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26|评论: 26

【水秀山灵,自然天成】那些风起云涌的往昔:站直了,别趴下:我那遥远的天成乡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站直了,别趴下:我那遥远的天成乡



   文 /
邓四平
  水秀山灵,自然“天成”。
  因为隐藏在大山的深处,距离县城遥远,甚至偏僻得有些荒凉,所以,那里俨然蓬安的“西藏”,神秘中,略微些许不尽的沧桑。
  因为位于与南充高坪等地交界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几乎都讲着一口与众不同的湖南沅州腔调的话语,抑扬顿挫的声音,悠扬宛转如唱歌一般,所以,那一方神奇的水土,又总是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一般,像雾,像云,又像风,让人捉摸不定,让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仿佛回到了苍茫的远古时代一般。但那山,那水,却又钟灵毓秀似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美丽中,略微些许苍凉;苍凉中,略微些许梦幻,让人无限心驰与神往。
  1999年至2001年,我在那个名叫天成乡的地方度过了自己15年教师生涯中最为难忘的两年教书时光。尽管在那里度过的时间并不很长,但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却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为了尽可能地写好这篇文字,我依旧习惯性地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有关于这个地方的相关资料。搜索的网页显示出来的资料几乎很少很少————“蓬安县辖乡。1952年置大成乡,1981年更名天成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七蔸树、龙门山、学堂沟、杨家坡、酒醉岩、深子沟、川果园、大龙山、郑家寨、高笋塘、普陀山、木角坑、水鸭塘、牛角龙、店子湾、刘家坡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油菜子,特产黄麻。”
  那时候,我去新任教的学校在一个叫酒醉岩的地方。学校距天成乡政府所在地还要走上近两里地的乡村公路。其实,原先在老家海田乡,就常常听父亲说起过,天成乡原来叫大成乡,70年代的时候,很多的重庆知青上山下乡来到这里,在老兴隆区公所开会分配去向的时候,很多重庆知青顾名思义,便以为大成乡是一个大城市一般的地方,肯定条件最好,于是纷纷申请要去大成乡插队落户,谁知背着铺盖卷儿一去了才蓦然发现原来名叫大成的地方竟是一个偏僻甚至有些荒芜人烟的地方。只见绵延起伏的山坳里,一条羊肠似的乡村公路沿着山坡依山而筑,公路两旁零星散落着屈指可数的稀稀拉拉的灰蒙蒙的些许房屋,至今如此,乡食品站、乡供销社、乡信用社、乡卫生院等等乡级机构就星星点点散落地修建在山坳中的山路两旁,让人更以为这里只是一个村寨的聚居地而已,根本看不出其竟是一个乡政权的所在地。因此,初来乍到之人往往倍感迷惘、凄怆、甚至无限孤单与失落。
  天成乡姓母的人很多,据当地人介绍,当地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应该是伪政府时代原国民党少将师长、原南充市行署副专员的一个名叫母坤荣的大成乡人,据《蓬安县志》第213页第二节《工农红军在蓬安》记载:“民国22年10月4日,刘湘就任四川剿共总司令,在其六路围攻围剿红军的蓬安燕山寨战斗中,大成人母坤荣曾率蓬安精练营800余人从该乡到杜家三清庙与燕山寨前沿红军接火,红军因寡不敌众,退守至燕山寨。敌尾追至小乐山。后来,敌人攻破燕山寨,留下坚守的红军战士大多战死,有的跳崖牺牲,有两名受伤红军战士受伤被俘,敌人竟将他俩倒吊在麻柳树上,抽脚筋、剥皮,一刀刀地割死。”另据当地人介绍,解放后,大地主母坤荣继续坚持反共的顽固立场,因此被人民政府于50年代之时将其镇压,在蓬安县兴旺小学的操场里枪毙母坤荣时,母坤荣要求盘腿而坐,最终伏法。其夫人为其收尸埋葬后,自投于自家庄园门前的护城河内为其殉妇节而死。
  去天成小学报到的第一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理的我,先是放下自己的落魄,便嘱托我先前在海田教过的一位学生带路,前去探视了一下原来的大地主母坤荣的坟墓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东寻西找,好不容易才发现母坤荣的坟墓掩藏在一座小山半山腰的一块舒缓的红苕地中间,那坟墓就是一个不大的小土堆,十分地低矮,坟堆上早已爬满荒草,坟前立有一块近两尺高的石头墓碑,墓碑中间镶嵌有一张白色的椭圆形照片,不用多说,那照片上的人头像自然也就是传说中早已死去数十年的人物了。
  而原国民党少将师长、大地主母坤荣庄园如今早已作改建,已成为了天成乡的一所敬老院,与那时笔者任教的天成小学校仅仅一山之隔,相距不过百余米之地之遥,庄园就坐落在青翠的酒醉岩山的另一旁,典型的川北民居特色,青瓦屋面,穿斗木结构,整个房屋多达近二十间,建筑面积数百平方米,据当地人传言,大地主母坤荣庄园当年选址修建的地方是一个名叫“白鹤晾翅”的风水宝地,寓示母家人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之意。庄园旁青山绵延起伏,地形地貌酷似白鹤展开翅膀在空中飞翔一般,传言后来开山修路破了风水导致白鹤翅膀不幸折断,因此母家就走向了衰亡,当然这些均只是传言,自然不足为信。
  如今的庄园门前自栽有高大的雪松、万年青,台阶两旁立有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庄园屋后种植了许多的枇杷树、柑橘树等等果木,也栽种有节令不同的四时时鲜菜蔬等等,环绕庄园早在解放前便挖有深达数米长达几百余米的宽宽的护城河,最左边是庄园的碉楼,用坚固的巨石和大砖浇铸糯米、石灰、水泥等物修建而成,碉楼上下左右四方均有射击孔,据说当时打家抢劫舍的土匪来袭之时,母家人便和家丁们持枪迅速进入碉楼进行反击,前来抢劫的土匪们竟然近前不得,最后只好悻悻而退。细看碉楼年代早已久远的斑驳石墙,至今依稀仍存当年抗击时留下的累累弹痕。
