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历史之谜:八大王张献忠魂断何处?
`
`
长歌兄今天抛出“张献忠与盐亭”的贴子,再度打开了这个话题,即“八大王”张献忠与我们盐亭有过什么关系?发生过那些史实与传说?
这其实是每个盐亭人,不,甚至每个中国人都想知道滴事情。
偶在《盐亭闲话》中就有过这类似的规划,即将史上盐亭的战争史实与传说整理成一系列。留给老乡们分享,只不过偶向来闲散,又加之这半年确是无端地揽了许多事,都要处理,故丢在那里了。
`
长歌兄这贴开得很好,张献忠对于盐亭确是一个比较大的历史话题,不搞清楚或搞得基本清楚,确有上愧于祖先,下对不起子孙之嫌疑。呵呵。
明未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究竟魂归何处,死在哪里?以什么方式死的?三百余年来,一直是一个比较争议的话题。到如今,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道道未解之谜……
`
`
1、中了谁的当胸箭?
`
首先,关于死法,正如长歌兄贴子资料中言“关于张献忠之死有很多说法,有说被炮打死在成都的,有说在成都被箭射中喉咙而死的,有说被其养子孙可望用毒酒杀死的,有说兵败自杀的,有说是病死的,有说被清兵抓住杀死的”等等不一而足。当然史料上多言是在凤凰坡中箭滴。
`
至于谁射的这一箭呢? 至少也有四说:
一:肃亲王豪格(顺治皇帝的大哥哦)亲自射死滴《清史稿》。并有“修塔余化龙,拆塔张献忠。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歌谣流传,“吹箫不用竹”是个“肃”字,指的就是肃亲王。
并还扩展为,“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炎兴元年诸葛孔明记。”
闲人以为:此诗的扩展与全面反而道出此事之伪。因肃亲王豪格,可是福临(顺治)的大哥哦,以前是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前有与顺治争帝之实,后有与多尔衮的政治斗争与恐固自己政治地位的需要。托人散布编造些虚妄鬼神之说,可以理解。况豪格自己也说,他先派鳌拜、巴图鲁等突击,自己随后呢。
`
二:说是号称“满州第一勇士”的先锋鳌拜射杀滴。因有肃亲王豪格的奏文中有“……献忠尽率马步贼兵拒师,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于阵《清世祖实录》。”当然这里说的“斩”,而不是“射”。
闲人以为:当然如果非要理解为先射后斩也不是不可能,但谁也没发现尸体的报告。况当时鳌拜为先锋官,实施的是百里奔袭的突击战争,没有与张献忠单挑的可能性,因而独独被他“斩”于马下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就算是先射他了一暗箭,张献忠当时还算人强马壮,左右亲信跟他撕杀江湖多年,没有不护着他逃走,或抢着他尸体的可能性。因而不存在“斩献于阵”的说法,这也算是肃亲王给朝庭报告中的夸大其辞。
因此,此说偶也认为:不存立。
`
三:是说“善射者”蒙古章京雅布兰,“雅布兰者射中献贼左乳,遂仆下马。”,(《荒书》、《蜀碧》、《蜀破镜》、《蜀龟鉴》、《清史纪事本末》、清《云阳县志》等),此人后来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
这个倒是有可能。这一说也广为史学爱好者采纳。刘进忠发现了八大王在巡阵,说明他先发现张献忠,机会难得。叫一个会射的清军将领来带头射这一箭,是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滴。
`
四:因张献忠一向杀敌勇猛,亲临阵前,不避敌矢,又因称帝后衣着显要,被刘进忠所识后,为兵所乱射。不知究竟为何人。
因为当时处川北的寒多腊月,四川人都晓得,这是冬天的早晨,是有很大雾罩滴,接触敌兵,先来一阵万箭乱射,倒也合乎常理。乱军之中,不知谁射中这一箭,也不是不可能滴。
`
不管是谁,反正横行一时的农民起义军,“流寇张献忠”是中了一个当胸箭(有的说法,为追求箭法精妙,还说中了前额滴),这“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张献忠左胸中了这一箭,依当时的紧迫情形和医术条件,不死也活不久了。部队与清军发生了激烈的交战,双方损失惨重,张献忠部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只有按张生前的计策,向重庆方向撤退,与老对手“南明”军队合在一起,继续在西南地区抵抗清军十余年。
九龙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