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1|评论: 0

[群众呼声] 三问柏林乡政府:原龙坪村集体资产变卖及资金去向何以迷雾重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问柏林乡政府:原龙坪村集体资产变卖及资金去向何以迷雾重重?

近日,柏林乡政府针对原龙坪村村委会办公室、石制篮球架等集体资产处置问题作出回复,称该批资产于2004年以7000元价格变卖给本村三社村民李某,变卖所得已用于2008年村级农网高压改造项目。然而,这份看似清晰的回复却漏洞百出,三个核心疑问直指关键症结,让群众难以信服——基层治理的公开透明,岂能沦为口头说辞?

疑问一:7000元贱卖依据何在?“四议两公开”为何形同虚设? 村委会办公室作为村级核心办公场所,石制篮球架系集体公共体育设施,二者均属全体村民共有的集体资产。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相关规定,集体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经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并及时公开决议内容和实施结果,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该笔变卖既未征求村民意见,也未公示评估报告、交易流程等关键信息,7000元的交易价格更是与资产实际价值严重不符,如此“暗箱操作”式的贱卖,难免让人质疑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更令人费解的是,时隔二十余年,在群众反复追问下才披露交易金额,此前为何始终隐瞒?

疑问二:农网改造本是惠民工程,村级为何需出资? 众所周知,农村农网改造是国家推动的惠民项目,其建设资金主要由供电部门承担,村级组织和村民无需额外出资。这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政策,目的是改善农村供电条件、减轻群众负担。柏林乡政府声称用集体资产变卖款支付农网改造费用,完全违背了农网改造的资金保障政策,难道原龙坪村的农网改造是“特殊情况”?还是以此为借口转移集体资产变卖所得?这一说法既无政策依据,也与周边村庄的农网改造实际情况相悖,明显站不住脚。

疑问三:7000元收支凭证何在?无账可查何以服众? 集体资金的收支必须有据可查、全程留痕,这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乡政府称变卖款用于红光电站农网改造,却未能提供任何收款收据、开支台账、项目结算凭证等实质性依据,仅以口头表述搪塞群众。所谓“按规定支出”,难道是“规定”无需记账?所谓“为人民服务”,难道是让群众仅凭官僚口头承诺就放弃质疑?没有真实完整的财务凭证,就无法证明资金去向的真实性,更无法排除资金被挪用、侵占的可能,这样的回复不仅无法平息疑问,反而加剧了群众对基层治理公信力的质疑。

集体资产是村民的“共同家底”,惠民政策是群众的“民生福祉”,基层政府的每一项决策、每一笔开支,都应经得起群众监督和历史检验。柏林乡政府的回复既无视政策规定,又缺乏事实依据,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政府公信力。

恳请上级部门介入调查,要求柏林乡政府公开以下信息:一是2004年集体资产变卖的完整流程、评估报告、村民意见记录等材料;二是农网改造项目的资金来源证明、政策文件依据;三是7000元变卖款的收款凭证、开支明细、项目结算报告等全套财务资料。唯有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地回应疑问,才能还全体村民一个公道,重塑基层治理的公信力。
094356gzkdwy4h1fr1a40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