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阆中论坛
›
存档 1
›
扶贫 扶真贫 阆中又有10000多人口告别贫困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421
|
评论:
1
扶贫 扶真贫 阆中又有10000多人口告别贫困
扶贫 扶真贫 阆中又有10000多人口告别贫困
[复制链接]
心梦静书
心梦静书
当前离线
积分
19015
发表于 2011-2-23 08:29
|
|
阅读模式
“过去出门路难走,肩挑背磨脚破皮,农产品卖不出去,养条肥猪靠人抬去卖,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很艰难。现在村村组组通公路,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生产发展了,日子好过了……” 近日,在阆中石滩水库西山乡淹没区采访时,库区一宋姓村民乐呵呵地告诉笔者。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曾经让人心酸的故事:2007年西山乡花园村有一位年仅56岁的村民突发脑溢血,由于不通公路,靠人力抬到省道302线后,送至市人民医院病人就不行了,医生说,要是早来两小时也许还有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去了。“2009年3月,同样是花园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突然中了风,神志不清,一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开来了,及时把病人送进市医院挽救了生命,要是发生在过去生命就没有希望了,真是要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贫困老百姓修通了公路,过上了好日子。”老百姓这些朴实的语言,充分道出了阆中十年扶贫攻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贫困百姓的苦,我们心中的痛”。十年来,阆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一直把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市上建立了专门的扶贫办事机构,在各乡镇和库区村分别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公室,专门抓扶贫工作。同时各乡(镇)确定一名副书记、一名副乡(镇)长负责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经过对贫困地区情况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先从解决老百姓“出行难、就医难、用电难、上学难、饮水难、增收难”这“六难”为重点打开突破口。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围绕“关注贫困抓发展,改善民生促和谐”这个主题,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重点组织实施了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库区扶贫、移民扶贫和社会扶贫等扶贫开发工程,全面完成了扶贫开发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收到了扶贫开发阶段预期的成效。
——贫困人口不断减少。2000年,我市贫困人口为108880人,贫困发生率为12.6%。到2007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36320人,贫困发生率减少到4.2%。然而因地震返贫和贫困标准提高,到2010年底,我市贫困人口反弹到98085人,通过多次向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反映阆中的贫困状况,阆中被继续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还被列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县(市)。到目前为止,阆中新增10795人告别了昔日贫困。
——秦巴扶贫顺利竣工。1997年至2004年,我市实施了与世界银行合作的秦巴山区扶贫开发项目,项目覆盖11个贫困乡(镇)、92个贫困村、640个社、26459户贫困户、88405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3226万元,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与农户开发、农村企业、小额信贷、劳务输出、贫困监测等项目,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项目区农户的温饱问题,提高了农民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新村扶贫扎实推进。我市从2001年开始实施《阆中市2001-2010年十年扶贫规划》,到2010年,已经完成137个扶贫新村建设,重点打造了江南奎星村、沙溪洞子口村和飞凤桥亭村等9个示范新村,完成了省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马乡董家营村)建设。通过新村扶贫,共修建通乡油路200多公里,村道公路1100公里;修建电灌站32处,蓄水池5200口,新建和维修山坪塘、石河堰285处,实施土壤改良17500亩,增加高产稳产农田34000亩;打人工井5500眼,建供水站175处,铺设自来水管道250公里,解决了18万人的饮水困难;通过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大力实施以 “五建五改”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为610户特困户修缮了住房,7850户农户住上了卫生舒适的新居。去年我市又争取新村扶贫项目村11个,每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共550万元。在江南镇玉清村、老观镇奉国寺村等11个贫困村新建、改建村道25公里;实施农户“五改”30户;维修排灌2处,整治维修山坪塘4口,解决了260人的安全饮水;种植蔬菜、生姜、中药材1718亩;建兔圈1000孔,购种兔100只;建生猪圈舍1000平方米;首扶贫困户163户;建沼气池60口。通过产业扶贫,仅去年就改善了全市4269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产业扶贫顺利实施。近年来,阆中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速度较快,集中体现出三大鲜明特点:一是产业布局日益优化。按照“调优布局,调大规模,调新品种,调高科技,调活市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四带”战略,形成了城镇、公路、江河、山区四条特色经济带(柏垭、洪山、水观重点发展蚕桑产业,老观、二龙重点发展优质粮油产业,江南、文成、河溪重点发展水果、蔬菜产业,千佛、老观片区重点发展药材产业)。二是主导产业明显崛起。基本形成了以毛兔、肉牛养殖为主的100万只(头)草食畜牧产业;以奉国大米为主的10万亩优质粮油产业;以沙参、半夏为主的10万亩中药材产业;以阆苑蜜柚、朋娜脐橙和伏季水果为主的18万亩优质水果产业。三是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培育出张飞牛肉、鸿宇公司、兰氏蔬菜、保宁制药等137家涉农龙头企业,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的有6个,年产值过亿元的有3个,其中保宁醋、张飞牛肉、煜群等5家企业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为确保产业扶贫上规模、上档次,争取落实了全省仅5个县市的国务院扶贫办“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并在双龙、彭城的8个村进行试点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0803.2万元,申请国务院扶贫办试点项目资金12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566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70万元,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2868.2万元。同时,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00万元。
