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wMDQ1NDQ4.html 高清视频由网友zheng86录制 “川剧代表性传承人示范演出”最后一场是川剧“泸州河”流派的专场。其中《八阵图》一折系由原泸州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泸州河著名武生余开元老师传授,国家二级演员、川剧后起之秀阳云志同志表演。由于云山阻隔,我对泸州河的表演流派不是太了解,更不认识这边的艺术家。只是从侧面得知余开元老师从事文化艺术教学和文化产业开发非常成功,现为成都某艺术职业学校(院?)的法人代表。家中收入颇丰,条件十分优越,处于尽欢人生得意、正好居家休闲纳福的大好时光。但是,他却放心不下川剧事业的传承、川剧文化的光大,又把其精力注入到川剧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上,既当一线的教练,又当后勤的保障。无论私事公事,只要是对川剧有利的,他都出钱出力,仗义而为。他传授的《八阵图》,现场演来仅15分钟左右,却使我们得以管中窥豹般领略到泸州河的艺术魅力,发自内心地为这一流派艺术的风采,而伸出拇指高声叫好! 陆逊在历史上是少年得志英俊,戏剧舞台上都是以武生应功。《八阵图》是其战略思想由穷追猛打到重续同盟的转折点,从来演出都是循“威风上场,披发落幕”的路子的。其中情节诡僪,变化多端,各地演出风格各不相同。以康芷林为代表的注重以技巧刻画人物内心,以曹俊成为代表的主要以漂亮蹬打来表现人物神态。不管是什么流派在演出《八阵图》时都必须做、唱、打并重,非当家武小生不能轻易演出此戏。 阳运志的基础条件很好,在余开元老师的指导下很好地继承了川剧《八阵图》的表演技艺。他在内放[西皮倒板]后,出场就是一个漂亮的亮相,赢了个碰头采。然后,右手的“马挽手”配合左手的花枪,按照传统“四面镜”的舞台调度法,分别用“举鞭掖枪”、“叉步提枪”、“亮鞭背枪”、“探海望月”“怪蟒翻身”……等在舞台四方造型亮相。在传统“趟马”的基础上,借鉴了“双花枪”和“剑枪”的花子和手法,变幻出一套即不失川剧韵味,又颇有新意的“带枪趟马”的表演程式。头上的翎子也是在继承川剧传统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诸如:京剧、晋剧、秦腔的表演技法。其中很多都好象是对晋剧《小宴》中吕布翎子功的化裁,时而“凤点头”,时而“燕掠水”,刚才“正风车”,马上“反风车”……满台稚尾翻飞,枪花缭眼,把陆逊在鱼腹浦中探索前进的神态表现得淋漓至尽!特别是在观察和发现“八阵图”中怪异现象时,两次“单翎独立”的技巧——这是川剧传统中高难度的东西——阳运志都把握很好,一举成功。更为难得的是,每当一只翎子单独立起的时候,又不失时机地从翎座子(川剧叫翎脚子)处发力振动,使树立起的翎子在外力作用下前后震动,既使翎子立起的时间延长,又产生了陆逊发现异端后的内心震撼,演来非常成功,非常生动! 在表演到“困阵”一节时,对传统的“走阴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改得非常好!在锣鼓上虽然打的还是“阴锣鼓”,但是配上了软场面(音乐),锣鼓的声音力度也比过去加大了一些,这既表现了陆逊的心虚,又表现了“八阵图”的神奇;士兵(传统叫“穿卒”)们没有以神怪的形象出台,而是直接用花枪,走“过堂”出场,光明正大地把陆逊困在了阵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川西坝”的演的《八阵图》是“土堆阵”,“泸州河”演的《八阵图》是“人堆阵”——这大约就是两个河道之间的一个区别吧?士兵们的戏份不多,演完了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但是他们的台风是非常认真的,无论是“引阵”、“过堂”,还是“刷枪”“挡子”都一丝不苟,十分严肃,一连串的“踺子”“跺子”“跑提”“前扑”“拉拉”“小翻”……龙腾虎跃,非常买力。从而很好地配合“中心子”完成了舞台的演出。 不过也有几个小问题想冒昧地在此提出商榷: 1、陆逊为什么甩掉头上的紫金冠(川剧叫全插)? 是被伏兵吓着了吗?是被“八阵图”惊呆了吗?都不是。他原本是“看看要擒汉刘主”,偏偏“赵云老将来杀出”,因此一气之下才冲进鱼腹浦,发誓“不生擒刘备不回东吴”的!正入无人之境,八阵图又阻挡在前,怎不叫他“鬼火乱冒”呢?所以,“康圣人”在甩脱紫金冠时是连同“稍子”(川剧叫“水发”或“甩发”)一起甩出的,表现了一个“怒发冲冠”的形态。故,建议在演出前把“水发”安顿好,在甩冠时就把水发同时甩出是不是要好些? 2、“单立翎子”时的表演角度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 前边耍翎子是在表演陆逊探路前进的过程。单立翎子是为了表现对于局部进行仔细观察的状态。一是面上的活动,一是点上的思考;一是动态的前行,一是静态的分析。这是当时陆逊的两种状况,这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集合点就是他的智勇双全。既然“立翎子”是表现对“点”的静态观察,就必然还有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哪怕是一丝丝的,这是必须交代给观众的。如果交代不清楚,就很容易造成“卖弄技巧”的不良感觉。而阳运志的表演是成功的,但是面部没有对着观众。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倘若是改为在两边斜角上来表演,使观众能清楚地看到脸上的戏是不是要好点? 3、结尾是不是太过了点? 表演的是《八阵图》的片段,结尾是陆逊被困阵中,在[小东锣]的音乐陪衬下,背向观众用了个“倒硬人”的技巧躺下,然后两卒分别用花枪从陆逊的颈部两侧交叉刺下,造型亮相。非常燥辣、非常火暴、非常漂亮。但是给人的感觉好象陆逊已经被杀死了。这就有点不合情理了。是不是可以用其他方法改一下? 总之,《八阵图》是在名师的排导下,由年轻一代成功继承下来的川剧精品。翎子、枪花、跟斗、音乐、唱腔的有机统一,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就使得高潮迭起、满堂生辉。对于该剧演出的成功,我们要向阳运志同志表示热烈地祝贺!更要向为了川剧事业不惜“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余开元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