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85|评论: 33

[原创]杜鹃泣血千古悲 情天恨海总是泪

  [复制链接]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0-5-19 17:19 | |阅读模式


 

杜鹃泣血千古悲 情天恨海总是泪

   

1001290909fd712255458eb238.gif

 

    那泣血的声声呼喊,总把人从梦里喊醒。从小到大,我一直听到这凄婉的呼唤,心中真的很震动,特别是深夜,这声音更凄凉无奈!窗棂缝里流淌着如水的月华,讲述着远古的传说,莫名的愁绪,又汩汩泛出心底,索性移枕起坐,让凄美的思绪飞越千古时空,去追寻泣血杜鹃的凄苦人生,念——它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怀?人们为何称他为“情种”呢?
    高尚洁净的爱情被玷污,被侵凌,才酿出一个个悲剧。多少凄婉的千古绝唱,闻之使人哽咽,思之令人泪潸然。可叹人间,自古多情伤离别!世事难料,阴晴圆缺,红花总被雨打风吹去,独留相思成残梦,多少恩爱化泡影,多少香魂无所归!刘兰芝与焦仲卿被活活拆散,举身赴清池,终于化为相思鸟夜夜啼五更,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想象:在天作比翼鸟,下地为连理枝。一代豪放词人苏轼,不幸丧妻,也有《江城子》诉说儿女之情的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伤心欲绝的千古佳句;就是旷达的放翁,面对至爱被迫改嫁的悲剧,也哀叹着:“人成各,今非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尽管才高八斗,也难以让唐婉再度回归怀中了!真爱无价,可惜常在失去后的悔悟中!
    人世间,不知留下了多少这样的遗憾?唯有千古明月知。一曲《梁祝》唱得月儿无光,青山黯然落泪。声声杜鹃,岂止只为龙妹泣血?

    英雄杜宇,治理蜀国,体恤黎民,开凿巫山,降服恶龙,感动天帝赐龙妹为妻。夫妻恩爱,共治蜀地成天府之国。百姓拥戴,君民和谐。可是,恶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勾结宰相鳖灵为祸,发动滔滔洪水,毁田坏舍,吞噬庄稼,荼毒生民。杜宇亲临前线,抗洪救灾,不意鳖灵霸占了他的龙妹,篡夺了王位。恶龙假意讲和,邀请善良的杜宇上山谈判,龙妹劝阻无效,杜宇上了山。
    恶龙出尔反尔,囚禁杜宇于后山铁笼之中。杜宇悔恨不听龙妹之劝阻,又无法脱身下山,郁郁而死,化为杜鹃。夜夜啼鸣,呼唤着他的娇妻——龙妹,直到至天!龙妹也被软禁在深宫,一日,见一只小鸟飞进,绕龙妹飞越扑腾,后立于窗棂,凄苦啼鸣,撕心裂肺,久久不忍离去!龙妹恍然醒悟:夫君已经不在人世!小鸟必定是他冤魂所化,特意飞来呼唤!龙妹伤心欲绝,哭瞎双眼,不久,也化为小鸟,迳自飞去,夫妻俩开始了几亿万年的苦苦寻觅,深情的呼喊,终于口角淌血,滴滴殷红,染遍了漫山的杜鹃!他们怎麽还没“雄飞雌从绕林间”呢?依然苦苦地寻觅,苦苦地呼唤!不过,有寻觅,就有希望的梦,而且那梦境一定异常的甜蜜吧!
    后人李商隐有诗感伤真爱的毁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鲜花,极易枯萎;真爱,多被摧残。千古多遗憾!
    今人,每当听闻声声杜鹃泪,却难赋胸中字字血,如今泣血杜鹃谁与共,千古无人知了。世间多少愁与苦,唯有“情”字总伤人!只有望月循声,寄予深深的同情。问苍天:天下有情人真的终成眷属了吗?

 

美女.jpg

 

作者:巴中小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5-19 17:23 |
又一个才情并茂的佳作问世!祝贺小丫斑竹!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17:29 |
杜鹃泣血千古悲 情天恨海总是泪

 

发表于 2010-5-19 17:37 |
应是啊,天天晚上听到那个鸟儿在喊啊喊,整得我瞌睡都不敢睡,凄凉得很啊:'(

发表于 2010-5-19 17:39 |
细读细品泪光闪,搁笔沉思念华年。本欲红笺叙心曲,无奈凄楚摧心肝。

发表于 2010-5-19 17:42 |
爱、恨交织绕心间,人世间怎一个情字了得!!

发表于 2010-5-19 17:43 |
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一代传一代,因为那鸟儿的痴情!
丫丫,好久不见了!很想你!