——劳务扶贫实效增强。我市劳务扶贫培训始终坚持“面向市场、政府引导、定单培训、保障就业”的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宗旨,落实了基地学校和培训网点,完善了管理制度和跟踪调查制度,实行厂校联合,采取订单、定向、定位等培训方式,开设了家政服务、电子技术、电动缝纫、机械维修等热门适用专业。2004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70万元,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875人,转移就业5059人,参加培训网点学校14所,就业率达90%以上。仅去年全市就培训贫困农民工700人,并全部输出就业。据追踪调查,通过培训后的劳务输出人员工作都比较稳定,月收入在800-1400元之间,比未培训输出人员每月多收入300-500元,达到了“培训一次、终生受益,就业一人、全家脱贫”的目的。
——社会扶贫力度加大。从1996年开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浙江省交通厅,杭州市上城、下城、西湖、余杭四区开始对口帮扶阆中,帮扶领域不断拓宽,帮扶层次不断提升,帮扶实效不断增强。特别是最近10年来,共注入帮扶资金4372万元,修建敬老院5处,建设希望小学21所,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13所,修建电灌站17处、人饮工程11处、小微水利 60处,完成了文博油路、场镇街道硬化等建设项目48处,建设了文成镇大桥村等新村示范村10个,实施了七里旱竹引种、河溪网箱养鱼、金垭脐橙高换、优质肉牛养殖等农业开发项目16个,建设了彭城界牌、飞凤桥亭、沙溪洞子口、江南奎星等 “浙·川”新村8个。仅社会扶贫,就使全市298个特困村、22万多群众受益。
——库区扶贫成效显着。我市在上世纪中后期修建了升钟水库、石滩水库、乱石滩电站等,共有重淹乡镇9个,重淹村22个,重淹社80个,重淹户2850户,重淹人口9800人。十年来,我市把“两库一站”扶贫开发摆在了突出位置,按照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多方扶持、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全面启动实施了库区扶贫开发工作。2006年,我市启动了升钟水库淹没区3年扶贫开发攻坚工作,共投入资金6890.6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049.18万元,实施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综合扶贫开发项目,淹没区交通状况根本好转,人畜饮水彻底解决,能源建设初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增收产业初具规模,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库区群众生有所依、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2007年,我市还引进爱德基金会资金480万元进行石滩水库淹没区综合扶贫开发,2008-2010年3年间,总投入资金1800万元,修建公路36公里,修便民路26公里,建蓄水池34口,修水渠10公里,整治山坪塘11处,打卫生井550眼,建沼气池610口,改村卫生室10个,修建学校综合楼及食堂宿舍1800平方米,目前工程已经全部完工,石滩水库淹没区面貌大大改变。
——移民安置工作“三满意”。一是金银台航电工程于2002年2月开工建设,2006年竣工投产,总投资9.07亿元,完成了10079.39亩土地征收征用,拆迁各类房屋面积11475.37平方米。完成移民资金总额8700多万元;二是沙溪航电工程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完成工程总投资11.7亿元,土石方开挖310万方,混凝土浇筑63万方,交通桥完成铺装,今年6月将投入使用,1号2号机组将于3月底并网发电,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补偿资金5200万元,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方案正在编制之中;三是红岩子电站阆中库区完成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补偿资金4249万元;四是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较好,全市共有移民后期扶持人口18045人,足额发放移民个人扶持资金4331万元。几年来我市争取移民后扶项目资金2426万元,解决了库区道路、供水、供电等民生工程。从总体情况看,我市的移民安置工作实现了党和政府满意,工程业主满意,移民群众满意。
我市还认真进行了扶贫项目的规划、编制、上报等工作。努力争取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新村扶贫、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石滩库区爱德社会扶贫等10个项目,直接到位资金2224万元。同时,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资助我市100名孤儿项目一个,总资金36万元,每人每年1200元,资助时间3年。同时,争取爱德基金会捐助我市价值3万元的鼓乐队器材一套。
我市十年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家庭生产经营低下,整村推进任务艰巨,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进程,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通过科学规划,未来五年阆中的扶贫工作:一是建设扶贫新村75个,拟投入资金11250万元;二是建设5个连片开发示范区,拟投入资金7500万元;三是培训农民工5000人,拟投入资金400万元。2011年,我市扶贫工作将继续按照上级的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各项扶贫工作任务的落实,努力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坚信,有阆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上级的政策扶持,有全市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和苦干实干,阆中目前还存在的98000多贫困人口定会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西部教师
西部教师
当前离线
积分
32696
发表于 2011-2-26 15:30
|
史杭俊朋友,请不要发布广告。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蓬安论坛
巴中论坛
南部论坛
通江论坛
营山论坛
平昌论坛
绵阳论坛
文学沙龙
成都论坛
都江堰论坛
最佳新人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