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qc.gov.cn/qcwz/glbmxx/upload/20110329101929777.jpg 3 月24日,沐浴和暖的春阳,登上青川县沙州镇祈福公园51米高的观景台,将这个水乡重镇的新景新貌尽收眼底:俯瞰台下,柏油街道笔直宽敞,“台州茗苑”高楼矗立,美观大气;放眼远眺,青山环绕之处,浩瀚的白龙湖上红旗招展,网箱密集,一派生机。
浴火重生的新沙州,正阔步走进满怀希望的春光里。
新居亮堂环境美
“江边村百花香,灾后新房亮堂堂。住房莫忘共产党,重建干部走忙忙......”在沙州镇江边村二组69岁退休教师付文成纵情高唱太平调“救灾恩情代代传”的歌声中,记者领略了这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落的新民居风貌。只见斜缓山势之处,水泥道路两边,“青瓦、白墙、灰脚线、人字顶”特色彰显的两层砖混结构新房错落有致,在满山金黄的菜花、院落雪白李花的映衬下,显得别有情趣。4米多宽的通村水泥主干道穿村而过,2米多宽的连户路左右延伸,把分布四处的人家紧密相连。
“2009年6月,江边二组56户重建农房全部竣工入住,并于当年底完成每户配套一条连户路、一个硬化院坝、一口沼气池、一个增收果园、一条安全用水管道、一个清洁厕所‘六个一’配套工程。”震后江边村二组房屋重建、配套设施建设及风貌塑造共投入政策性补助、浙江援建、九三学社帮扶资金140.4万元。
漫步沙州集镇,只见街道宽敞、店铺林立、经营有序,曾经满目疮痍的集镇重现繁荣。由浙江省台州市援建的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400套安居房的“台州茗苑”和“沙州公寓”大气磅礴,雄伟壮观,依傍白龙湖畔,滨海城市韵味十足。
从木鱼镇文武村沿省道105线东向行驶,只见逶迤的半坡上油橄榄树苍翠欲滴,树下成群的跑山土鸡欢快觅食,公路一侧白龙湖上网箱遍布,渔歌欢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沙州镇做好山水大文章,打好助农增收牌,特色优势产业生机蓬勃,亮点纷呈。
“按照农业标准化管理要求,我镇去年完成了三堆村菜麻地、孟子沟、幸福村松树坪2000亩油橄榄示范片;完成寺沟、三堆深壑垭、枣树坪、江边、松树坪、南丰5000亩标准化管护示范带;完成核桃低产林改造1500亩,新建核桃基地6000亩,新造工业原料林4400亩......”“沙州镇镇长李波一一道来。据他介绍,2010年4月,因为成绩突出,该镇被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先进集体”。此外,该镇恢复规模标准网箱1600箱,大湖投放银鱼卵3000万粒,投放其他普通鱼苗1000万尾,建成了唐家湾、居山、幸福3个水产养殖示范点、1个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园,巩固提升了寺沟生猪养殖小区和三堆土鸡养殖小区,建成江边生猪养殖小区。上述特色优势产业的恢复发展和不断壮大,将为全镇农业人口人均年增收近2000元。
在沙州镇,不管是热闹集镇还是宁静乡村,环境优美、道路整洁,居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维护清洁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成为又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镇以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为抓手,以“清洁化、秩序化、制度化、优美化”为标准,以建设生态宜居居住环境为目标,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三月会战”、“四月决战”、“九月决胜”、“年底收官”系列行动,集镇拆除帐篷1千多顶、自建房2万余平方米、圈道厕所1百多间,农村全面拆除自建房和帐篷。为确保重建物资、材料运输畅通,减轻居民清除建筑废渣的人力负担和经济压力,镇上统一组织清运、填埋建筑废渣,对各村、社区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对帐篷、过渡房拆除产生的废弃物进行了集中妥善处理。
强化建设促整治。全面完成集镇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完成风貌塑造1834户;购置垃圾车和洒水车各1辆、垃圾桶60个、果皮箱150个。农村水、电、路、沼气、厕所、圈道建设全面配套,全面完成农房建设、风貌塑造2455户,栽植花草树木绿化达2.8万平方米。 创新机制抓管理。成立集镇管理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执法队、拆除清理队、清扫保洁队、文明劝导队,全员出动、全天巡逻、全面加强“五乱”治理,基本实现了垃圾不乱倒、摊点不乱摆、广告不乱贴、车辆不乱停、工地不乱象。与集镇及公路沿线单位、居民签定了门前“五包”责任书,出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保洁基金管理办法,打响了一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今年1月,沙州集镇作为青川唯一的市级优美工程集镇顺利通过验收,江边村成功创建为省级优美工程村庄,田坪、三堆、幸福3个村创建为“四化”村庄,“九月决胜”中,该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评排名全县第一。 “2011年,我们将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把握‘高位求进、加快发展’主基调,继续坚持“一林二渔三畜”产业发展思路、“旅游兴镇,产业富镇,商贸强镇,和谐安镇”的发展战略,全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为沙州镇1.3万库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