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友shanghaidi的质疑,西兴小学现将事实陈述于下,欢迎各位网友评判。
西兴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何进平同志刚上任时,学校校舍大部分均被鉴定为危房,中心校设了三个教学点,靠租用民房办公达10年之久(庞佑甫家),才使得教学硬件得以勉强维持。“5.12”地震后,学校所有房屋基本报废,我校只好再次租用了26间民房用于师生上课、学生食宿与学校办公,使得我校真正陷入了流浪式办学的窘境。
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何进平同志带领支部、行政一班人积极争取外援。至2008年底,先后争取到了6个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2009年,港华集团正式为我校捐赠了港华爱心电教室、港华爱心宿舍和港华爱心书库(4月22日举行了捐赠仪式,详见平昌教育网新闻报道《港华集团博爱扶教
西兴小学感恩奋进》) 。同时,我校获批“抗震科普示范校”,并争取到菲律宾外援资金,拟分批用于西兴小学新生宿舍楼、综合教学楼、学生食堂、硬化操场和护坡的修建工程,正在按援建计划进行落实,此项目实施后,西兴小学将会成为花园式学校。
如今,西兴小学已建成了一幢二楼一底带附一楼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已竣工投入使用,加上原来区文办的办公楼,西兴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全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尽管学校一班人为学校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个别人却不正视现状,歪曲事实,向纪委反映了我校的“有关情况”。在调查组进驻我校开展工作时,作为班长的何进平同志道出了其中的辛酸与无奈,现引用于下。
“我的一切做法,本意都是为西兴小学的建设大局着想,我个人再苦再累,从未向任何人诉过苦,更没有借此中饱私囊的想法。
我已完全把我融入到了西兴小学的建设之中:学校资金运作困难,我便用我自己的积蓄去争取,自己的积蓄用完了,我便调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亲人、朋友,他们都自发地为学校的建设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争取资金与申办手续的过程中,那种遭遇重重阻力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实施的痛彻心扉的无奈都被“要把西兴小学建设成为花园式学校”的执着信念所冲淡。大家的种种努力与付出,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西兴小学能够欣欣向荣。”
在平时的交往中,没有听到何进平同志与支部行政的成员在教师与群众面前提及过这些辛酸事,如果不是这次的调查,他们打算深埋心底了。
各位网友们,以上事实只是西兴小学在建校过程中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辛酸与无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
西兴小学由流浪式办学到现在焕然一新的学校新貌,没有全体师生的密切监督、配合与协作,没有以何进平同志为“领头羊”的支部、行政正确把舵与艰辛努力,是不可能办成这些造福西兴教育的大好事的,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与可喜成绩,部分群众也由原来的强烈对抗变成了到现在的由衷赞叹。
正因为对工作的执着与坚持原则,没有顺应某些人的意愿办事,何进平同志被个别别有用心和不明真相的人举报,甚至背上了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从以上简要地陈述可以看出,这个结果不是他的个人行为造成的。换句话说,何进平同志是在为西兴小学这个“大家”而牺牲自我,做了名符其实的西兴镇教育发展的“铺路石”。
当然,人无完人,在学校壮大的过程中,何进平同志在工作中也难免要出些差错,县纪委调查工作组的同志通过深入调查,对个别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何进平“对该校上述违纪行为应负主要领导责任”,在旁观者看来,这个处分对于何进平来说是太冤了。但是,对上级的这个处分,何进平同志本人觉得上级在调查中是尊重了事实,是他没有把建校过程中的问题做全面、科学、细致地评估,这个领导责任他本来就应该承担。
以上陈述,西兴小学的教师可以作证,西兴镇大部分群众可以作证。
所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彩虹总在风雨后。
西兴小学的全体师生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及各位网友来我校指导并监督我校的工作,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将以科学发展的态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