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63|评论: 0

读唐庚《惜梅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10:49 | |阅读模式

                  读唐庚《惜梅赋》

                            南山种豆翁

我县宋代乡贤唐庚(字子西)贬官惠州时曾作《惜梅赋》一篇。此赋虽短但在我国古代众多赋梅之作中却别具一格,很有特色,值得一读。

《惜梅赋》原文如下:

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侵小雪而更繁,得胧月而益奇。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溷其幽姿。前胥吏之纷拏,后囚系之嘤咿。虽物性之自适,揆人意而非宜。既不得荐嘉实于商鼎,效微劳于魏师又不得托孤根于竹间,遂野性于水涯。恨驿使之未逢,惊羌笛之频吹。恐飘零之易及,虽清绝而安施?客犹以为妨贤也,而讽余以伐之。嗟夫!吾闻幽兰之美瑞,乃以当户而见夷。兹昔人所短顾,仁者之不为。吾迂数步之行,而假以一席之地,对寒艳而把酒,嗅清香而赋诗,可也。(《眉山诗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这篇赋文的大意是说:在县衙庭院中有一株不知何时栽植的梅花。生长得十分的繁茂。它的树冠遮盖面积稀稀疏疏大约有方圆一亩左右;花开时它的花香飘动起来要香传几里路远。越是雪花飘飘寒冷的时候,它的花开得越发的繁茂;在明月当空的夜晚梅花会更加的显得神奇美妙。然而遗憾的是这株梅花生长的地方不好,在它四周堆满的杂物使梅花幽雅的姿态也受到了玷污。在它的前面不时会传来县衙上衙役们拘拿犯人的吆喝声;在它的后面又不时地会传来犯人们低声的呻呤和哭泣。虽然梅花的物性能适宜环境而生长,然而如果按照我们人的心意去揣度,这样的环境是并不适宜它的生长的。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梅花既不能结出好的果实用来献祭于庄严隆重的大典,也不能起到望梅止渴这样微小的功效来激励魏国的军队;但是它又不能将自己寄托生长在竹林之间,也不能顺着自已的本性生长在溪水的边上。在这里我深深地怅恨啊还没有遇上梅花开放的时节,反而被那频频传来的悲凉的羌笛声所惊悚。我担心梅花一旦开放也会很快的败落飘零啊,虽然梅花的花瓣是那样的清丽幽绝,但又有什么地方能用来安置它们呢?有来访的客人认为它有可能妨碍有贤德人,因而劝我将它砍掉。唉!我听说既使是幽美祥瑞的兰花,以会因为如果它对着门户也要将它铲除。这都是过去那些具有浅薄顾虑的人所干的事啊,作为是有仁德的人是不会去这样做的。我宁愿绕行数步,给它以一席之地来让它生长,这样我随时就有机会面对着清艳孤傲的梅花,端着酒杯来赏花饮酒,嗅着梅花的清香来吟诗作赋,这难道不是一桩很好的雅事吗!

唐庚这篇赋作于宋徽宗政和年间,其时唐庚谪官惠州。北宋时期文人写梅的赋多受唐代宋璟《梅花赋》的影响,以表现梅花的风姿绰约、孤芳自赏见长。而唐庚的这篇《惜梅赋》,却将梅之高洁与处境之庸俗荒僻对比来写,抒发了作者怜惜梅株、哀惋其生不得其地的情怀,表达了作者以梅为友,借梅自况,缘性自适的高雅情趣,很好地展示了作者崇尚隽雅人格的胸襟。这篇《惜梅赋》,可以说是独具一格,言浅语深,高出流辈。

但值得指出的是唐庚的这篇《惜梅赋》,不少人张冠李戴地把它作为是明代唐寅(字伯虎)的作品。如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4-02出版的张艳芳编著的《中国梅花大观》中便将《惜梅赋》认为是明代唐伯虎所著。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陈怡良在其《拜读漆雕世彩先生《梅赋》有感》一文中也将这篇《惜梅赋》视为是明代唐寅(字伯虎)的作品。我想子西先生若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是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