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看了"杨唐"兄弟的三贴"姊妹篇"的贴文,个人有一些看法,说出来供通南巴平四县区公司的同仁们一起商榷,第一贴太过冲动,本来是件好事,被你贴中的那些言语......,第二贴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唯有第三贴才是你最想说的.也是我最欣赏的!你的三篇贴子,“妙语连珠”,可谓"振臂一呼”,刹那间“群英会至”,一时间风起云涌,三县一区同仁们唯你马首是瞻,附和声同,恨不一时揭杆而起。诚然,三县一区电力公司原属地方企业,职工待遇是自负盈亏,那个时候职工八年没有调一级工资,这中间的原因也许是诸多的,那个时候隶属地方Z府,巴中本属农业大县,没什么大型工矿企业,每年的供电量少得可怜,三江电站、风滩电站等这些水电站发出来的电用不完,浪费了很多资源。每年还得向地方Z府交纳几百万元的税金,还不说那个时候巴中的几家老牌扶持企业年年拖欠电费,停电催收还常常被人保护,年终实在催收不到这些电费,职工过不起年,那些扶持企业的厂家就拿他们生产的东西来抵押(当然是吃的东西),职工拿着这些产品就回家过年了,就这样,职工领着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一直艰难的度过了八年,其间辛酸程度自不必多言。
后来被控股(直到现在百分之八十的员工有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控股”!不知道“控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三县一区四千多名电力员工一时间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指望着控股后员工的待遇会好一些,每一个员工心中都一个想法,控我们地方电力的股哇,最起码也得给我们员工一个“见面礼”(那就是待遇的提高)。可是一瓢冷水泼下来,一切依旧。
再后来就是一夜之间的同网同价,职工的压力越来越大,职工的收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生活依然拮据!我生活在最基层单位,经常看到身边的职工生病靠拖,生活靠磨。很多员工家庭负担重,入不敷出,处处捉襟见肘,随着物价飞涨,沉重的家庭负担,每个月那点收入无异于杯水车薪。三县一区的控股公司多数员工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另辟蹊径,一边工作,一边另寻他路,来减轻家庭生活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员工对工作失去信心,又加之年龄越来越大,生活却越来越艰难,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考虑(这点希望各级领导要理解,人人都是妈生的,人心都是肉长的)。
然后说说领导层,通江公司刮起的这阵风,不是没有缘由,职工心声你们永远听不到,你们听到的只是一阵附和声,你们永远不知道职工心里在想什么!想要什么!这阵风刮过,那个所谓的“爱岗敬业形势教育”讲的那些套话,职工也许是没有心思听,他们不是没有敬业,也不是没有爱岗,他们正因为爱这个企业,爱这个岗位,才舍不得离开这个心爱了几十年的岗位。“如果你嫌这个企业工资低,你可以离开这个企业,去找工资高的企业工作”这句话不应该出自领导之口,如果员工不爱这个企业,他会主动离开,并不需要领导讲这句话的。“爱岗敬业形势教育”应该走进最基层,走进生活最困难的员工中间去,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去看看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在他们善良、纯朴的背后到底还需要领导们怎样去给他们点亮希望的明灯。
最后再给“杨唐”兄弟说一句话,控股公司的领导没有错,也没有罪,这几年控股公司的领导对巴中电力的发展可谓呕心沥血,为控股公司员工的收入刹费苦心,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我们的员工。这里自不必多说了。
另:通南巴平三县一区的兄弟姐妹们,在论坛上讨论归讨论,一定要理性发言,千万不可进行人身攻击!切记!切记!
再另:给局领导说一句话,控股公司的员工都是善良的,都是质朴的,控股公司的现状你们也很清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一定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能操之急,“欲速则不达”呀!
个人看法,也许说的不对,欢迎三县一区的兄弟姐妹们拍砖!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