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403|评论: 1

李密生平小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4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密(224—287),中国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牛角挂书”,“倒骑牛背”,“横吹短笛”,“孝行天下”,“名留千载”,“文贯古今”……

      李密,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祖父李光,曾做太守。李密出生刚满六个月时,其父病亡。李密四岁时,母亲被迫改嫁。李密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少年李密,体弱多病,勤奋聪颖,博览群书,能言善辩,“牛角挂书”传为千古佳话。李密年青时聘任行三国蜀汉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傅,曾多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景耀六年(263)冬,蜀汉灭亡后,魏征西将军邓艾慕李密之才,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在原籍立旌授徒讲学。泰台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太子属官)。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时李密祖母已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就诏的原因。这就是千古名篇《陈情事表》(简称《陈情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后,为李密对祖母的孝心所感动,不禁赞叹道:“密不空有其名也!”同意暂不征聘,并嘉奖其孝敬长辈的一片孝心,赏赐奴婢二人,下诏指令郡县专门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李密所上《陈情表》,主题是为了奉养祖母暂不能应诏。作为亡国之臣,敢于“辞不就任”,若晋武帝以为他“矜持名节”,拒绝出任新朝,则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说明情由特别委婉曲折,感人至深。《陈情表》对后世影响很大。自《昭明文选》以来的许多散文选本部把它作为入选篇目。有人将此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并称为天地间难得之至诚文字。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先为尚书郎,后为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令。在任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中山国在今河北定县,去晋京洛阳必经温县)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过境苛求如故。李密引汉高祖过沛,对家乡老幼之供宾礼相待,不苛求烦扰的史实,进而谈到当朝也应效法,使诸王不便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时盗贼猖獗,河内其他县常遭抢掠,却不敢犯温县。

      李密才华横溢,本望在朝担任高职,充分施展其才能.但由于刚正不阿,当政权贵惮其公直,无人推荐,不久竟去官,为州大中正,后任汉中太守。由于心中有所怨愤,一次晋武帝赐宴东堂,诏李密赋诗。他便在诗的末章写道:“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见后大怒,有人秉承帝意趁机上奏,李密只任了一年太守,便被罢官归田。太康八年(287)病死家中,终年64岁。

      李密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李密有六个儿子,据《华阳国志》载:“皆英挺秀逸,号曰‘六龙’。”长子赐,字宗硕。州别驾,举秀才,最后官汶山郡太守。少子李兴,字隽硕,曾为益州刺史罗尚别驾、镇南将军刘弘参军。刘弘为诸葛亮弟祜立碑,令李兴作碑文,甚有辞理(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幼子盛硕,官宁浦郎太守。

      据民国《彭山县志》记:李密故里在县保胜乡龙安村。出差成都,租车前去拜谒, 这里四面环山,九峰罗列,世人称之为忠孝之邦,长寿之乡。小村庄桢楠、黄桷古树参天,有两个人工湖泊,一座小寺庙,一所小学校,几十户人家。龙门古寺、龙洞奇观、唐代明代摩崖石刻造像、李密墓、“龙潭春雨”等人文生态景观,掩映于茂盛的竹树浓荫里。

      千年古刹龙门寺, 青砖红瓦、庄严沉寂,为李密故居之所在,清末毁于兵火,近年重建。规模虽大不如前,但山门前的两棵古桢楠树,历经劫难,仍傲立苍穹......最为神奇的是,龙门寺大佛左侧石崖上有一石洞,洞口直径约 30cm,洞壁呈天然鳞甲状,洞内幽深莫测,据说六里开外的眉山东坡区某村一角烧火,烟却从这龙洞口冒出来。当地传说,这是上古时一条龙的栖居处,龙尾正露于龙门寺崖壁。

      “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这是宋代学者赵与时的一番话。如今,高4.9米、宽3.3米的巨幅“孝”字,刻上了彭山县保胜乡龙安村的天然绝壁,传承千载的“中华第一孝”遗风,彰显于世人眼前……

      《陈情表》从泣血成文,迄今1700多年,凡读之者、听之者,无不为之揪心动容。作为文章,它情辞理俱佳,但不只是“文章”二字所能概括。它的人性光芒,穿透载字之纸页;它的孝思功用,彰显于一纸之外。

      孔子曰:“君子之德行,应以孝行为先。”《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婉转凄恻,真情沛然,成为中国古代散文名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文中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成为千古名句,转为成语,今天仍广泛使用。

      走进李密故里,领略如画美景:这儿保留着典型的川西平原古朴旧貌;走进李密故里,感悟忠孝礼仪:“孝”是这儿的主题,你会沉浸于这亘古不变的忠孝礼仪浓郁氛围;走进李密故里,中华第一孝,其在文学、书法、石刻、绘画等方面都有非常力的艺术价值。

      告别李密故里龙安村,走在葱茏静谧的龙眼睛山山脊上,耳畔仿佛犹闻千年李密泪书陈情的空谷回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辞表以闻!”

      翠秀葱茏的山脚下,几株高耸入云的香檀桢楠,似中华第一孝子李密高大的身影,高高举起手臂向我们频频招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