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点半才到家,刚刚写好报道,赶紧发上来。报道来迟,见谅。
注:受长三角知青研讨会的邀请,芜湖知青前往上海参加长三角第六届知青研讨会,因航标灯老师、古典音乐老师、柳明老师因事、因病,不能出席本次会议,加之王先华先生身体欠佳,无法莅临本次会议。我和芳芳代表芜湖知青参会,到达上海,接到晓静老师的电话,得知她也在上海,刚好本次会议需要新知青(76届中国最后一批上山下乡的学生)代表,于是特地电话请晓静老师也来参会。于是芜湖便有了三名代表。本次会议参会知青代表有180多位,是历次会议参会知青代表之最。
-------------------------------------
长三角第六届知青文化研讨会落下帷幕
持续三天的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在上海市邦德学院落下帷幕,来自长三角的南京、镇江、芜湖、杭州、嘉兴知青以及来自武汉、重庆、辽宁、福州、北京、青岛、徐州等地的知青和上海知青欢聚一堂,畅谈知青文化、知青精神,讨论了如何拓展知青品牌、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如何传承知青这一带人用热血、青春、用一生的付出所创造出来的知青精神。
会议安排了知青相聚再回首,载歌载舞庆祝长三角第六届研讨会的召开,上海知青歌舞团的满腔热情、翩跹起舞,由刘晓航老师率领的武汉知青艺术团的精湛表演,博得了在场近二百位知青的阵阵掌声!
会议还安排了重返海湾园知青广场、上海档案馆、苏州河游览等活动。
会议第二天,一百多知青乘坐两辆大客车来到了海湾园知青广场。
上海海湾园知青广场是华东最大的知青广场(我曾今报道过海湾园知青广场的奠基仪式),这里除建有知青广场、知青墙外,还建有知青博物馆。
当大家站立在海湾园知青广场上的时候,艰辛、苦难、激动、兴奋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们知青一代终于有了自己立足的地方,有了让知青精神传承下来的地方,有了弘扬知青文化的集中地,更有了让后辈们记住知青这一代历史的博物馆!
在这里,知青们能寻觅到当年走过的艰难困苦历程的足迹。
在这里,还能看到上海档案馆根据当年全国下放知青的名单,让到场的不少知青能寻觅到自己下放时留下的宝贵签名;环绕知青墙更让我们这一代知青看到了当年自己下放时的身影,那知青与母亲告别的场景犹在眼前,那肩扛锄头的雕塑再次让我们回首当年。登上首列“知青号”火车头,似乎又在告别家乡,奔赴农村。
我们走进知青博物馆,那当年下放的情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我们知青这一代人所创造的那段历史,因为知青成长的艰难曲直正是在共和国经受磨难的时代,不能忘记知青这一代人上山下乡所经受的千锤百炼,看着这些记载知青当年奋斗、奋发、战天斗地的史料,感慨万千。
从海湾园知青广场出来,我们参观了上海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不仅回顾了中华民族的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回顾了上海市自古至今的风风雨雨,更回顾了那个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在这里知青那段历史终于被收入上海市档案馆!
聚餐、合影,再上苏州河首航观光艇,苏州河沿岸的灯光美景让你流连忘返,灯火辉煌的上海外滩,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犹如我们知青这一代人那样,经历过痛苦的磨难,再次焕发出青春的靓丽!
第三天,长三角知青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大会推选了来自上海、镇江、芜湖等地的知青优秀企业家,并颁发了知青优秀企业家赠书和青铜器三足鼎纪念品。会议自此圆满落幕。
天下知青一家亲,告别了各地的知青朋友们,告别了近在咫尺的南京、镇江的知青朋友们,我们踏上了归途。
再见,长三角地区的知青朋友们!再见,全国各地的知青们!
祝愿长三角以及全国各地的知青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幸福、健康、快乐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