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24|评论: 18

 转贴:那些曾经被央视拿来跟韩寒作对比的三好学生们,十年之后,再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那些曾经被央视拿来跟韩寒作对比的三好学生们,十年之后,再看看
  
  十年之前,韩寒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发表了第一本小说《三重门》,也由此引发了社会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主持了一档节目,将三个在当时对中国考试应付得最好的学生与韩寒做对比,并在节目中围攻并且讽刺当时年仅17岁的韩寒,以下是他们10年前的情况以及现在的去向:
  
  十年之前:
  
  马楠,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国人叫好。
  
  哈佛少女刘亦婷, 十年前,准备报效祖国,是当时很多人所谓的中国的希望 。
  
    黄思路, 十年前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同时也是被公认的“好学生”代表,在节目上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来反衬辍学生韩寒不爱学习。
    
    韩寒,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在17岁时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引起社会反响,但同时七门功课中有六门挂红灯,被认为是当时“现行教育体制”的叛逆者。
    
    十年之后:
    
    马楠:那个曾经痛斥美国人的马楠,如今拿着美国绿卡,嫁给了美国老公。
    
    刘亦婷:那个高喊着长大要报效祖国的才女,如今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在一个基金做副总裁,代理大中华区,拿了美国绿卡,没有考上哈佛商学院,也没有回国的迹象。
    
    黄思路: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并获经济学和艺术学双学位。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同时就职于纽约百老汇尼德兰德演出公司。老公同样也是白人。
    
    韩寒: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被认为是需要社会拯救的异类,一个不合的的学生,现在是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依旧在用他的文字说出中国人最真实的声音。
    
  就在不久前,韩寒在香港的新书《独唱团》的发布会上,观众问韩寒:“你是否有移民的打算?”韩寒说:“虽然很多人都认为我在这个国家很危险,但其实也并没有你们想像的那么可怕。我相信如果中国政(蟹)府不驱逐我,我会留在这里,因为这毕竟是我出生的地方。”
    
    现在看2000年的这期节目,给人一种很鲜明的感觉,那就是10年时间会有这样大的变化,从对一个异类的怀疑恐惧,到现在的司空见惯甚至是崇拜喜爱,我们都不用一个年代的时间。那些所谓的教授研究员,在一个18岁的孩子面前显得多么迂腐无知,那些观众的提问又是多么的哗众取宠呢。我闻到了进步,也嗅到了悲哀。新生事物必定会碾过旧的保守的事物,这简直就成了金科玉律了。而在我的心里,却早早地被移植了控制叛逆的机关,于是早早地我便缴械投降,在一个同样的年纪站在了老学究们那一边。
    
    十年前,我觉得这个节目很不光彩,满口的仁义道德,字里行间都是吃人。
    
    十年后,我怀疑这是央视当时有意为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衬托韩寒是一个难得的合格人类。
    十年前的社科院博导陈晓明,认为韩寒的影响只是昙花一现。
    十年后,在陈晓明不遗余力地歌颂祖国时,韩寒却成长为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十年前的华东师大教授陈永明,认为社会应该把握韩寒、拯救韩寒。
    十年后,社会已把无数学生把握成了房奴,而韩寒却在拯救社会。
    十年前用来歌颂中国教育制度的黄思路,被主持人得意洋洋地请来反衬韩寒。
    十年后,黄思路跑路去了美国,为白人相夫教子,而韩寒却在用文章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
    十年前那个会用ICQ以及OICQ的麻花辫妈妈,认为韩寒是只幼稚的土鸡。
    十年后,她随着ICQ和OICQ一起消失在人海,而不用聊天工具的韩寒却话语传遍中国。
    十年前那个司法学校的学生,认为韩寒的自由是太过分了。
    十年后,他这批学生大概走上了工作岗位,结果司法没有自由。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许叫贾连春。
    十年前那个孩子喜欢昆虫的父亲,庆幸自己坚决不让孩子研究昆虫。
    十年后,一代孩子的儿时梦想毁灭了,他们开始在泪水中嫉妒韩寒,愤恨命运不公。
    十年前那个说韩寒记仇的人,认为韩寒的讽刺是一种报复。
    十年后,韩寒用他的成长,让上面的每一个人贻笑大方,不妨说他确实记仇吧,他分分秒秒都在报复。
    十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也可以证明很多事情。虽然韩寒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中国的现代“鲁迅”,但他至少一直坚持用他的文字来改变着中国人,中国的社会。
    
    也许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结局都是中国的教育造成的,但至少中国的老师们教会学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虚伪”。
  
    也许,中国的教育部门欠所有中国人一个道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12-1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中国的骄傲
发表于 2010-12-1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P:dizzy:

发表于 2010-12-15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教育,还教会了投机取巧。

发表于 2010-12-1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是做啥子的?

发表于 2010-12-1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是80后的脊梁~~~人性光辉的典范~~~

发表于 2010-12-1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dingding

发表于 2010-12-16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听起这个名字不爽呀,有能力的人都外面去了,伟大的祖国

发表于 2010-12-16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111117195200.jpg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2-16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能破除一切谎言与谬误

[发帖际遇]: 莽娃儿的股票涨停了,赚了小米椒1个.  

发表于 2010-12-16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说有点老贴了,不过顶下!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0-12-1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喜欢听真话,虽然有点刺耳!凡是满嘴歌功颂德的人,他的话千万别相信!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的复兴,靠的是人才,不是歌功颂德,不是投机取巧,不是模仿,而是靠大量人才的艰苦创新。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吧,什么玩意都模仿复制别人的,甚至连尖端武器我们把它买回来后,都拆开来复制,这样的“创新”,何谈国家的真正强大?

    人才来自于教育,而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机械”化。从小学教育开始,就中规中矩地教育孩子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大量呆板的选择题,严重束缚了孩子的发散思维;学什么玩意都有一个框,甚至写作文都有一个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幼苗,离开那个环境,就歇菜了!

    我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世界第一,可真正能为国家做事的,又有多少?80%的人都跟识字很少的农民工一样,干着不用上大学都会干的活。

    而真正凤毛麟角的那几个人,全是为美国等一些国家定向培养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他们都不满足于我们培养人才的速度了,开始从高中毕业生中遴选尖子,录取后给予高额奖学金,而在我们国内呢?物价飞涨,学生们花钱了却吃不好吃不饱,每年光吃饭都得近万元,其他开支都是全额自付。读大学就像高昂的房价,夯退了许多真正需要的人······

   社会需要说真话的人,他能够使某些人在干坏事的时候有所顾忌;更需要把国家利益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且能够给人们带来实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可惜,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发表于 2010-12-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

2017年优秀网友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12-1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中国的教育部门欠所有中国人一个道歉。

[发帖际遇]: 莽娃儿在铁路桥上摔了一跤, 身上不见了小米椒5个.

发表于 2010-12-1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试教育之悲

发表于 2010-12-1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也可耻的当过三好

发表于 2010-12-1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中国的教育部门欠所有中国人一个道歉。
莽娃儿 发表于 2010-12-16 20:45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岂止才欠一个道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