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江口镇临江路(现名东风路)是县城一条重要的商业品批发零售街道,还是连接通河、巴河两个大桥的主要通道。道路路况5年来一直不好,是县城最差的街道。这条路暂时不彻底整治,我们可以理解,因为老街马上面临改造。但是坑凼的填补还是需要进行的。
2009年底,为了让外地车辆回来过年好行驶,树好平昌形象,临时用沥青碎石进行填补,效果还是不错。2010年底呢,那天我们路过,一辆施工车子正在往两个大桥之间的临江路的坑坑凼凼倾倒沙石(一半泥沙一半卵石),当时大家看到,说:这都要得吗?这是一个县城的一条大街,不是乡村道路。一个正在施工的民工调侃道:“这不是泥沙哦,是水泥。”用沙石填补的街道头几天还是很好的,车子路过不会颠簸了,路面很软和。可是遇到太阳一晒,我的天,车子路过就是尘土飞扬。上街办年货的老百姓、街道居民只好捂鼻过路,门市部几乎不敢开门营业。老百姓路过,都议论:这叫啥街道哟。不知道是交通局、还是建设局的人知道了,又叫人来洒水,保持泥沙湿润,减少灰尘。
可是,正初七,天下雨,这条街道就好看了。整条街道全是一寸厚的泥浆,车子一过街道两边的墙壁、门市、货物、行人的裤脚上全是泥浆,比村道路还差,村道路吗有泥结路面,还好些。这条街,纯粹是水泥板上起泥浆,我们叫他——水泥泥结路面。行人不敢走街道,只好侧着身子走仅有一尺款(有的地方)的人行道。初七—初十一直都没有那个管过。老百姓路过一次就日诀一次,这叫啥街道,这叫啥城市,这叫啥政府,这就是平昌的形象!
直到正月十一,下面街道的车子通过糖果厂向新平街、新华街行驶,把泥浆带到县医院、到新华街,这才有人过问了。下午4点多一辆洒水车来冲洗一次。中间稍微好些,两边就是5寸后厚的泥浆了。
这是最牛的街道——水泥泥结街道。是谁造成的?交通局?建设局?包工头?还是……希望有关部门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