  如今的庄园的护城河前是一个面积达数十亩面积的大池塘,风光甚是秀美,一派诗画田园风光,池塘里种植有莲藕,养有草鱼、鲤鱼、白鲢、鲫鱼等等,也有成群的鸭鹅在池塘里觅食嬉戏,池塘里也有小小的打鱼船停泊池塘岸边,10多年前,我在天成小学教书的时候,每每下午放学之后,我便常常去到庄园前面,经主人同意后,跳上小船,挥舞竹篙,荡舟池塘之中,放浪形骸于真正的青山绿水之间,打发走自己生命中最落寞孤单的时光。而那池塘里的鱼都是最不经吓的,尤其是那种白鲢鱼最不经吓,竹篙击打水面之时,常常有白鲢鱼跃出水面半米甚至一米多高,竟然跃进船舱里来,玩得尽兴之后,才将小船靠岸,敬老院名叫姚敏的院长,往往并不叫我把鱼放回池塘里去,而是常常慷慨地赠送给我拿回家去改善生活。很多年过去了,我也因此而常常怀念起那段令人至今难忘的时光来,大山深处的人们往往均是如此厚道与淳朴善良。
  在天成教书的两年时光里,那时候,最令我难忘的还有学校旁边一个叫凉水井的地方。由于学校常常缺水,因此,学校的老师们便时常担着两个红色的塑料胶桶晃悠晃悠地去到凉水井旁挑水回家。说是凉水井,实际上就是学校旁边一个兔子头似的山崖下的一个小石窠,不过倒也甚是奇怪,那个洗脸盆子一般大小深不过半尺的小石窠里,居然一年四季都有一股筷子般粗细的泉水潺潺地淌而出,不满不溢,刚刚盛满小小的石窠,即使遇见大天旱,小石窠之中依然泉水潺潺,早上有在小石窠旁舀水洗衣洗菜蔬的村妇,中午有在小石窠络绎不绝的前来洗饭盅的学生,下午有前来小石窠挑水吃的教师,那小石窠之中的泉水仿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一般,令人无比称奇。
  当然,学校里也有的老教师,由于年老体衰等诸多原因,因此只好出钱雇请学校附近一个姓苏的农民前来担水,5角钱一担,那姓苏的农民40来岁年纪,身体很是健壮,挑着两个装满泉水的洋铁皮大水桶,晃悠晃悠地一路小跑而来,登上教师宿舍楼的各层楼向各家水缸里倒完水后,然后又“噔噔噔”地飞速跑下楼梯来跑回数百米远的小石窠泉水处舀水挑走,如此周而复始,常常一个下午要为几十家人担上五六十担水,累极之时,那人便一边担着两大大洋铁皮水桶水,一路大声的喊着“嘿佐嘿佐”的号子,以此减轻疲乏。一天下来,所得也并不多,大致二三十元钱左右,而其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往往是其真实劳动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在天成,记忆很深的是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之时,当地也有一些农民为了谋求生计,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也要打着赤脚下到冰冷刺骨的冬水田里去捕鱼、捉黄鳝卖,以换钱来贴补家计。那饥寒交迫的捕捉黄鳝的农人爬上水田来不及洗去赤脚的泥巴,就直接端上一个大碗吃饭,浑身瑟缩着,那手中的饭碗直上下颤跳,仿佛跳舞一样,那情那景,如今近10个年头过去,依然叫人刻骨铭心。
  身处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们往往大抵均是如此勤劳善良、忍辱负重和深深地值得尊敬。
  那时天成乡邮政所有一户马姓的人家,户主姓马,是乡邮政所的负责人,他有两个儿子。他们家的房子很大,长长的上下两层楼房,一层楼是乡邮政所,二层楼是住宿的宿舍,邮政所旁边同时开设有一个酿造白酒的烤酒厂,酒厂的门边时常拴养着一条很大的狼狗,大热天里那狼狗常常伸出猩红的舌头,让人一看便会不寒而栗。在酒厂旁边还有数亩地大小的几口人工养鱼塘,常常有各三五方的人来钓鱼,大袋小袋的鱼用一种蛇皮口袋装走,主人家仿佛却并收钱。
  在天成教书的两年时光里,我常常翻过学校后的一座小山头,走上两三里地去到马家的邮政所为学校义务拿报纸、信件,也常常在邮政所里去浏览各种报刊,从报刊上了解外界的信息,学习报刊上人家写的各种文章,也常常按照向报刊上提供的地址投稿,因此也常常收取到报社邮寄来的样报或者一些微薄的稿酬。马家人对人的态度很和气,对我也非常和蔼友好,女主人姓姚,胖胖的一位阿姨,对人很和蔼,马民的妻子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子,记得当年他们生育有一个儿子,取名叫马星星,办小孩子周岁酒的时候,马家人给我也发了大红的请柬,办酒的那一天马家人山人海的,热闹非凡。后来,我因为工作调动离开那个地方的第二年,居然传来了马家主人因为拖欠挪用了存款户的储蓄款而获刑的消息,据说往昔那些常常到马家钓鱼、吃喝的人居然一个也没有看见出现了。
  如今十来个年头过去了,我依旧常常想起曾经兴旺繁盛而后来不幸走向衰败的马姓一家人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都还生活得好吗?其实,人的一生中,谁没有过坎坷挫折甚至落难的时候呢?人一旦落难的时候,幸灾乐祸,甚至去落井下石,其实是一种很卑鄙下作甚至无耻的行为。三贫三富不到老的道理,其实是个真理!
  后来,当我离开天成乡辗转其他地方谋求生活,一晃,至今居然十个年头过去了。而那在天成教书的两年时光中,也几乎是我一生中最为落寞和孤寂的时光,但是,正是因为在这个偏僻得近乎于荒凉的地方,让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书和感悟人生;也正是在这个我人生中的第二故乡,我认识了更多的淳朴善良的人们,也正是从他们的身上,我学习和明白了更多的做人的道理,也正是在那个原汁原味原生态民风淳朴的地方,让我读懂了山里人大山一样宽容的胸怀,泉水一般干净的品质的可贵与可敬;也正是在那个遥远而偏僻条件艰苦异常的地方,让我养成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绝不屈服,绝不认输,也绝不低头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和品质,早已渗透进入了我的血液和灵魂。
  “逆境何曾困志士,自古英雄多磨难。”十多年前,在我生命最落寞的时光里,我在天成乡曾写下的这样一幅座右铭至今虽然早已不在,但是,这句话,却早已深深地镌刻进了我的心灵最深处。
  站直了,别趴下!任何时候,都要像个男人一样!
  
