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广元市迎来了它一年之中最为绚烂的“黄金时代”。遍布城乡的古银杏与新晋打卡点,正以层层浸染的金黄,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披上最动人的冬装,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与摄影爱好者驻足流连。 这些金黄画卷中,承载着岁月传奇的古银杏无疑是主角。在苍溪县黄猫垭蹇家大院,树龄逾千年的雌雄同体古银杏,如同相守千年的伴侣,在陡坡上铺开壮观的“黄金战甲”。九龙山望天观前,一棵需六人合抱的古银杏扎根悬崖,虽留雷击痕迹却更显生机勃勃,与古观、险崖相映成趣。旺苍县嘉川镇群峰村的古银杏,则为农家院落铺就温暖的“黄金地毯”,洋溢着乡村诗意。青川唐家河保护区内,高达25米的“银杏王”在原始森林中巍然屹立,展现自然雄浑之力。昭化区卫子镇狮子村的古银杏群,则以超过1500年的树龄,交织出一片梦幻的童话森林。
除了深藏于乡野山间的古树,便捷的城市打卡点同样璀璨。苍溪滨江路的银杏长廊,叶如黄蝶舞动,为江景增添亮色;旺苍建设路的银杏与法式风格建筑碰撞出独特浪漫;青川银杏公园的“黄金隧道”如梦似幻;昭化古城的银杏落叶与青瓦古巷相映成趣;G212线元坝段的银杏夹道,则构筑了一条通往童话世界的诗意路径。 这一抹抹动人的金黄,不仅是季节馈赠的自然盛景,更是广元深厚生态底蕴与历史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目前,全市各银杏观赏点已进入最佳观赏期,这片金色的海洋将持续为初冬增添暖意,为人们带来温暖与好运。 网评 | 银杏鎏金时:小树叶何以折射发展大文章? 时值初冬,广元大地再度被银杏的金黄点染。从深山古刹到城市街巷,这一片片“层林尽染”中跃动的“最是动心”的璀璨,已不仅仅是季节轮转的自然标识,更成为观察广元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品质提升的一扇生动窗口。 千年古银杏,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无声见证。黄猫垭的相守、望天观的风骨、唐家河的威严、卫子镇的静谧……这些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的古树,本身就是一部部厚重的生态史书。它们的存在与保护,彰显了广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坚定态度和历史自觉。守护好这些“绿色活化石”,就是守护我们的历史根脉与生态家园,其蕴含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科研价值,弥足珍贵。 街头巷尾的“黄金隧道”与“诗意画卷”,则是城市精细化治理与人文关怀的温度体现。将生态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和公共空间规划,让市民推窗见绿、行路有荫、驻足赏景,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滨江路、建设路、银杏公园等地点的精心布局与养护,使得原本可能萧瑟的冬季变得温暖而富有诗意,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与品位,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这种“绣花功夫”,正是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 更为重要的是,这满城金黄正悄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流量密码”与“金色名片”。随着社交媒体传播,昔日可能“养在深闺”的古树名木和特色街景,如今已成为吸引八方来客的网红打卡地。这不仅直接带动了旅游消费,更全方位展示了广元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底蕴与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广元的“黄金时代”恰是文旅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精彩缩影。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客流增长对古树保护、景区管理、交通疏导、配套服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需要以更科学的规划、更完善的设施、更优质的服务,来承接这份“金色的热度”,确保在可持续利用中实现更好保护,让这份动人的璀璨能够年复一年地延续下去。 一叶知秋,一树成景。广元的“黄金时代”,美在自然风物,更胜在发展内涵。当一片小小的银杏叶能够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生态与经济、乡村与城市,我们便有理由相信,这幅冬日鎏金画卷,所描绘的正是广元更加灿烂的未来。□ 山中白云 | 消息来源:广元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