发表于 2010-5-19 17:58 |
很早很早以前,位于四川的蜀国有个国王,名叫望帝。望帝是个人人爱戴的好皇帝。他爱百姓也爱生产,经常带领四川人开垦荒地,种植五谷。辛苦了许多年,把蜀国建成为丰衣足食、锦绣一般的天府之国。   
    有一年,在湖北的荆州地方,有一个井里的大鳖成了精灵,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刚从井里来到人间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尸在哪里,哪里的河水就会向西流。于是,鳖精的尸体就随着西流水,从荆水沿着长江直往上浮,浮过了三峡,浮过了巴泸,最后到了岷江。当鳖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时候,他突然活了过来,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称叫做“鳖灵”。说来也巧,鳖灵正碰见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长叹,便忙问为什么如此惆怅。望帝见到鳖灵,非常喜欢他的聪明和诚恳,便告诉了他缘故。   
    原来,有一大群被蜀人烧山开荒赶走的龙蛇鬼怪,不愿离开天府之国的宝地,更不情愿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乐园,他们便使了妖术,把现在川西原来一带的大石,都运到夔峡、巫峡一带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龙穴鬼窝,天天在那里兴风作浪,将万流归海的大水挡住了。结果,水流越来越大,水位越来越高,将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无情的洪水里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们生活的地方,变成了又黑暗又污秽的海底。这种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饭不香,心中难受。   
    鳖灵听后,便对望帝说:“我有治水的本领,我也不怕什么龙蛇鬼怪,凭着我们的才智一定能战胜邪恶。”望帝大喜过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开河放水救民。   
    鳖灵领了圣旨,带了许多有本领的兵马和工匠,顺流来到巫山所在,和龙蛇斗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恶顽劣的龙蛇捉住,关在了滟滪堆下的上牢关里。接着,他又带领人们和鬼怪拼斗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恶狡猾的鬼怪捉住,关在了巫山峡的鬼门关里。然后,鳖灵着手把巫山一带的乱石高山,凿成了夔峡、巫峡、西陵峡等弯曲峡谷,终于将汇积在蜀国的滔天洪水,顺着七百里长的河道,引向东海去了。蜀国又成了人民康乐、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国。   
    望帝是个爱才的国王,他见鳖灵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劳,才能又高于自己,便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王位让给了鳖灵,他自己隐居到西山去了。   
    鳖灵做了国王,便是“丛帝”。他领导蜀人兴修水利,开垦田地,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后来情况慢慢起了变化。丛帝有点居功自傲,变得独断专行,不大倾听臣民的意见,不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们为此愁起来啦。   
    消息传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着急,常常食不好寝不安,半夜三更还在房里踱来踱去,想着劝导丛帝的办法。最后,他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进宫去劝导丛帝。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便从西山动身进城去访丛帝。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诚心诚意地期望丛帝能悔过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后面,进宫请愿,结果,便连成了很长很长的一支队伍。   
    这一来,反而把事情弄僵了。丛帝远远地看见这种气势,心里起了疑惑,认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带着老百姓来推翻他的。丛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紧闭城门,不得让老王和那些老百姓进城。   望帝老王无法进城,他靠着城门痛哭了一阵,也只好无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丛帝清醒过来,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办法进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终于想到只有变成一只会飞的鸟儿,才能飞进城门,飞进宫中,飞到高树枝头,把爱民安天下的道理亲自告诉丛帝。于是,他便化为一只会飞会叫的杜鹃鸟了。   
    那杜鹃扑打着双翅飞呀飞,从西山飞进了城里,又飞进了高高宫墙的里面,飞到了皇帝御花园的楠木树上,高声叫着:“民贵呀!民贵呀!”   那丛帝原来也是个清明的皇帝,也是个受到四川百姓当成神仙祭祀的国王。他听了杜鹃的劝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后,便更加体恤民情,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经变成了杜鹃鸟,他无法再变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决心要劝诫以后的君王要爱民。于是,他化为的杜鹃鸟总是昼夜不停地对千百年来的帝王叫道:“民贵呀!民贵呀!”但是,以后的帝王没有几个听他的话,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红了,还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着“民贵”!   
    后代的人都为杜鹃的这种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以示敬意。