  2011年2月1日4357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http_imgloadCA93CM2P.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水秀山灵,自然天成】
http_imgloadCA93CM2P.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水秀山灵,自然天成】
http_imgloadCA93CM2P.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旅游赴南充周边城市主题活动推介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山水汇灵韵,浪漫传千古。瑞雪飘飞,山水含情。在这岁末冬藏的季节,我们荣幸地来到了贵地,开展隆重的旅游推介主题活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73万淳朴智慧热情好客的蓬安父老乡亲们,对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各位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对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盛情的邀请!蓬安欢迎你,司马相如邀请你!
     蓬安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与朱德故里仪陇相邻,东南与邓小平故里广安毗连,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这里历史悠久,公元507年置相如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千年传承与发展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山川秀美,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培育了“百牛渡江”生态奇观,孕育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这里交通便捷,国道318线、达成铁路、省道仪北路和南渠路等纵横穿过蓬安,嘉陵江黄金水道四季通航,即将建设的“南(充)—万(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使蓬安处于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南充半小时经济圈”中;这里资源丰富,国家AAAA级旅游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与蓬安县城连为一体,拥有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的爱情圣地、古人天地人合—理念的展示台、中华农耕文明耕桑渔的典型代表五大优势资源;这里文化底蕴厚重,巴蜀鬼才魏明伦莅临蓬安考察后激情飞扬作《司马相如故里赋》,盛赞蓬安:“司马相如:华丽之赋圣,浪漫之文豪也!蓬州古郡:赋圣之故里,文豪之摇篮也!”。全国历史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朱自煊莅临蓬安考察后评价道:“蓬安堪称嘉陵江最美的一段”。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干峙先生在考察蓬安后评价说:“嘉陵江蓬安段堪比西湖秀美,可与长江媲美雄阔!”中国作协副主席蒋子龙感言道:“来到蓬安,觉得灵魂都干净了”。
      国家AAAA级旅游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风景区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五大文化名人故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安被专家和游客誉为旅游的胜地、度假的天堂、中国最浪漫的休闲家园,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

