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6|评论: 2

[百家争鸣] 新编川剧《梦回东坡》一部 “烂剧” ,居然拿下文华剧目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编川剧《梦回东坡》一部 “烂剧” ,居然拿下文华剧目奖?



灵法峰的白星[/url]2025年11月5日 19:30 四川



[color=var(--weui-FG-HALF)]

你可以是单项奖,但是绝不应该是“剧目奖”!!

640

2025年 11月4日,第十八届文华奖获奖名单公布,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其中,川剧《梦回东坡》斩获文华剧目奖的结果,我以为就我觉得“名不副实”,但是,当我看在小红书评论区里看到不同IP地址的戏友说“端水”、“名不副实”、“没看下去”、“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剧本稀得像水”、“意识流”、“PPT编排”的差评时,我想,还是得相信人民!
然而,“专家评委”认定值得这个“文华剧目奖”,是“艺术精品”!
这,这,这!!!

一边专业评委盖章的 “艺术精品”,一边是普通观众集体吐槽的 “烂剧”,这场撕裂的评价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评奖逻辑?是我们不懂艺术,还是文华奖早已沦为 “人情世故的游戏场”?

作为一部以苏东坡为核心的川剧,《梦回东坡》本应承载文化传承的重量,但实际观剧体验却让人大跌眼镜,核心硬伤集中在三点:

1. 剧本松散如流水账,人物塑造浮于表面。所谓 “幽默” 也沦为尴尬的自我感动,“编剧自以为是的幽默,你看我笑没笑?”,而东坡念 “我爱你现代诗” 的桥段,更被吐槽 “过于鬼畜”。
2. 结构硬伤明显,剧情结构存在致命问题:情感高潮 “黄州失妻” 后,突兀插入 “乌台诗案”,打断了情节的自然递进。咱就是说,“梦”可以想到哪里跳哪里,可是没记错的话,你这个是“剧”,剧也能想到哪里跳到哪里?(这个编剧赚钱还真容易 !)
乌台诗案本来就是发生在宋神宗期间、差不多10多年之后,宋哲宗期间,苏东坡妻子去世。这样的基础瑕疵,在国家级大奖的评选中竟被无视,这难免让人生疑。——真这样编也行的话,我也能当编剧,毕竟我写散文是形散、神也散,刚好符合“梦回”!
3. 雅俗失衡,文化内核流于表面

川剧的精髓在于 “雅俗共赏”,但《梦回东坡》却两头落空:为了通俗牺牲了东坡诗词的雅趣和文气,台词直白得失去了文化底蕴;所谓的 “川味幽默”,也大多依赖方言梗堆砌,缺乏真正的艺术巧思,两头没挂上!
它的任务似乎只是把东坡的一生谈一谈、诗词都没咋个摆,还编了一些编剧的“臆想”,根本不想探索东坡的精神世界。却还强行碰瓷苏东坡,说成功展示了苏东坡的精神境界!

——我请问呢?,怎么展示的?靠观众看了《苏东坡传》展示的哇?

(更详细的我就不讲了,毕竟之前已经写了一篇了!这次纯因为想不通居然“剧目奖”!!!而且冠的还是“川剧”,我谢谢你诶~~我都不想给别人解释什么是川剧了,他们都说“你们川剧就这啊?”

Expression_11@2x.png#imgIndex=1 Expression_11@2x.png#imgIndex=2 Expression_11@2x.png#imgIndex=3

话说回来!
《梦回东坡》的获奖,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文华奖的“东道主红利” 。此次第十八届文华奖是川渝合办,《梦回东坡》作为 “本土选手”,是否享受了 “特殊照顾”?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如果没有特殊照顾,请专家们说清楚,不要宽泛的说“紧紧围绕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创作出观照当今文化需求的作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假大空的“夸奖”。
当艺术评奖不再以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为标准,而是向人情、地域倾斜,受伤的不仅是观众,更是中国舞台艺术的未来。那些真正打磨作品、坚守艺术初心的剧目被边缘化,而靠 “东道主光环”“人情关系” 上位的作品却斩获大奖并得到资助(简直浪费纳税人的钱!),这样的导向只会让更多创作者放弃匠心,转而钻营捷径。
我们不否认演员的表演功底,也认可川剧传承的重要性,但这绝不能成为 “烂剧拿大奖” 的借口。文华奖作为国家级奖项,承载的是引领行业风气、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而非平衡关系、照顾东道主的工具。
当观众的真实反馈被无视,当艺术标准让位于人情世故,这样的大奖只会失去公信力。《梦回东坡》的争议,本质上是观众对 “公平评奖” 的渴求,对 “艺术回归本真” 的期待。
希望文华奖能正视这场争议,重新审视评奖规则,让真正的好作品脱颖而出。毕竟,骗得了评委,骗不了观众;赢得了奖项,赢不了人心。
越想越无语,川剧那么多好本子,非让一个“烂本子”代表川剧!!
呵呵!