发表于 2010-5-19 17:58 |
丫,资料就是这个,给你找到了

发表于 2010-5-19 18:00 |
传说2:   据《史书.蜀王本纪》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相思于大臣鳖灵的妻子,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这声声啼叫是杜宇对那个梦牵魂绕的佳人的呼唤。   还有一则更为平民化的传说。闽东山区杜家村里有一户穷人家,家中三口人,母亲和两个儿子。大儿子年30余未婚,村里大都叫他杜大,弟弟叫杜二,年方十八九,兄弟以贩卖私盐为生,养活老母。杜大力大,一次可挑盐300斤,杜二力小,一担不过100斤,自己可勉强糊口。   有一天,杜大经过一处街坊歇肩的时候,由于担子太重,盐担滑下来,把一个小孩压死了。人命关天,杜大被官府抓去,关在监牢里,待判死刑。杜二一个人卖盐,奉养老母,十分困难。一次,杜大对来探监的弟弟说:“再过两天,找要被执行死刑了。”兄弟相抱痛哭。   弟弟说:“我去替死。我死只死一个,你死便死三个。因为我力气小,挣的钱,不能养活母亲,二人都会饿死。”说着弟弟把哥哥推出门外,自已进了牢房。   过了两天,杜二作了替死鬼。可是杜大怕事,出来后并没有回家事母,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杜二灵魂化作杜鹃鸟,到处飞叫:“哥哥回来!哥哥回来!”一边叫,一边口中滴出鲜血。鲜血滴处,长出了红杜鹃。此后,每年春天满山一片红杜鹃花,人们都说,这是杜二的红心与孝心。

发表于 2010-5-19 18:09 |
.望帝: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为望帝;后退西山,化为杜鹃鸟。《窦娥冤》:“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新编中学文言文常用词典》第291页,蒋传一、庄文中编著,王泗厚审订,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显而易见,上述六书的解释,都只说明他称帝、归隐、化鸟、悲啼,没有说明杜宇是冤屈的。至于《辞海》中说他“通于其相之妻”,也只是“惭而亡去”,也未表其冤屈。那么究竟有没有表其冤屈的说法呢?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版)明确写道:

杜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按《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中似有一段隐情未能道出。《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太平寰宇记》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略透出此中消息。盖望帝化鹃,皆缘“欲复位不得”,非以鳖灵“功高”而“禅位”也。杜宇神话,民间亦有流传,面目与古籍记载颇异,略云: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并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
若按这一传说,杜宇冤屈无疑,他化鸟、悲啼的因果关系才得以成立,“望帝啼鹃”典故的含义也才得以贯通。

发表于 2010-5-19 18:12 |
至于《辞海》中说他“通于其相之妻”,也只是“惭而亡去”,也未表其冤屈。那么究竟有没有表其冤屈的说法呢?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版)明确写道:

杜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按《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中似有一段隐情未能道出。《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太平寰宇记》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略透出此中消息。盖望帝化鹃,皆缘“欲复位不得”,非以鳖灵“功高”而“禅位”也。杜宇神话,民间亦有流传,面目与古籍记载颇异,略云: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并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
若按这一传说,杜宇冤屈无疑,他化鸟、悲啼的因果关系才得以成立,“望帝啼鹃”典故的含义也才得以贯通。
可信度高!

发表于 2010-5-19 18:21 |
11、12楼引述内容,很符合民间那凄美的传说故事,不知居然是《辞海》有记述啊!

发表于 2010-5-19 18:24 |
民间传说,版本多多,不足为怪,显然楼主是用了其中更加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版本,故事显得更加凄美了!

发表于 2010-5-19 18:47 |
从文章立意角度,小丫取材是考虑了的。因为悲剧是实质,是真善美被假恶丑所毁灭!选取英雄爱妻被歹徒侵凌,双双被吞噬,故事更加凄美了!

发表于 2010-5-19 20:50 |
心情不好的时候,在深更半夜我最批啊听到那鸟儿凄惨的声音,引得心情更烦

发表于 2010-5-19 21:42 |
在成都平原流传有这样一个关于鹰鹃的神话:古代蜀主杜宇与龙妹相爱,龙妹的哥哥是一条恶龙,它极力反对这桩婚事。杜宇最终打败恶龙,并与龙妹成亲。后来杜宇听奸臣之言,与恶龙和好,被恶龙装进铁笼。奸臣乘机篡夺了王位,并要霸占龙妹。杜宇知道后忧闷而死,变成杜鹃飞回故宫中,绕着龙妹叫着“归一汶一阳一,归一汶一阳一”。龙妹见此鸟叫得如此悲切,就说如果你是我丈夫变的,就飞到我头上来。那鸟真的落在了她的头上。龙妹知道丈夫已死,不久也伤心而死,其灵魂化作一只小岛,与丈夫双双飞去,它们那凄凉的叫声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不平。“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从此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宋·文天祥《在金陵驿》),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写的就是鹰鹃的叫声

发表于 2010-5-20 02:24 |
自古红颜多薄命,总归多情空余恨。多情终归了无情,平平淡淡总是真。
生活,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0-5-20 09:42 |
想收存你的大作,不知同意否?

发表于 2010-5-20 11:52 |
“人成各,今非昨,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