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平台接到宜宾市网友反映,其在戎州路龙凤苑路段因违停车辆遮挡视线摔伤后,在申请加装监控设备过程中遭遇"程序循环"。这起事件不仅关乎每一位市民群众的切身安全,更折射出城市治理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一条路两种境遇暴露治理短板,市长上班的路PK市民回家的路
戎州路西起南岸戎州桥头,东至龙凤苑小区三号门外,全长约三公里。令人困惑的是,同一条道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管理面貌:西段市政府后门一带设置三个智能监控,秩序井然;而东段龙凤苑路段却违停成灾,安全隐患突出。
该网友的遭遇绝非个案。他在连续三日的诉求中,经历了从交管二大队到交警支队的"程序循环":第一日被告知需"向支队报告";第二日在支队秩序大队被建议"到一楼窗口反映";第三日辖区交管人员表示面对路面乱停这种“猫鼠游戏”也很无奈。 更令人深思的是,该网友开始自责"是否在给警方添麻烦"——这种心态恰恰暴露出公共服务回应机制存在的问题。
民有所呼:以人民为中心不是口号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群众的"小事",就是党委政府的"大事"。戎州东路这"最后一百米"的安全问题,正是检验管理者是否真正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的试金石。
爆料者也理解交管部门工作繁忙,也认可必要的办事程序。但当群众因违停摔伤,当同一问题反复反映却得不到解决,当市民开始为维护自身安全而自责时,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否应该反思?
恳请回应:三个具体问题待解
为此,我们隔空喊话宜宾交管部门领导,恳请关注以下问题:
一、戎州东路龙凤苑路段长期存在的违停乱象,能采取哪些立竿见影的整治措施?
二、对于群众加装监控设备的合理诉求,能否建立更高效便捷的响应机制?
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同一道路管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让公平治理惠及除市长外的每一位市民?
安全应该是最大的民生。
我们相信,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宜宾、安逸宜宾、幸福宜宾的进程中,宜宾交警部门应该能够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戎州东路这"最后一百米"回家路成为安全路、放心路。我们也期待在宜宾交管部门的关注下,这一群众关注的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在宜宾落地生根。
本平台将持续跟踪报道此事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