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铁合金厂搬迁改制:一场瓜分国资“唐生肉”的盛宴,一部工人辛酸血泪史。 2010年3月19日,历史该记下这一天, 10年来一直被剥夺、被榨取、被欺凌的四川省德昌县铁合金集团公司几百工人终于“揭竿而起”,到县政府请愿去了。一个曾经辉煌的中型国有企业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一、
一个国有中一型企业过去的辉煌。德昌铁合金厂始建于1984年,是一个电冶结合、以生产硅铁为主导产品的重点企业。拥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攀西牌"硅铁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名牌产品,公司获得产品自营进出口权,2000年成立攀枝花检验检疫局驻德昌铁合金集团公司检验检疫代表室,产品畅销首钢、攀钢、邯钢等大型钢铁企业,70%的产品对外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00多万美元。公司建有消烟除尘环保设施,尾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是"四川省500家最大规模企业之一"、"四川省最佳效益500强"、"四川省工业企业最大纳税500强"、"四川省最佳科技含量200强"、"四川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企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30强"、"凉山州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凉山州创利税30强",是四川省地方铁合金出口创汇的供货基地。
主要生产设备有:变压器总容量为53800KVA矿热炉11台;650KVA电弧炉、250KVA中频炉各一台;并入国家电网运行,总装机容量17MW,年发电量1亿度的水电站两座,年生产硅系铁合金产品31350吨。(摘自官方网站) 二、“唐生肉”是如何被一刀一刀剐去的?
贪官与奸商的合谋使德昌铁合金厂一步一步滑进深渊。2000年,凉山州为了推动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其实也是为了贪官与奸商在股市圈钱),扩大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金,时任州委书记的骆玉祥与副州长的高勇(后任成都市宣传部长,现两人都已成阶下囚),利用政府公权力强行将铁合金厂的股份并入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电上市后,被张良宾、张兵兄弟(都已被判刑)收购控制。德铁公司成了张氏亲兄弟骗取国家贷款的工具,无端背上几千万债务。其间,原任德昌县领导李XX和杨XX,为了自己的私利,将德铁转行发展小水电的机遇神不知鬼不觉的谋给他们自己,反而错误决策上马建了12500KVA的矿热炉,使我们雪上加霜,背上沉重债务。新一届县政府,提出环境立县,要德铁公司技改搬迁,引进了亚王集团。走了狼,又来了虎,一个比一个还狠。亚王集团背着广大职工和股东,将德铁公司的优质资产小高桥水电站卖掉。他们不仅卖掉了电站,还于3月17日在凉山日报刊登公告准备卖生产设备。说是技改搬迁到银鹿工业园区,其实只是为了圈地,根本没有兑现当初引进时承诺的搬迁规模,反而缩小现有产能规模,至今未进行真正的工厂建设,只想吞掉现有厂区160多亩土地,用来开发房地产。电站是公司生存的根本,没有了电站,德铁公司就失去了在铁合金行业中竟争的优势,现在设备也卖了,近千工人面临失业,讨饭。 三、来看一看德铁工人真实的生存状况。德昌铁合金厂现有正式在册职工约800人,退休职工400多人。目前一般职工平均工资800多元,现在德昌县社会平均工资是2300多元;10年来我们的工资只涨了2倍,而物价翻了几翻,房价涨了10多倍,铁合金厂70%左右的职工是无房户,三代同房,挤在几十平方米的生活区内。车间工人还要被二
次分配,据说正被立案侦查的三车间,三年来工人被“二次分配”黑掉的就有40多万元。特别是停炉期间,车间工人每月仅仅300元的生活费,扣掉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后,仅仅能拿到100元左右,很多职工打零工养家糊口。许多男青年职工找不到对象,已婚的也因为收入太低养不起老婆娃儿而家庭破裂。反观公司经理层,一个副总经理月薪12000元以上,年底还拿多少分红,还有多少灰色收入,不得而知。现任经理们在成都基本都有房产、门市,子女在外读贵族学校,真是撑勺的人占了大饭锅。这就是德铁工人过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让人民过的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过这样困难、屈辱、没有尊严的生活,是我们工人的错吗?不是。是不公平的分配制度,是官商勾结假改革的结果。 四、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工作,我们要涨工资。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德铁工人二十多年辛辛苦苦把“蛋糕”做大(据说公司资产达3亿以上),现在要分“蛋糕”了,却让工人靠边站。温总理不是说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吗?公司搬迁改制不让工人参与,任由资方宰割,蒙到整,不听国家总理的话,这还有天理吗? 1000工人要吃饭,我们要上班,要保证工人100%能就业,我们要涨工资,要保证工资达到德昌县社会平均工资。 真诚的请求人民政府不要用冷屁股对待工人阶级的热心肠。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