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出现了上海私企“要潮文化”运行的“人民咖啡馆”,迅速成为新网红打卡点。
“人民咖啡馆”主打“以咖啡讲述中国故事”,在20个城市已铺开30间家门店,以搪瓷缸、五角星等元素营造红色氛围,一些店内还有“解放台湾”海报,曾被一些打卡者误以为是国营咖啡馆。
11月7日,人民网发评论称,“人民”一词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和深厚的政治内涵,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不容亵渎,更不能被滥用。“营销可以有创意,但不能无底线”。
评论指出,要潮文化公司曾多次申请“人民咖啡馆”商标,均被驳回,相关部门已亮明了态度。这家企业拿着“潮人民咖啡馆”“要潮人民咖啡馆”的注册商标,混淆视听地经营“人民咖啡馆”,是对法律法规和公众情感的不尊重。
11月8日,要潮人民咖啡馆发布致歉声明:我们诚恳倾听、认真接受、积极整改,并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创立品牌的初心,是对于“人民”二字的尊重和珍视,我们将严格按照注册商标规范各个场景应用。中国大陆地区迅速调整为“要潮人民咖啡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及海外地区仍然为“人民咖啡馆”。
今年8月底,贵州遵义仁怀市一家理发店的招牌上写着“最高发院”,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是“处理人民的头等大事”,招牌下方还贴着“开业大酬宾”的广告。惊动了市监局局长亲自赶到现场,果断取缔了“最高发院”。现在,又出现因店名被批而不得不变更了!
理发店以“最高发院”为店名,搭配标语“处理人民的头等大事”非常有创意。虽然“人民咖啡馆”的创意稍差“最高发院”,但吴钩觉得它没有“亵渎”什么,也不是什么“无底线”,更谈不上“滥用”!
既然“人民”一词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和深厚的政治内涵,所以不能命名,但“中南海”、“钓鱼台”也有政治内涵,为何“中南海”香烟、“钓鱼台”白酒没有被取缔?
至于叫“人民咖啡馆”是对法律法规和公众情感的不尊重,更属“莫须有”!同样是企业,国营企业冠名“人民”没事,私企冠名“人民”,人民用“人民”一词,怎么不尊重公众情感了?
更荒诞的是,中国大陆地区迅速更名,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及海外地区仍然为“人民咖啡馆”。难道港澳就能滥用“人民”?难道港澳就能亵渎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没底线?难道港澳就能对法律法规和公众情感不尊重?
其实,叫“人民咖啡馆”非但不是亵渎,更不是不尊重谁,与法律法规和公众情感扯不上,反而是拉近了“人民咖啡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这类创意没有恶意,都应该允许。我们常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但现实中这不准,那禁止,这怎么能行?
我们常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连人民用“人民”一词都容不下,何谈自信?在中国,“人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词语,它一点不神秘,一点也不高深莫测,它更不应该“高处不胜寒”,让人民用“人民”一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