弎两
[url=]喜欢作者[/url]

[color=rgba(0, 0, 0, 0.3)]作者提示: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很认同您的看法。看完"梦回东坡"获奖后的视频回放,总觉舞台呈现庸俗化,对文化名人的编排也低级轻佻。于四川人而言,苏轼是刻在基因里的——即便平日说话再俏皮,但聊到东坡还是比较尊重。可剧中"我爱你""霉扑烂鲊的苏东坡""海鲜进城身份加翻"这类过度戏谑的表达,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此其一。其二,创作层面。如今有些编剧、主创甚至所谓"评论主席",总爱把"形散"挂在嘴边当作"神聚"的必要前提,却全然不去探究那些经典之作中"形散"而"神聚"之间那个关键的"而"字究竟是如何设计的。你同他讲逻辑,他跟你讲梦境本无逻辑,装的比哪个都神。做梦确实可以不讲逻辑,可剧本创作总该有基本的叙事逻辑吧?名人传很难写,尤其是舞台时空有限,极难!能写到这样,算努力了!

    回复 阿弥陀:这次参评的名人传不少,建议您有空也去看看阳明悟道、郑板桥(虽然我觉得郑板桥本子也仍有不足,有待进一步打磨)但总比齐白石、梦回东坡这俩可直接扔的好太多,名人本就是大题材分类,难完全不是烂作理由
  • 终于有说实话的人了,真的是一坨那个

  • 清泉石上流
    四川17小时前其实,成都川剧院的《丁宝桢》艺术水准还是很高的。

  • 灵法峰的白星
    作者15小时前
    [color=var(--weui-FG-2)][color=var(--weui-FG-0)][backcolor=var(--weui-BG-5)]

  • 这个也还得打磨... pic_blank.gif

  • 回复 灵法峰的白星:

  • 但如果二选一的话,我还是选丁………

  • ]阿弥陀
    四川昨天
  • 单项奖更是够不着!那得靠实力,一比就露馅!

  • 乐忆百感生
    四川10小时前

    赞5


    [color=var(--weui-FG-HALF)]这出戏前年首演看过,当时更是一塌糊涂,让人如坐针毡。今年参评展演,又去看了。虽然打磨了,一些片段比之前好很多,但是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剧情松散。就算是“梦回”,整出戏也应该有一条逻辑线索,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哪儿就说哪儿。最后这样的戏能拿文华大奖,简直匪夷所思,让人无法理解。

  • 林辉
    福建23小时前
  • ]降低了川剧原本在我心目中的美誉度,虽得奖,我认为得不偿失!

  • 这么多评委到川渝,呆这么多天,又吃又喝又拿的,肯定要回报东道主,再烂都会给一个奖。

  • 我是白马露
    重庆45分钟前
    阿哈哈哈,东道主出了钱是吧。笑死

  • 成都现场看的,如坐针毡,7点半开演,9点退场,如释重负!!!

  • 丰中我^_^,
    江苏13小时前感谢关注体制内戏剧的同行同志们……大家说的已不是什么秘密和新话题,但我们仍然相信国家级艺术的权威,想在里面看到对艺术坚守的好戏!只是一年一年的打击太多太伤心了,慢慢请大家免疫,看体制内的戏,准备好接受又来皇帝的新装,满场专家叫好!真有空了,看敢沿着市场上的剧,看真闯真功夫卖真力!

  • 看过一次,看的稀里糊涂,剧情平淡,莫名其妙,看的昏昏欲睡,实在无法坐下去再看了,

    灵法峰的白星
    作者15小时前
  • 我之前看了一遍,就是这感觉;想着文华奖是不是改版去冲奖,结果是我想多了

  • 明糊
    四川2小时前我完全赞同作者的观点和给差评的留言,因为就连我这个可以“座统子”打一些川剧座唱的资深戏迷硬着头皮都没看完全剧。本来现在喜欢川剧的人就不多,《梦回东坡》的演出至少使70%的观众不再喜欢川剧!

  • 珠宝欣欣
    浙江4小时前让我看睡过去两觉的戏也可以得文华,真是笑死人
  • 现在看来,不该让无关评奖者看到演出。

    ]周家小金金
  • 湖南13小时前

    作为主办省份,得个奖怎么了?

  • 克岱
    上海14小时前没有最差也没有最好,当属主办地最好

  • 方走新
    湖北18小时前作者蛮纯粹的
  • 文华奖要考量诸多因素,每个省都要回去交差,东道主的面子更要给,所以均衡一下是必须的。作者对戏的分析很内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1-7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想越无语,川剧那么多好本子,非让一个“烂本子”代表川剧!”

深以为然

 楼主| 发表于 2025-11-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梦回东坡》,还是洗洗睡了吧!        


