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154|评论: 40

[生活•情感] 杜甫的《光禄坂行》中的光禄坂就是临江的光落山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4年冬四川盐亭出土过一尊宋代书法家薛绍彭(字道祖,宋神宗徽宗时人)过光禄坂所作律诗的书法刻石。薛诗曰
    光禄坂高盐亭东,清江直下如弯弓。    山长水远快望眼,少陵过后名不空。
    当时江山意不在,草动怕贼悲途穷。
    客行益远心益泰,即今何羡开元中?
    题款24字:崇宁元年(1102)元年闰六月二十五日,道祖再按盐亭,经光禄坂,留题顿轩。 薛诗追思的恰是老杜那首名诗,不但句句应对杜诗,首句“光禄坂高盐亭东”写出了光禄坂的位置,明白准确,正可析解杜诗一大疑点。
  唐代宝应(762-763)广德(763-764)年间,杜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冬日曾作过一首《光禄坂行》。诗曰: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七律诗叶十七部入声韵,本不易作,加之追昔抚今的伤感,尤其是发端二句,写落日景观俨同法国画家莫奈(1840-1926)《红河谷》的手笔,老眼深情,摄景一色,着实动人,又“壁、赤”以入声韵诵之,声情并妙,故此诗多为历代评家看好。然而,读诗不能只作诵读,不明事理。光禄坂究竟在蜀中何处?参照古代评家之说,再翻检地图县志之类,却让古今读者糊涂不已。

    南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二十注,曰“光禄坂在梓州铜山县”。按梓州(宋称潼川府),即今四川三台县;铜山,在杜甫居处三台县西部,即今中江县南九十里之铜官山处,是着过《文房四谱》和《续翰林志》的北宋书法家苏易简(957-995)的故里。奇怪的是,唐广德元年(763)秋杜甫已往阆(今阆中,在三台东北之愈远处)悼祭老友房管,冬日因“女病妻忧”遂返梓州(三台)。返途可西下经盐亭至三台,但不可能越盐亭、三台而不归家,却先至三台西部的中江,再往县南的铜山,然后再返三台。况且铜山归属中江,而中江今古史籍又查无光禄坂地名。那么,蔡梦弼说“光禄坂在梓州铜山县”,对吗?

    至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修撰的《盐亭县志》又认定光禄坂在盐亭辖区。一则盐亭本属梓州管辖,介于阆中与三台之间。二则县东剑山南脉,确有“千山万山”之势,潼江环绕西麓,县志所谓“长坂里许”处极似为杜诗所称“光禄坂”。然而,地方县志自说自话,似也不似,总难服人。

    按,薛绍彭在崇宁(1102-1106)初知梓潼路漕,曾光顾过实地。虽然薛、蔡俱是宋人,但亲历亲见者最有发言权。薛诗首句喝断,光禄坂位置在盐亭之东,则光禄坂是《盐亭县志》所称的“长坂”,应无疑义。

    刻石上的书法颇合薛书“独得二王笔意”(宋代危素评)的神貌。若果无误,则杜诗“光禄坂”疑案终于可由薛绍彭此律诗书法刻石解矣。

    薛绍彭此律诗书法刻石,不但追思了老杜,为老杜《光禄坂行》作评,而且纠正了宋代蔡梦弼之说,于薛氏而言,此功当属始料未及。又此诗不曾见载现今存录的宋诗辑集,薛绍彭此首佚诗借其书法刻石复得,亦足慰薛氏矣。

临江正位于盐亭之东,且出盐亭东门往临江冷铺子的道路,历来就是过去的官道,此路一直就是过往客人行往南充,西充,蓬溪的必经之路,位于光落山下的冷铺子就是过去过往行人休息的主要客栈。


