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一直梦想去的川北小城,却总是因着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一再错过,这一次借了单位的光总算得以成行。
算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阆中”这个名字已是大学时,同宿舍的呼呼来自阆中,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归校时她带来了阆中有名的张飞牛肉,于是,很没志气地因着那黑呼呼的红心牛肉对阆中有了第一份期待。前年,秧苗和我计划着去阆中,不过最终在那一年还是没有去成,原因已经不记得了,估计也不是什么重要的理由,要不也不会忘记了。去年国庆秧苗和冰终于去了阆中,我却因为母亲生病留在了家中,看到秧苗拍回来的照片,心中对阆中的向往又增加了几分。
3月26日,吃过了午饭,休息片刻后,大家登上了去阆中的车,车上成南高速后,路两旁是一片接着一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依着山势层层叠叠漫山遍野,对于久居都市的我来说,是一种心灵的放松,是的,暂时离开电脑、离开工作,心中想的可以只是旅行这样一件事。很想停下车来拍几张菜花的照片,可是高速路上却无法停车,好不容易在加油站停下车时却又不见一点儿油菜花,只有四川盆地特有的红土,于是就这样错过。
4个多小时后,经过了一路风雨(还真称得上是一路风雨,各地天气的奇秒之处在此次旅行中深刻体会到了),一行人总算到了阆中,远远地就看到了在城中有一处是密密麻麻的青瓦老房,还有一座古楼立于其中,那就是阆中古城了,吸引了我好几年的所在。
我们下塌于安格瑞酒店,和单位一起出游这是一点不方便之处,入住的都是酒店,而非我梦寐以求的杜家客栈。吃罢晚饭,分好房间,我与同办公室的三人分到了据说是该酒店最好的一个房间,也是祖英前段时间去阆中表演时入住的房间,的确不错,干净、宽敞,设施还算齐备,羡煞旁人,只是到了晚上休息时才发现,该屋三个房间的窗户都无法锁住,最后让我们几人都没有真正地睡好。
放好行李,决定到街上走走看看,于是,几位同事结伴而行。不过是晚上8点过,街上却已是关门闭户,人烟稀少了,这也许就是小城的特点吧。没走多久,便回了酒店,洗漱休息为第二天的行程养精蓄锐。
第二天吃罢早饭,开始了阆中之旅。第一站去到巴巴寺。巴巴寺是伊斯兰壮大教嘎德耶教门穆斯林的圣地,巴巴,即阿拉伯语“祖先”之意。康熙年间,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穆斯林华哲.阿卜杜拉希在阆中传授伊斯兰教时,去世而安葬于此并建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进大门就见着许多穆斯林的墓地,为巴巴寺添了许多肃穆庄严的气氛,不禁想起了呼呼那个最不爱吃牛羊肉的穆斯林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因为他们也因着自己少数民族的身份,这些年来对于宗教或与宗教有着关系的一切东西都是那样的着迷,如今,终于来到了这样一个穆斯林的圣地,心中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怀着一份虔诚之心,拾级而上,两旁是森森古树,远处隐约可见高耸的宝顶。穿过挂着“久照亭”的山门,一进门就看着一位年青的穆斯林在磨着一块砖,后来才得知此处正在进行例行的维修,这样一项工作对于由甘肃选出的穆斯林们来说是无上的光荣,那一位正在磨砖的穆斯林今年才16岁,看到我们脸上便洋溢出纯真的笑容来。
出了巴巴寺,我们就直奔张飞庙。张飞庙应该算做阆中最知名的景点了,张飞,这位三国蜀汉猛将的身躯就葬于此。正门悬挂着“汉恒侯祠”的大木匾,左侧立有一刻有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撰著的《恒侯庙记》的石碑。张飞的墓冢在后殿之后,冢上林木葱茏,碧草成茵。感受三国文化,此处是不可不到之地。
在张飞庙前,我的相机也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在从导游手中接过它时居然TIME不对,若不是我反应够快它早已亲吻了大地。阿弥陀佛,上天保佑,不不不,张飞保佑吧!
出了张飞庙,我们步行前往贡院。贡院,也就是考场,古时的学子寒窗十年,为着飞黄腾达必是要到这样一个地方来接受考试的,和现时的高考真得并无不同。明清时,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0年,于是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直至废除科举制度。整个贡院以黑色为主,分为若干考房,可想当时的考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心理压力之大。在纵横共长50多米的卷棚式廊道上挂着两排红灯笼,不知这些红灯笼是古时的装饰还是今人的装饰,如是自古有之,算是这样一个黑压压的地方里唯一的亮点。
自贡院出来,就算是行在阆中古城之中了,街道两旁还保存着木板门的古房屋,古院落,地上铺着四四方方整齐的青石板,沿街悬挂着红灯笼和布店招,商铺里有卖着现代商品的,也有做着古老营生的,让人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在这里,仿佛时间的流逝都变慢了。
终于走到了又名杜家大院的杜家客栈,早已在秧苗的照片得知了它的大名,今天总算是得以一见了。这个建于清代的大院,木质穿逗结构,串珠式四合院格局,大小天井七个,因地制宜,随形借势,高低错落,通风透光,视野开阔,真可谓“天人合一”。若居于此,入夜后在院中摆上一壶清茶,就着小点,耳听虫鸣欣赏月色一定极为惬意吧。可惜这一次不能如愿,如果可能,在未来约上三五好友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住上几天,慢慢地来体会这里的风情。
也许阆中古城没有丽江那种小桥流水,也缺乏那种少数民族的韵味,但是它自有一种独特的厚重历史和完全民居化的特色吸引着游人,这里果然是一座“风水古城”。
这一次阆中之行的另一遗憾就是时间太短,我们坐了4个多小时的车来到这里,却只有3个多小时的时间来认识它。在吃过了一顿清真午饭后我们就踏上归途,用走马观花来形容真是最最恰当的。
车至蓬溪时,我们又在赤城湖游玩了几个小时。于是,当我们真正踏上回程时天已经黑了,困和累是唯一的感觉,于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记得在意识消失前我看到的路标是“成南151公里”,待一觉醒来,全身酸痛,一个路标一闪而过“83公里”。四周一片漆黑,偶有几束光闪过,那是迎面而来的汽车和路旁农舍的昏暗灯光。此时眼睛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看着驾驶座上方的电子钟,要么看着高速上急速而过的路标。理所当然似的,我选择了路标,看着那一个个减少的数字,那是一种希望,一种温暖,家在一米一米的接近。
晚上10点过,我们终于回到了成都,看着这个灯火通明的城市,一种归属感由然而生,虽然这个城市让我觉得疲惫,虽然杜家大院让我向往,但是当我真正远离它时,我却总是不自禁地思念它。

维修巴巴寺的小穆斯林

丝棉制作

古城街道

“阆苑第一楼”华光楼

华光楼上俯瞰古城

华光楼上俯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