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075|评论: 58

天雄关 而今迈步从头越

[复制链接]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0-7-23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雄关 而今迈步从头越
□马恒健
蜿蜒于雅安境内大相岭的茶马古道,有苍凉、寂寥的静美;逶迤于四姑娘山的雪域冰川,有神秘、高远的壮美……越来越多的人,用徒步越野的方式去亲近它们,以暂避喧嚣、追寻淡泊、磨砺意志、激发豪情。
相比之下,位于川北大、小剑山重崖叠嶂之中的金牛古道,因其承载过更为厚重的历史,因其对巴蜀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为熟悉巴蜀历史、尤其是三国历史的徒步越野者所青睐。
这条古道,有据可考的历史便有2300多年。而其中保存得最完好、人文遗迹最为丰富的精华段,便是自昭化凉亭子起,至剑门关下剑溪桥止的剑昭段。
在这段古道穿越的因姜维而闻名的牛头山腰,被称为“剑门关门坎”的天雄关,曾经沧海,而今与春华秋实为邻、与清风明月相伴,如同功成身退的智者,蛰伏于崇山莽林之间。
英雄不死,他只是渐渐隐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097.jpg 剑门关,金牛蜀道剑门至昭化段起点。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恒山


    天雄关石碑,立丁清乾隆年间。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183.jpg 天雄关,始建于蜀汉。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恒山


    调整大小 重新曝光 恒拍 074-2.jpg 剑山七十二峰。

[发帖际遇]: 恒山在论坛原创版块又发新帖,系统奖励小米椒13个.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176.jpg 金牛蜀道剑昭段旁的天台山,又名人头山。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恒山


    位于剑昭段中点的古驿站大朝驿。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169.jpg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150-1.jpg 在剑昭段七里坡处眺望大剑山。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149-1.jpg 夕阳山外山。在剑昭段远望小剑山。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141.jpg 古剑溪桥。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恒山


    调整大小 恒拍 097.jpg 剑门关。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恒山


    调整大小 松宁桥.jpg 剑昭段上的松宁桥。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恒山


    调整大小 铁栓桥.jpg 剑昭段上的铁栓桥。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恒山


    调整大小 旋转 恒拍 181.jpg 天雄关前的石碑,立于清代乾隆年间。

发表于 2010-7-23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不死,他只是渐渐隐去……
qxx

发表于 2010-7-24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一帆烟雨


   

瞻仰天雄关的风采,探寻剑昭古道的遗迹,我正是从这段古道的起点凉亭子开始的。

凉亭子位于昭化城以西4公里的牛头山麓,距2009年新修的剑昭(剑门关至昭化)旅游公路最近处约1公里。

凉亭子曾是古驿道上级别最低的一个驿铺,规模最大时也仅有一个凉亭和半座院落,驿卒一两人。如今,驿铺无存,只留下地名。

从凉亭子开始迈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令人恍若隔世:是游子千里返乡,是学子进京院试,是将军得胜返关,是挚友生离死别……我那访古寻幽的兴致之中,又有了隐隐的伤感。

不知是人为损毁或是主要从耐用方面来考虑,这一段驿道的铺路石,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是,踏在每一块石板上,都毫无松动,感觉它已在山上深深扎根。几乎每一块石板的表面都呈弧形,这是两千多年来无数过客用脚掌打磨所致。驿道的最窄处,也可两人并行,因此,足可供当年的战马驰骋。有的路段稍宽,大概是供行人小憩之处,好比如今高速公路上的紧急停靠点。

由于这一段驿道是沿牛头山腰的山脊延伸,因此,可避免山洪暴发、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就有了其他幽深、曲折的古道所没有的韵味。行进在这段路上,脚下是芳草侵古道,远望是夕阳山外山,前路虽深邃,视野却开阔。思古之幽情,怀旧之感慨,不可遏制的在路人心头涌动。

此时向山下遥望,嘉陵江最大的支流白龙江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宛如一条身披银色鳞甲的巨龙,扑进嘉陵江的怀抱。两江汇合后,仿佛要让人们多看一眼它们的磅礴气势,在昭化城前耀武扬威的呈“S”流过。这一地理景观,酷似一幅天然太极图,而昭化古城,恰恰坐落在阳鱼眼处。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0-7-2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一帆烟雨

在这段完整的石板道上行约2公里,一条布满坑洼的机耕道横亘眼前。古驿道在此被截断。

我大致判断了一下方向,便向右拐上机耕道,继续向山腰前行,同时注意观察两旁是否有岔道,以便重回古道。岂料,脚下这条连四驱越野车也难以通过的机耕道,直通一户门窗紧闭的农家小院后,便到了尽头。茫然四顾,杳无人迹,只闻鸟语。无奈,我扯开嗓子向空山呼喊,终于从不远坡上传来一位农妇的应答。经她指点,我从坡下一条尺余宽的石径攀上坡顶,失落的驿道,又出现在眼前了。

此时,驿道的坡度越来越大,道旁的柏树及蒿草越来越密,石板上的苔藓越来越厚。当一段笔直的长约50米、坡度约40度且紧邻绝壁的驿道出现在眼前时,凭经验,我知道天雄关不远了。

此时,我驻足向驿道尽头望去,只见一通石碑立在驿道右侧,下面是断崖。走近石碑,天雄关蓦然展现眼前,原来,它坐落在与石碑相对的驿道左侧的绝壁转角处。

历代史书对天雄关的记载和描绘,极尽形容之辞。昭化县志引《旧志》云:“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襟剑阁而带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诚天设之雄也。故又名曰天雄关。悬径崎岖,危崖壁立,树木萧条。”又据《(昭化)县志·舆地志》载:“天雄关在治西十五里,入蜀而来,殆与七盘朝天二关声势联络,实剑关之密钥也。”再据清代《保宁府志》载:“天雄关在(昭化)县西南十五里,势极雄险。”

呈现在我眼前的天雄关,只剩下一个石门拱。其两侧的城墙,早已倾颓,连残砖断垣也没有了。但是,它比起那些古蜀道上如今只剩下名称的七盘关、朝天关,以及当今完全新修的剑门关,应该是幸运的。当然,真正幸运的应该是今人。人们可以真切地贴近它那残缺的身躯,聆听中国历史的真实足音,感觉民族之魂的脉博跳动。

面对这座孑然遗立的石门拱,如同面对失去肌肤、只剩骨架的巨人。随之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被帝国主义列强焚毁的圆明园,被战乱和荒漠吞噬的楼兰古城……与其它古城门、古关楼不同的是,在天雄关门拱的前后左右,尚存有历代的14通石碑。其碑文有的是历代名人过天雄关的题咏,有的是历代官府修葺关楼的经过,但大都字迹漫漶,难以辨识。这和东岳泰山遗存的众多古人墨迹一样,说明天雄关作为川北出入巴蜀的重要关隘,当年是何等的令人感慨和赞叹。

尽管如此,历代墨客骚人留在天雄关石碑上、石壁上、驿站墙上的诗词歌赋,还是有一部分被后人传承。其中清代何盛斯的《天雄关》诗,比较有代表性:一关凌绝顶,迢递插星邮。黄竹丛祠绕,青苔战碣留。残云瞻马首,落日上牛头。伯约鏖兵处,扬鞭豁远眸。

发表于 2010-7-2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又见蜀道。恒山老师的介绍图文并茂,值得再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