  
     嘉陵江蓬安段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嘉陵江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诗情画意的江段”。在这89公里中,江面时而宽阔,时而曲折,形成了典型的曲流、浅丘、湿地等奇特地貌,保存了最完好、最原生态的江上田园风光。旅游区拥有7000余亩天然湿地,江心绿洲太阳岛、月亮岛上,绿草茵茵,白鹭翻飞,野鸭成群,牛鸟和鸣,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天下生态奇观——蓬安百牛渡江,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行走在司马相如故里的灵山秀水之间,仿佛置身瑶池仙境,让你流连忘返。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

  
      赋圣、情圣司马相如,是古巴蜀诞生的第一个大文人,被学界专家誉为“巴蜀第一文人”,其出生地就在蓬安的相如故城中。司马相如“卓绝汉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南朝梁武帝以其出生地置新县,以其名命县名,以其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在历史上存在了近900年,至今留有长卿祠、相如故宅、洗笔池、卓剑水、琴台、相如里、文君里等遗址遗迹。司马相如的成就和名声,吸引了众多名彦俊杰,或出仕为官、或传道讲学、或游历采风,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宋代大文豪苏轼、理学家周敦颐,清代思想家姚莹等,在蓬安留下了众多的墨迹和显赫的政绩。相如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至今广博深厚。
走在相如故里的土地上,欣赏着史诗歌舞剧《相如长歌》的大气华美,你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唐雄风。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千古浪漫诗话的爱情圣地。


