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遂宁又一条高速遂绵高速遂宁段通车,值得祝贺。遂宁的交通也更加完善,加大了与周边城市特别是川北和川南城市群的联系。纵观十一五的变化,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遂宁最大的问题是发展和继续更高、更快、更强的主动发展。
作为一位市民,遂宁在这几个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1、城市高起点科学规划。
高起点不是意味着盲目和好高骛远,而是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要适当超前,这也是遂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途径。规划包括城市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文化等方方面面,设计城市发展和老百姓衣食住行,要权威科学,一切服从规划,不能以领导意志为转移。正式的规划草案还应该上网和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公布,以征求各方意见,使其更完善、科学。
2、教育问题有待重点解决
为什么很多遂宁子弟从幼儿园到高中要远赴周边城市求学,因为遂宁没有一批教育质量高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没有一所本科院校。
一说道绵阳就能说成南山中学、科学城中学、绵阳中学,还有西南科技大学等一批本科和独立院校。
一说道南充就有南充高中、南充一中、白塔中学,以及以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部省重点院校。 成都、重庆更不用说。
而我们遂宁,有什么值得老百姓把孩子托付给当地学校培养的呢? 没有,这有使得遂宁留不住人,引不来人。试想有谁愿意远走他乡从初中高中乃至小学就异地求学。但没办法,只能羡慕其它城市有良好的教育。
3、市内交通
遂宁的公交和出租车市场及其混乱,野的横行,公交档次、服务很差,使得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很不方便。而在南充,基本上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座公交车实现目的地到达,而遂宁能达到吗,很多线路至少等20分钟甚至更长。
4、区域交通
遂宁这几年和周边大城市的联系确实更加紧密,但没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首先看动车组,成都到重庆、到南充、到达州以及最近即将开通的到上海、北京,每天在遂宁停得动车组不上6、7对,看着火车呼啸的使过遂宁站,无奈,这就是遂宁交通现状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能抱怨铁道部,得自己反省,为什么每趟动车要停南充而不停遂宁,况且遂宁还是成遂渝和达成铁路的枢纽站,这就是城市的经济和吸引力。归根到底是经济。当然,南充有基础,但我们遂宁要有信心和决心把经济发展好。
现在很流行“通道经济”,说明白点就是自家目前有一条路,你可以在门口开个饭馆什么的,吸引过路的人来消费。遂宁这几年川A和渝字头的车牌确实多了,但这不只是吃个饭那么简单,要充分吸引资本来生根发芽才是目的。遂宁的什么工程都口号很响,什么西部国际物流港、中国死海,有气势,但气势里面要有内容才行,不然别人就会像对待说大话的人似的另眼相看。而南充就相对保守实在,很多东西冠“川东北”或者“川北”,比较有名的就像“川北建材市场”“川北物流港”“川北医学院”,少有以西部、国际、西南命名的,但凡有命名确实有她不同且重要的地方,比如“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高坪国际汽车城”,都是在四川有一席之地。
5、小市民现象突出,民众视野不开阔
遂宁更多的时候有一个县城的感觉,南门车站、凯旋路等很多区域都还存在脏乱差现象。由于市内缺少那种像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高学历用人单位,与绵阳、南充相比市民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几年遂宁的巨大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变化是相对的,是纵向比较的,与周边城市横向比较还存在巨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有增大的可能。我们很多市民觉得遂宁城市发展快,比南充绵阳好,但这只是他们的感觉,真正到过南充绵阳的老百姓去看看就知道差距在哪儿,GDP就是直接的数据,虽然这数据不很科学,就像考试得分一样,但可以折射出经济的发展速度。
2009年GDP遂宁412亿,绵阳820亿,南充686亿,分别排全省的16,2,4位,这就是差距,如果2010年增速都一样的话,这种差距会继续增加而不是缩小。
南充多次组织考察团来遂宁学习,回去之后南充就按照在遂宁对农贸市场的建设管理把全市的农贸市场重新建设规范化了,记得2009年或更早些时候南充日报发表了一篇《“小兄弟”与“老大哥”的较量 ――遂宁大手笔、大魄力收铺对南充解放念念的启发》,遂宁日报随后全文转载,作为比遂宁大得多的南充有这种气魄在党报上发出学习、赶超的号召,值得遂宁学习。遂宁人勤劳,但视野还不够开阔。要多横向看看,看看兄弟城市在做什么,这些年干了什么,将要干什么。
愿此文能引起我们广大遂宁人的共鸣,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