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后,重建中的青川显现出一派繁忙,我们姑且称之为“地震经济”。我们应该 清楚地认识到,这样的繁荣是在国家和浙江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实现的,是典型的“奶水效应”,断奶自然是迟早的事,因此,这样的繁荣不仅缺乏基础而且时间短暂。 青川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处,山高沟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以传统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经济显然不太合适,如果以旅游业为发展主线,辅之以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青川自然将会呈现出一片崭新面貌。为了发展地方旅游经济,连西门庆这样臭名昭著的历史人物,都有人你争我夺并投以巨资利用,而我们却守着金山四处要饭。所以,ZF应该遵循一个长期的一贯的发展方针,应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广策略,更应该积极发挥群众智慧,注重本地人才的开发和利用,防止官员闭门造车,将青川建成休闲、度假胜地必将指日可待! 青川四宝: 1. 唐家河自然风光 唐家河自然风光绝伦无比,世人尽知,在此无需累述。 2. 白龙湖湖光山色 2004年2月,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总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周山峦叠翠,山势陡峭雄伟,湖岸线曲折蜿蜒,峡谷众多,溶洞成群,被誉为“西南第一湖”。 3. 东河口地震遗址 该地震遗址公园是由5.12地震中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也是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开园以来,全国各地前来凭吊和参观的人可谓络绎不绝。 4. 郝家坪战国墓群 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一无所知,实际上,这才是青川最为耀眼的亮点。 1979年—1980年,乔庄郝家坪发掘的72座战国墓葬群中,出土的战国木牍(青 川木牍)十分珍贵,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隶书版本,上面的《为田律》还记录了秦统一前田制变化的史实及整治田亩的具体规定,对研究古代土地制度及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青川木牍在乔庄郝家坪出土后,有关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国内《四川文物》、《书法》、美国《源流》杂志等陆续刊登文章,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隶行天下》也作了相关介绍,青川木牍可谓名扬海内外。 今年三月,青川中学南校区综合楼施工时再次发现大量战国古墓,据说已经发掘出多件极具考古价值的文物。 最近有消息说,这些战国墓将回填,原计划修建的学校将继续修建,目前正紧锣密鼓昼夜施工,这不仅是对乔庄历史、文化的严重破坏,也是对青川本地经济发展机遇视而不见,希望决策者能克服眼前困难,谨慎决策。 也许,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发掘后那些不起眼的土坑,但请万万不要忘了,2300多年前,这些土坑是我们祖宗的葬身之地,是我们祖宗智慧和灵魂的最后归宿。战国墓群,说明乔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青川木牍的光辉,让青川自古都是蛮荒之地的阴影从此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