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首脑确定不会在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举行会晤。从此前有关消息炒得沸沸扬扬,到最终「河内会晤」泡汤,过程十分戏剧性。昨天,在新闻工作者的「主战场」--温家宝总理下榻的酒店--从早到晚谣言满天飞,「温家宝与菅直人能否会晤」一度成为「河内最大悬念」。记者在现场见证了全过程。 中日关系正处于最敏感时刻,两国的交互情况受到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河内下榻的酒店无疑是观察各方动向的第一线,五、六十名中日记者两天来纷纷聚集在酒店大堂,全天候守候。由于知道温总理有晨练的习惯,众多香港记者昨天凌晨4点就来到酒店大堂,连日本记者都在5点多赶到,一起守候,惟恐漏掉政治人物的一句话、一个镜头。 「到底见不见?」一整天,无论是老相识还是新朋友,这句话成为所有在场记者的见面问候语。 同为敬业的媒体人,中日记者之间似乎并未因两国政治层面的不愉快而心存芥蒂。相反,此刻正需要大家密切合作、互通消息和翻译互助。 从始至终,中方代表团都没有发布或传出任何有关两国首脑会晤的消息。
然而,日方却不耐其烦地一次又一次放出会晤的消息。不算东盟系列峰会举行前的无数次放话,仅仅昨天(29日),就不止一次传出消息,称中日首脑将举行会晤。最早是日本外务大臣前原诚司。他在早上与中国外长杨洁篪会见之后,在众多中日媒体的镜头前说,两国首脑「很有可能」在河内会面。下午,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将在当晚举行会晤。傍晚,一些日本记者又转述日本代表团的话说,双方将在晚上6:35分在温总理下榻的酒店会面,说得绘声绘影、煞有其事。 从温家宝和菅直人各自的行程安排来看,今天唯一的空档,就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之后、越南总理欢迎晚宴之前的一个多小时时间。他们会否利用这段时间举行会晤?直至中日韩会议开始之后,聚集在门外的记者仍然在互相打听有关消息。 接下来又发生戏剧性的一幕。中日韩会议刚刚结束,中方媒体负责人马上招呼香港记者进入会议厅,在场人员乱作一团,一度以为中日首脑会见即将开始。 结果,香港记者进入会议厅发现已「人去楼空」。中日韩领导人已经离开,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 胡正跃表情严肃,拿出准备好的稿子,逐字逐句念给记者听。他严词指出,日方散布不实之词,破坏了两国领导人在河内会晤的应有气氛。读完最后一句,胡正跃更不多说一个字,起身离开了会议厅。 在场记者都意识到,这样的表态十分严厉,将对中日关系的发展生成相当的影响。 记者快步走出会议厅,抬头一看,只见数十名未获准进入会议厅的中日记者一字横向排开,架起长枪短炮,严肃地屏息静待,场面颇为壮观,整个大堂静得可怕。他们用期待与疑惑的眼光盯着我们这些香港记者,想从我们的表情中读出点什么。随后,他们一拥而上,纷纷打听中方的表态内容。在日本记者的包围中,记者用计算机整理出胡正跃发言全文,日本记者拿上递上一大堆USB记忆卡,争相把全文复制带走。下一幕,这数十名中日记者各自埋头忙碌,有的打字写稿、有的打电话报消息、有的三三两两认真讨论如何解读中方表态。这一刻,此地大概成为河内乃至于全世界最紧张的新闻工作场所。 「河内最大悬念」终于解开,烫手山芋回到日方手中。日方未来将如何处理日中关系,能否实事求是面对两国存在的争议,会否与中方一道为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作出共同努力,各方拭目以待。 中日韩与东盟会议开始之前,媒体拍摄时间里,并未见中日首脑之间有任何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