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半年后,武昌起义的枪声划破古老中国的千年长夜,外强中干的清廷应声倒塌。诚如林觉民烈士写完《与妻书》后对战友所言:“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离港赴广州前,他给一直牵肠挂肚的妻子写信———“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烨烨灯花,声声哽咽,一方手帕笔走龙蛇,两行热泪如珠洒落,生前身后无限事,尽在该书一千三百言中交割清楚。文中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柔情和豪气令世间一切荣华富贵相形失色……

已经记不起是哪一年了,电视上,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演讲之后接受采访,有人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郎咸平不假思索地说———林觉民!《与妻书》的作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不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古名篇: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发表于 2011-3-2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今天这个日子还是有纪念意义的哦
以前真的还不知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cxzs 发表于 2011-3-29 15:10
  千古名篇:林觉民《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 ...

  译文:

  意映爱妻,见字如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体察我的心思,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自从结识你以来,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结为夫妇;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古语说: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了。你不要悲伤啊!

  你还记得不?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好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开口,况且因你怀孕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呢?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在继续奋斗。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太高兴啦,太高兴啦!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我平素不曾把我的志向告诉你,这是我的不对的地方;可是告诉你,又怕你天天为我担忧。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可是让你担忧,的确不是我能忍受的。我爱你到了极点,所以替你打算的事情只怕不周全。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唉!方巾短小情义深长,没有写完的心里话,还有成千上万,你可以凭方巾领会没写完的话。我现在不能见到你了,你又不能忘掉我,大概你会在梦中梦到我吧!写到这里太悲痛了!辛未年三月二十六日深夜四更,意洞亲笔写。

  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应当完全理解我的心意是好。
发表于 2011-3-29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崖山之后无中国,49之后无英雄

发表于 2011-3-29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3-2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读林觉民《与妻书》,情总不能自禁,总忍不住泪水满盈,此等英才,为理想而早逝,留下感动亿万人字句,无不让后人痛惜,一百年于弹指间,观当今世道,回望烈士坟暮处,怎么不让感慨万千,唯有一丝慰藉的是,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并没有就此埋没于时间长河,而是给更多的人记起,怀念,景仰!

发表于 2011-3-2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德猷 发表于 2011-3-29 15:22
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还更有本朝“革命”臣僚的笑话!
100年啦!
孙文以降:

:victory::lol

发表于 2011-3-29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高电气南充店 发表于 2011-3-29 17:10
崖山之后无中国,49之后无英雄

:victory::lol

发表于 2011-3-2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wert999 发表于 2011-3-29 19:42
每读林觉民《与妻书》,情总不能自禁,总忍不住泪水满盈,此等英才,为理想而早逝,留下感动亿万人字句,无 ...

帝制复帝制。
发表于 2011-3-2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制复帝制,国民悲复悲。
联恶还联共,急病瞎投医。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3-29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3-2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48725032.jpg
dmm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3-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岗一役,战死86,有名姓者72,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大都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如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林鸿年的孙子林文,毕业于日本大学法学科,是同盟会福建分会会长、《民报》经理。极有才干,精通多国文字和粤港方言,多次参与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深为孙中山器重,常年往返于香港、南洋,广州等地开展联络工作。党人尊称“林大将军”,名冠一时,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中“福建十杰”之首,但如今还有谁记得他?

    林觉民有幸。以一篇《与妻书》千古留芳。

发表于 2011-3-2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岗烈士们永垂不朽!

发表于 2011-3-30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1-3-30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抗日名将张灵甫将军绝不会在《内战胜利》碑上永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