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39|评论: 12

汉服美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11:50 | |阅读模式
http://autopic.sohu.com/auto_images/piclib/zone/attachments/day_060505/ucXXsLfut4y_R5aKJRqHqFGg.jpghttp://autopic.sohu.com/auto_images/piclib/zone/attachments/day_060505/ucXXsLfut41_O5LyqV1mZWRJ.jpg

汉族服饰的风格
    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饱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 抱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一样, 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 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 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 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 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 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 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http://hiphotos.baidu.com/allesgute/pic/item/40efa5ef434f4f1afdfa3cee.jpg


http://bbs.yinsha.com/upload/forum/70/200707/2007072023473481/2007072023473481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1:54 |
http://upload.mop.com/user/2006/05/18/10/1147921078934.jpg

汉服?唐服?满服?民族服饰!!!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没穿过自己的民族服装,这确实是非常可悲的。

中国五十多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却似乎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当我们惊羡其他兄弟民族那美丽动人的传统服饰时,常常纳闷:汉族,也有自己的汉服么?历史剧、古装剧、相声,等等, 却一再地带领我们,穿过沉积的历史,抹去时空的灰尘,领略着祖辈们的服饰风采。宽袍、飘带、长摆,如历史长河中招摇的水草,不停地漾动着我们的好奇。汉服,这个曾经个性最鲜明、最美丽的民族服饰,它,怎么消失了呢?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中国56 个民族中,藏族、蒙族、维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唯独汉族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不少情况下显得比较尴尬。比如19**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俗称“大团结”,票面上的各民族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汉族却穿着中山装。再比如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描绘了中国人口总数在百万人以上的各民族的图案,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装,唯独10 元券上面的汉族和1角券上面的满族,却穿着同样的服装。甚至不少中国人有这样的印象: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象征。

其实汉族并非自古以来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相反汉族古时的民族服装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春秋战国时代,汉族的民族服装基本定型,这就是宽衣肥袖的汉式服装。宽大的衣袖是汉式服装区别于其他民族服装的最大特点,除此之外,肥大的衣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兼作衣袋,把东西往衣袖里一塞,用手捏住袖口东西就不会掉出来,和西装的衣袋相比,汉式服装的衣袖可以放更多的东西。

古时有个著名的孝子(名字一时想不起来),是个穷书生,到一个财主家做客时,财主请他吃橘子,他乘人不备就偷了几个橘子藏在衣袖里。可是他临走前向财主作揖告别时,忘了衣袖里面还有偷藏的橘子,没有用手捏紧袖口,结果一作揖橘子就滚落出来。旁人都嘲笑他偷橘子,他却面不改色心不跳,振振有词地说:“我家老母从来还没有吃过这样美味的橘子,我不敢一人独享美味,所以想拿几个回去让老母尝尝。”旁人听后立即由嘲笑转为肃然起敬,盛赞该书生孝心可嘉,偷橘子也成为人们孝行的美谈。可惜今人不象古人那样孝顺了,现在如果有人偷了橘子后以同样的借口解释,不会被人们当作“孝子”来赞叹,而是当作“笑子”来嘲笑。

汉族服装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不用衣扣。但由于没有衣扣,所以必须用一根宽腰带把衣服束住,才不至于敞胸露怀。当时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阶层穿“短衫”,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现代汉语中仍有“衣裳”一词,但口语中已把下身穿的改称“裤子”。对于那些有钱有地位的人,以及不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读书人,一般则穿“长衫”,即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袍服。从汉代起袍服被用于朝服,此后唐、宋、明等各朝代,均沿用衣袖宽肥、不使用衣扣的典型汉族服装作为朝廷官员的正式服装,宽衣大袖的服装也成为中原地区汉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

宽衣大袖的汉族服装,也反映了汉族对生活的人生观,即追求悠闲清净的安祥生活,不喜欢搞激烈冒险的活动。宽衣大袖的服装,对于观月赏花、吟诗作画、抚琴下棋的悠闲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但穿这样的服装搞骑马打猎等激烈活动就非常不便了。自古以来中原周围的少数民族,多采用窄袖紧身的服装,以适应他们喜欢骑射冒险的生活方式。战国时赵武灵王曾经想推行窄袖紧身“胡服”,但由于传统势力太大并没有取得多大成果。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窄袖紧身的胡服也曾风行过一时,但并没有对传统的汉族服饰造成很大影响。

