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511|评论: 91

缓解成都交通堵塞十大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到了非限车的时候

成都到了非限车的时候

在成都无论走到哪都是个堵

在成都无论走到哪都是个堵

我国的土著导演张艺谋先生到成都拍片时,对成都的盛情款待感谢万分,临走时,很客气地留下一句话:“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就是这样一句客气话,顿时让成都飘飘然起来。本市机动车和外来机动车大量登陆成都,不堵才真是怪事。


成都政府由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来成都定居、打工、发展的外地人数不胜数,据统计,每天的人口流动量达500多万,机动车日均增加量1500辆以上。据去年相关部门统计,成都机动车已达244万辆,仅次于北京机动车辆数。成都的区域面积在全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里排名第8,次于重庆市8.23万平方公里;哈尔滨市5.37万平公里;长春市2.05万平方公里;北京市1.68万平方公里;杭州市1.65万平方公里;大连市1.32万平方公里;沈阳市1.29万平方公里;成都市1.24万平方公里。1.24万平方公里拥有244万辆机动车,还不算外地进入成都的机动车。未上牌照的火三轮、电动摩托车等,如果加上上了牌照的电动摩托等,成都人出门真要打成捆子了。这一切都说明成都在机动车问题上,没有根据自身实际盲目发展,使成都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尘堵”、“堵城”,还要落得“成都是一座来了就想离开的城市”之美名。缓解成都交通堵塞十大措施(仅供参考)
一、必须限制机动车发展
严格控制机动车上户数量。去年曾经有部门提出每天上户控制在200多辆,这个办法非常好,一旦实施机动车数量减少可说立竿见影。有人发杂音说限车将会影响到成都的发展。根据分析,成都不限车才会真正影响发展。成都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空气质量达标、环境优美、无污染、交通通畅。试想,一座城市天天疯堵,还有人来成都发展、消费吗?
二、严禁无环保标志的机动车进入城区
据说目前没有获取环保标志的机动车不下20万辆,成都交警应该严禁无环保标志的机动车进入城区。如果把住这道关口,也可起到缓堵作用。
三、严格限制外来机动车进入城区
据统计,每天外来机动车辆数进入城区约3000辆以上,应该对外来机动车制定限入令,如:早730分前可以进城;晚1930分以后可以进城。这样也可起到缓堵作用。
四、必须尽快把长途汽车客运站搬迁至三点五环以外
在成都,三点五环以内的长途汽车站有12个,它们是:成都旅游集散中心(原新南门车站)、北门汽车站(梁家巷)、荷花池汽车站(荷花池)、城北客运中心(火车北站旁)、茶店子汽车站、金沙汽车站、石羊汽车站、五桂桥成宇汽车总站、成都汽车东站、昭觉寺汽车站、五块石汽车站、十陵汽车站。每天上万辆进出城区的客运车辆不仅给城市制造大量污染,而且也是制堵的“原凶”。
五、水果、冷冻批发市场等必须搬迁到三点五环以外
成都水果、冷冻批发市场每天机动车、非机动车多如牛毛,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如果搬迁到三点五环以外,也可缓解交通堵塞情况。
六、必须给火三轮限定进入区
现在成都的火三轮真是五花八门,除了川A牌照的火三轮,挂外地牌照的火三轮比比皆是,没有牌照的火三轮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它们与汽车抢道、堵塞公交站等情况屡见不鲜。火三轮排出的都是废气,全部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不仅给城市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有损城市形象。对火三轮划定行驶区域应当是当务之急。建议火三轮只准在三点五环路以外运行。
七、严格控制电动摩托车的行驶路线
由于成都的道路交通管理松懈,电动摩托车(电瓶自行车)经常与机动车并肩行驶,使已经非常堵塞的道路交通“雪上加霜”。解决办法:加大交警对电摩的治理力度,违反交通法规一律给予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处罚。
八、在禁止通行时间范围内,坚决不准货车进入三环以内
每天都能看到数以千计的货车进入城区,有部分持有“入城证”的货车排气管排出的多是黑烟、废气。据统计,持有“入城证”的货车目前有23620辆,政府要求尾气必须达到“国I”标准,纵观每日进进出出那么多货车,有几辆尾气是达到“国I”标准?既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为什么又持有“入城证”呢?还是那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建议:公安交管部门能否少拍卖点“入城证”;没有“入城证”的货车7002200不准进入三环路以内城区。
九、加大交警责任心和疏通力度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成都的交警装备好、工作轻松、对道路交通的治理属于“蜻蜓点水”、好耍。的确如此,只要看到有几个交警在那里指挥、疏通时,肯定是有市民电话通知交管中心,或者受了领导指示。前段时间,新闻媒体披露北大门川陕路天回镇一段堵塞严重,公安交管局马上制定了在规定时间段禁止货车驶入三环路以内路段,刚开始天天有交警在那蹲守,货车循规蹈矩,道路通畅,时间稍长,交警也不蹲守了,货车又如开了闸的洪水直往城里涌。我们的交通警察在治理交通堵塞时为什么不能持之以恒?交警的工作不能只做给领导看,管理好道路交通是其本职工作。
十、限制购买机动车
成都机动车的数量远远超过成都市的承受能力。目前,已经到了非限车的程度。限车办法:一是大幅度提高车价(车价高了购买力就下降);二是计划发放购车券(根据道路发展情况或报废车情况来制定发放计划数量)。
结束语
成都的道路年年都在拓宽,年年交通堵塞问题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是什么原因呢?报废的机动车和新上牌照的机动车是否成正比?相关部门应该有这方面的数据。既然有数据,为什么不按照报废车辆数上牌呢?要知道只有公安交管局车管所把好这道关后,成都的车辆总数才有可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承受点上。成都目前的发展并不是靠购买力,而是我们对环境保护做得怎样,我们发展理想的田园城市是一个没有污染、空气质量达标、人口适度的一座城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去年来成都为成都的建设出点子时,他说:“舒适的城市,应该只有40万人”;“成都变‘小’一点更好”;“中国需要更多的消费而投资(成都急需如此)”。当然,詹姆斯·莫里斯是外国人,他是站在他的角度看待一些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和尚的木鱼——多多多”。中国如果只有美国的人口数,或者英国的人口数,中国也许比美英还发达。成都假若是一座40万人口的城市那是一种什么概念?那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天堂。我也赞成詹姆斯·莫里斯的观点“城市太大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们对此产生抱怨,最后会离开这个地方”,与目前成都市民抱怨“成都是一座来了就想离开的城市”如出一辙。希望相关部门是真心实意想把成都建设好,而不是仅仅挂在嘴巴上。中国造汽车应该把重点放在出口赚取外汇上,而不是盯住国内穷哥们腰包,如果我们的汽车多数拿去赚取外汇,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富裕。成都的规划给人的感觉一遍混乱,刚修建好的一条道路今天不是被这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挖开埋管,明天就是被哪家管网所撬开埋线。每次挖烂道路,都会增加交通堵塞。希望规划局在规划城市建设时,把眼光放远一点,好好学学西方发达国家吧。重复挖挖补补不仅造成人员和资金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一座城市的建设没有一套长远科学的规划,那是何等的悲哀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6 +54 收起 理由
桃芝11 + 4
王小丫的妹妹 + 10
老谋深算 + 10
诸葛孔明 + 10
李白的后人 + 10
奥巴马2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非常好