灵法峰的白星  2025年10月27日 23:13    四川


作为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剧目中少有的以 “苏东坡” 为核心的川剧作品,《梦回东坡》从官宣起就承载着不少期待 —— 毕竟,苏东坡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豁达风骨、“但愿人长久” 的柔情暖意,本是与戏曲叙事天然契合的优质素材;而川剧 “唱做念打” 的灵动、“帮打唱” 的独特韵味,更该为这位宋代文豪的故事增添别样光彩。可当剧目真正呈现在舞台上,却让人只剩 “可惜” 二字:混乱的叙事逻辑、扁平的人物塑造、生硬的剧种融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若要问这部剧是否值得一看,答案恐怕是 “还是洗洗睡了吧”。

640


该剧以 “梦回” 为核心结构,通过八幕场景串联起惠州造桥、黄州贬谪悟道、壮赋赤壁等人生节点,本想打造 “打破时空桎梏” 的诗意表达,实际却沦为缺乏逻辑的碎片拼接。编剧试图在有限时长内塞进太多内容,导致每个场景都如 “走马观花”,既无铺垫也无延伸,让观众难以沉浸。

640


比如 “黄州贬谪悟道” 与 “壮赋赤壁” 两大关键场景,本应是展现苏东坡精神蜕变的核心段落:前者该藏着 “竹杖芒鞋轻胜马” 的豁达觉醒,后者该透着 “大江东去” 的豪迈沉郁。中间既没有他如何从困顿中走出的细节,也没有对 “人生如梦” 的深度诠释,只剩场景名称的生硬跳转。相比较来说,“与王闰之情感线”这部分,算是这部戏中鲜有的看点部分,妻护他诗、盯饮酒、陪郊游,在妻做“诗”的时候,不论其说了什么,苏东坡“润色”改写,让人感觉二人相知相伴的情感。然而,剧情再往后推,到第六场“东坡失妻”的时候,又开始拉垮了,此次文华奖版本, N次“我爱你”稍有改变,排比句改为了“我怜你、我愧你、我敬你*2、我懂你、我谢你*2、我与你*2、我爱你*4”,说实话,剧情感情需要自然流露,不需要强行排比矫揉造作,实在让观众无法感受到情感的传递!之前版本,东坡念亡妻的诗,我记得看后让人感觉东坡像丢了重要的东西、丢了魂一样,让人共情动容。文华奖参赛版本,站在那中气十足的念亡妻的诗,真没感受到什么情绪!


640 640


更遗憾的是,作为地域题材作品,剧中对 “惠州造桥” 等民生事件的呈现流于表面:既没展现造桥时的资金短缺、百姓质疑等现实困境,也没刻画苏东坡与工匠、民众的互动过程,仅靠与姐夫的对手戏台词就这样带过了,未能让历史场景与地域特色产生真实联结。


640


历史上,苏东坡在儋州的功绩应该更值得书写,但是此剧,直接忽略,在“第七场 乌台诗案”一折中通过台词“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帮腔唱“三州功业、三大转折”,这样带过“儋州”,就问问编剧,这样合适么?

川剧的精髓,在于 “唱做念打” 与剧情、人物的深度融合,可《梦回东坡》却将高腔、帮腔等传统技法当成了 “炫技噱头”,沦为服务舞台效果的点缀。在唱腔设计上,该剧虽标榜 “融合川剧高腔”,却未能做到 “依情定腔”, 本该用高腔 “激昂开阔” 的曲调传递豪迈时不用, “帮腔” 的运用也显突兀,全程经常出现场景中突然插入高亢的帮腔合唱,沦为 “为帮而帮” 的形式主义。

之前看的时候,谢幕出现“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足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我脑袋就是宕机的,知道“定风波”有名,可是这部剧演到结束,怎么都不觉得自然而然能引出这首词!文华奖参赛版本依然如此,有强行蹭“定风波”流量嫌疑!


640


此剧也就灯光、舞美还能稍看一看了。从 2023 年首演到 2025 年升级版上演,《梦回东坡》巡演几十场和所谓奖项来证明其市场关注度,却没能用内容赢得观众的真正认可。这部剧的问题,从来不是 “创新与传统的冲突”,而是 “形式与内容的脱节”—— 空有 “梦回” 的结构创新,却没有扎实的叙事支撑;坐拥优质历史IP,却没能塑造出立体的人物;手握川剧传统技法,却没能让其服务于情感表达。

观众从不排斥新编历史川剧的创新,此前的《死水微澜》《尘埃落定》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们让传统技法扎根于真实叙事,让历史人物拥有鲜活灵魂。而《梦回东坡》的遗憾在于,它太急于追求 “奖项认可” 与 “形式创新”,反而忘了戏剧的本质是 “讲好一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与其在剧场里看一场 “技法堆砌的视觉秀”,不如在家重读《东坡》,在文字里感受那位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真性情文人 —— 这样的体验,远比看这部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的剧目更值得。



发表于 2025-11-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烂戏获奖,川剧论坛难得一见的言词犀利的真实剧评,好文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