  秀美山水,孕育了司马相如的浪漫才情,造就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伟大爱情。浪漫千古流传,追求世人景仰。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内,夫妻树与连理枝,神龙泉与龙角圣水、太阳岛与月亮岛、河流与漫滩构成的阴阳鱼太极图,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自然奇观,无不展示着魅力十足的浪漫情调。
走在相如故里的土地上,你将震撼于大自然的奇妙,感受到自然界的人文关怀。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古人天地人合一理念的绝妙展示台。


  已有1500余年历史的相如故城,是南北朝梁代以后嘉陵江二级台地上仅存的、全国唯一的一座州县同治的太极太玄城:从东北至西南纵贯全城的玉环溪,把古城分为鱼形的两半,犹如小太极;古城与嘉陵江之间的漫滩湿地和形如玉带绕城三面的嘉陵江,又形成了天然的大太极。相如故城颇具匠心的设计,是古人天地人合一理念的绝妙体现。相如故城至今肌理和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古建筑群和古街区犹存,被专家誉为“巴蜀风水太玄城”、“天地自然之图上的秀珍古城”、“太极图相如故城”。与相如故城隔江相望、依山而建的坡形码头古镇——周子镇,是嘉陵江流域仅存的原味码头古镇,至今仍保留了约一公里长的四条古街区。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已是省级文保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城市,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
步入两座古城,你会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惊叹古人遵循自然、天地人和的建筑理念。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


  耕、桑、渔历来是嘉陵江流域传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它们至今活在相如故里。沿江林盘聚落的树庄,漫山催牛劳作的农民、江中撒网捕鱼的渔夫,以及古镇上的打铁铺、剃头铺、药铺、米铺等,构成了情趣盎然的原生态农耕生活情趣图。船工号子、蚌舞、水龙草龙舞、婚嫁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嘉陵江流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河舒豆腐、曹氏豆干、相如香兔、利溪粉丝、葛根粉等名特小吃,会让你品尝到相如故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走进这里,既可感受远去的农耕情调,又能享受徐徐古风,美味佳肴。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年轻朝气魅力的千年古城。


  借助专家独特的慧眼和智力支持,我们发现了宝贵的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确立了建设“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已建成了龙角山、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三个核心景区,并成功创建成为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其中千年周子古镇被评为四川省十大风情名镇,中国最美五十佳小城,在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被纳入“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精品线路。


    一湾嘉陵江水,滋养了千古浪漫的爱情圣地;一曲《凤求凰》,演绎了千年经典爱情绝唱。 在这里,我们希望以这一活动为契机,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朋友走进蓬安、了解蓬安、投资蓬安。我们也真诚期盼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蓬安的发展。我们欢迎您!蓬安欢迎您!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阖家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RE: 【水秀山灵,自然天成】


http_imgloadCA93CM2P.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超级版主————我的表妹野笏:
http_imgloadCA93CM2P.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2-1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知君心情意深
桃花潭水不负心
原生态美在天成
醉乎山水有雄心
志当磨砺树本领
三贫三富不到老
壮志凌云有延伸
万方多难此登临
又见蓬州春潮涌
回忆当真伤客心
云集情缘今非昔
神马浮云变古今
饮水思源自当强
不尽嘉陵水滔滔
艰难苦恨成往事
北斗七星照前程

发表于 2011-2-1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消水白鹤飞 发表于 2011-2-12 14: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知君心情意深
桃花潭水不负心
原生态美在天成

诗好,人好,白鹤好。

发表于 2011-2-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11-2-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哈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2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邓老师又在发感概了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ncdzq 发表于 2011-2-21 2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邓老师又在发感概了哇!

首先对你光临本帖浏览帖文表示感谢。
其次,感谢你对本人的支持与理解。谢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2-2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是休文 发表于 2011-2-12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精彩!请问楼主,建在现在的金溪小学上的原来那个庙子是姚莹主持修建的吗?

尊敬的休文先生:
    我可以对着菩萨发誓:我至今都没有去过金溪小学。更不知道金溪小学上面还有个庙宇。因此,我确实不能胡乱回答你那个什么庙宇究竟是不是姚莹先生所建。
    目前,据我了解的知识只是知道蓬安县锦屏镇91里的原玉环书院为姚莹先生所建。谢谢问询。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