盐亭著名女作家王尔碑《云溪笔记》中写道
我们要到城里去,到外婆家去。走了好远好远,才到冷铺子,离城还有十里呢。老爷爷累了,就在那吊脚楼上歇下来。他抱起我,看木窗外--蓝色的河流,白色的沙滩。第一回看见大河、小船,我又跳又笑,老爷爷也笑了,他脸上的皱纹就像密密的树枝。我们喝茶,老鹰茶,红色的,他的汗珠大颗大颗滴在土巴茶碗里……好像只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吊脚楼,凭窗看那河流、沙滩,

DSCI0018.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12-16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有所不为
谢谢,

发表于 2010-12-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分析到位。好。

发表于 2010-12-1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分析到位。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2-1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呀.JPG
ytr

发表于 2010-12-1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老米曾写过这个题材的文章,认为就是盐亭的临江方向那个山。
我小时候也爬过那个山,确实有点险要。

发表于 2010-12-1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光落山吗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12-1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张图片就是光落山吗
lanyuan 发表于 2010-12-16 18:51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也是
3月28日拍 029.jpg

3月28日拍 038.jpg

发表于 2010-12-1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老米曾写过这个题材的文章,认为就是盐亭的临江方向那个山。
我小时候也爬过那个山,确实有点险要。
ytr 发表于 2010-12-16 11:48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就是,这样的文文都看到过了好几回了.: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九龙闲人
老米的我还没有看到过,去看看再说。呵呵。
我在想杜甫当初走这里应该是到阆中那里去,因为从成都到阆中盐亭是必经之路,还有个原因如果走剑阁那边的话,道路比走这条道更险要。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老不中用

老先生这张图图拍的好,一下子就把光落山险要和古朴的感觉抓住了。可见先生功底深厚。 http_imgload4.gif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anyuan
光禄山旁边的大牛山。山顶过去有戏台的,现在也没有了,只有一座晓得牛王庙。方圆几十里路的人家以前在这里赶牛王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九龙闲人
旁边的大牛山,我们小时候看到过一处破败的戏台,是以前人们赶牛王会唱戏的,年代应该更久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冷铺子
谢谢了夸奖,呵呵,,,偶还要努力: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九龙闲人
监亭登高山庙
朝代:宋 作者:程公许 
晓驰光禄坂,暑憩监亭县。
嵯峨山叠云,窈窕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篇。
耿然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
凭高慨往哲,欲去有余恋。
闲人兄的水平我是不及的啊,麻烦考证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是做啥子的,这也应该是一首有关盐亭的诗歌。

   

发表于 2010-12-1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梓江在临江处就形式弯弓,赞同lz观点。

发表于 2010-12-17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九龙闲人
监亭登高山庙闲人兄的水平我是不及的啊,麻烦考证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是做啥子的,这也应该是 ...
冷铺子 发表于 2010-12-17 03:23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光禄板是否在盐亭,这个问题, 曾引起盐亭与中江(铜山县)两处之争,  千年以来,引发两地许多学者都写过类似证据般的文章, 互相争鸣.  

盐亭的许多文史学者当然也写过, 当然老米也写过,  甚至网上再说兄还引述过一"西南民族学院"某河南籍研究唐朝文学的研究生的"杜甫"篇的论文.

当然,这并不防碍后人继续写. 特别是冷铺兄作为临江村本地人写显得更有意义! :victory:

    当然,随着盐亭宋碑的出土,实物证据. 也将这段争议矛为定案.   恰如盐亭县志上述,光禄板在盐亭:无疑!

发表于 2010-12-1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九龙闲人
监亭登高山庙闲人兄的水平我是不及的啊,麻烦考证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是做啥子的,这也应该是 ...
冷铺子 发表于 2010-12-17 03:23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可不敢这么说. :L :L

俗云:文无第一,达者为师.  文史之学,浩如烟海, 千万年以来, 可没有人敢在文史方面称或自称老大滴.  谁钻研谁就是钻家~~~:victory:   ;P

[发帖际遇]: 九龙闲人积极参加崇州国际龙舟赛活动,奖励小米椒19个.  

发表于 2010-12-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victory: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