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06|评论: 1

绵竹经济开发区有望成为国内率先获批的省级开发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3 08:29 | |阅读模式
 1月中旬,省内两个新设省级开发区结束公示。省发展改革委称,崇州工业园和绵竹经济开发区有望成为自2003年国家宣布“暂停新设和扩建各类开发区”以来,国内率先获批的两个省级开发区。□本报记者胡敏
  继崇州、绵竹开发区后,什邡经济开发区、成都-阿坝工业园区、安县工业园区、北川经济开发区和汉源工业园区也将陆续进入公示阶段。这批开发区一旦批准设立,将使我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由43个增加至50个。
  有意思的是,这些待批开发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将规划建设对口支援产业合作园区。事实上,新设省级开发区在我省率先“解冻”,正是我省争取到国家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特殊政策。
  追溯
  提出新设7个省级开发区
  2008年9月23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从长达25000余字的规划中,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彭小菊欣喜地看到在重灾区“新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扩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面积”等字眼。彭小菊说,这意味着开发区审批工作在“冰冻”6年之后,汶川地震灾区有望争取到第一张重启审批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新设和扩区的“通行证”。
  200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员入川,就重灾区开发区建设进行调研。2009年4月3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四川省汶川地震重灾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新设和扩区总体方案》。按此方案,四川提出新设7个省级开发区,扩大7个现有省级开发区的区域范围。
  在报经国务院同意后,国家发改委7月24日对我省上报的方案作出了回复。一方面,对四川提出的扩区请求,明确要等待国务院关于规范和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颁布后再受理审批;另一方面,新设开发区数量却没有作出“封顶”限制,不过要求四川省新设开发区的范围应界定在39个极重和重灾区,成熟一个,审批一个。
  “国家没有限制新设省级开发区数量,意味着在39个极重和重灾区县,只要没有省级开发区,同时又具备新设省级开发区条件,都有机会设立一个省级开发区。”据透露,先期上报的7个开发区,在完成前期工作后,将陆续进入审批程序。随后,还将在39个极重和重灾区范围内进一步筛选符合条件的园区。
  变脸
  地震重灾区启动开发区审批工作
  普遍认为,造成新设和扩建各类开发区“冰冻”6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国各地一哄而上,无序开发,管理混乱,造成了耕地的大量浪费。
  此次大规模的省级开发区审批“开闸”,如何才能不重蹈覆辙?
  据统计,2003年以前,我省有各类开发区161个。2003年7月,国家“叫停”新设省级开发区和扩大规模的审批。经过清理整顿,最后,我省保留下来的省级以上开发区仅有43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38个),这一数量不仅远低于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市,与中部省份也存在较大差距。
  事实上,四川早在2007年,就开始着手研究编制《四川省开发区发展规划》。而伴随《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汶川地震重灾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新设和扩区总体方案》的“出炉”,国家正式批复同意在我省汶川地震重灾区率先启动开发区新设审批工作。
  “和2003年以前的开发区新设有很大不同,此番新设开发区‘门槛更高’、程序更规范。”彭小菊称,重灾区新设开发区要遵循5大原则——
  注重区域合理布局。要符合国家“一市远郊区、县及县级市原则设立一个开发区”的原则和标准,严格控制适度重建区开发区个数和规模,生态重建区内不新设省级开发区,已有的省级开发区原则上外迁重建。
  注重对口支援合作。省级以上开发区新设优先考虑对口支援合作园区建设需求,对口支援产业合作园区原则上建在拟新建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内。
  注重土地节约集约。每年园区用地必须纳入当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严格项目建设用地管理。
  注重完善承载功能。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建设。
  注重突出特色。产业定位要与全省开发区发展规划、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功能清晰,各具特色,优势突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5-9 19:09 |
恩 好事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