发表于 2010-8-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交管部门好好看看这篇帖子

发表于 2010-8-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说得非常对,不限车成都是没有出路的

发表于 2010-8-4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还应该多修高架桥

发表于 2010-8-4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哪来那么多点子哦?

发表于 2010-8-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途汽车站早就该搬出三点五环以外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冒着黑烟的外地客车可以随便驶入城区

冒着黑烟的外地客车可以随便驶入城区

电动摩托车与机动车抢占道路

电动摩托车与机动车抢占道路

货车可以城区道路上随意停放

货车可以城区道路上随意停放

八里庄火车东站也是货车集中的地方,须尽快搬迁出三点五环以外

 楼主| 发表于 2010-8-4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在城区多修立交桥也是缓堵一个方面,但立交桥修多了,会破坏整个城市形象

发表于 2010-8-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子写得好

发表于 2010-8-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政府官员以为城市人口多就是大城市,机动车多就能体现现代化,唉,真是愚蠢之极

发表于 2010-8-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詹姆斯·莫里斯说得非常好,最舒服的城市只有40万人口,成都可能吗?

发表于 2010-8-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搞不明白,城市小点不好啊?非要弄得人满为患不可,是何道理?

发表于 2010-8-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这篇帖子让市政府相关领导好好看看

发表于 2010-8-5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途汽车站早就该搬出三点五环以外
李白的后人 发表于 2010-8-4 17:31

赞同你,但你应该说清楚,是应该把金沙车站搬出外环。这个车站简直就是2.5环内的肠梗阻!

发表于 2010-8-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得好听,政府愿意不嘛。政府是以捞钱为前提的。

发表于 2010-8-5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建议实行单、双号!

发表于 2010-8-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极是,不限车什么缓堵措施都是白搭。

[发帖际遇]: wansway从成都市坐成南高速回南充,花了 小米椒16个.

发表于 2010-8-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建议大家都知道,这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和国家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背道而驰,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政府机关迁出中心城区,另外,鼓励居民购买汽车,在郊区居住,城市中心区只发展大型商业和旅游业、服务业,大力发展郊区房地产(价格要便宜),大力发展城市组团和中小城市带,降低中心城区人口流量,让中小城市甚至农村的待遇及生活舒适度和中心城区一样甚至高于中心城区,自然交通就畅通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