宽衣大袖的汉族传统服装到了清代时突然绝迹。等到辛亥革命汉人复辟后,汉人们开始为自己的服饰大伤脑筋:沿用满人的长袍马褂吧,汉人们不愿意;全民改穿西装吧,又有些不伦不类;复辟满清以前的汉族传统服饰吧,已无人知道200 多年前的汉式服装是什么式样。所以最后汉人不得不为自己重新设计一种服装,来摆脱没有民族服装的窘境。新的民族服装采用什么式样?思想先锋的革命party人和一般民众的想法并不相同。

革命party人思想西化,所以在服装问题上也考虑采用西洋式的服装式样。辛亥革命时的革命party人多为留学日本的留日生,那时日本大学的学生一般都穿学生服,据说孙中山本人为了躲避清廷侦探的耳目,在日本时也常穿学生服化装为学生模样,因此革命party人对日本大学的学生服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根据日本大学的学生服为原本,稍微改动了一下式样,就为汉族制定了新的民族服装:中山装(有心者看一下鲁迅等人留学日本时的学生服照片,就可以明白中山装与学生服的相似程度)。中山装得到了革命party人的一片喝采,但普通民众的反映却是冷水一坛。当时中山装除了革命party人外,并没有在民间掀起一场中山装热。袁世凯北洋go-vern-ment中的武官穿军装,文官穿西装,也没有采纳中山装作为正式官服。不过袁世凯当皇帝时,根据汉式传统服装设计了宽衣大袖的皇帝服和大臣服,但这些服装也和袁世凯的皇帝梦一样一现即逝。

普通民众的思想远比革命party人保守,在服装改革问题上也没有走激进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渐进的改良主义。民间服装设计师结合传统满服和外来西服的特点,设计出了多种款式的新式服装,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旗装”。本来旗装是指旗人(不论男女)穿的袍服,但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旗装,是指192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式女装。这种新式女装是在旧满式女旗装的基础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紧身合体,并加大了服装外露程度,充分显露出女性的身体曲线美。新式旗装最早在上海的女学生中开始流行,一时间穿新式旗装成为新时代新女性的象征。到1930、1940年代,旗装进入全盛期,成为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

革命party人提倡的中山装太为西化,没有什么东方的特点,外国人也没有把中山装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来理解。而旗装则东方风味浓厚,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博得一个洋名“CHINA DRESS”,旗装所用的小布扣也被称为“CHINA BUTTON”。但大多数洋人并不知道所谓“CHINA DRESS”和“CHINA BUTTON”,与占中国人口 90%以上的主体民族汉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血缘联系。


发表于 2011-2-24 13:16 |
锦屏游子 发表于 2011-2-24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汉服?唐服?满服?民族服饰!!!

今天的中国人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汉族,可是他们毕生都没见过没穿 ...

汉服,是个性最鲜明、最美丽的民族服饰!

发表于 2011-2-24 13:23 |
   好看是好看,就是走路做事不方便:lol

 楼主| 发表于 2011-2-25 05:57 |
;P;P;P;P;P;P;P

发表于 2011-2-26 07:53 |
路过,看看,不咋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4:07 |
顶起!无条件顶贴!!!!!!!!!!!!

 楼主| 发表于 2011-3-20 14:07 |
顶起!无条件顶贴!!!!!!!!!!!!
发表于 2011-3-20 16:50 |
只可观看,不可玩焉~~~

 楼主| 发表于 2011-3-23 16:06 |
南充市重点办、南充市核电办----你们不要成为南充人民的罪人   ...2

发表于 2011-3-24 12:36 |
是我老婆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4 07:03 |
 国家用规范的办法对各个地区、各类房屋的安全度作了规定。而这些规定,也要根据地震震灾、国家实力不断作调整。提高某些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医院、学校等重要建筑的设防烈度,建议医院和学校应比目前的设计基本烈度再提高一度。要特别重视保证柱子和墙不发生脆性破坏。一定要举轻若重,如履薄冰地做好灾区重建工作。还要未雨绸缪,立即着手对其他目前没有发生地震的地区的医院和学校建筑进行抗震普查,进行必要的加固。至于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祸害,必须毫不手软地彻查处理,偷工减料是天地不容的罪过。今后的建设中要加强go-vern-ment监督、技术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并形成制度。



3种住宅结构,盛天属第二种。

钢结构住宅

抗震级别★★★★★

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框架结构住宅

抗震级别★★★★

即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又叫现浇结构,它是以梁和柱来承重,它的梁、柱还有楼板都是现浇而成的。房屋的结构可以随客户的意愿而改变。现浇的房子抗震度比较高,防水性比较好。目前,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主要采用这种方式。

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住宅,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在抗震性能上也有不错的表现。

砖混结构住宅

抗震级别★★★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住宅。由于抗震的要求,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以多层住宅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两者相对弱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6:28 |
坚决反对在蓬安修核电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