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 《梦回东坡》摘得文华奖 四川原创川剧连续两届获此殊荣
11月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重庆举行。闭幕式现场宣布第十八届文华奖的奖项归属。川剧《梦回东坡》斩获文华剧目奖,这是继前一届中国艺术节四川川剧《草鞋县令》摘得文华大奖后,四川原创川剧连续两届斩获文华奖。
作为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在推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一届文华奖为剧目颁发的奖项为文华大奖,本届更名为文华剧目奖。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全国院团创作的风向标。《梦回东坡》在川渝合办的本届中国艺术节上,展现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最终摘得大奖。
《梦回东坡》资料图。四川省川剧院供图
持续打磨新编大戏
合力展现川剧独特艺术魅力
川剧《梦回东坡》由四川省川剧院携手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演出,2023年首演,是近年来新编川剧的代表作之一。《梦回东坡》通过苏轼惠州造桥、黄州悟道、修建雪堂、壮赋赤壁、儋州化民以及和王闰之的爱情故事的闪回,用散文化的演绎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苏东坡人生智慧。
参评前,《梦回东坡》开展巡演,持续打磨提升。2024年春季,川剧《梦回东坡》从东坡故里眉山出发,奔赴北京、上海、徐州、杭州、嘉兴、黄冈等地演出。2025年,《梦回东坡》启动新一轮巡演,来到重庆、惠州、乌鲁木齐等地,给多地观众留下了东坡诗韵风骨。
在本届文华奖竞逐中,新编川剧《梦回东坡》是首个亮相的四川剧目,承载了戏迷的众多期待。在导演查丽芳看来,该剧的呈现,是多方合力共同托举的结果。“团队是包容的,尊重每个值得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一点一点把所有加分项汇聚在一起。”查丽芳表示,《梦回东坡》在文华奖舞台上的演出,也是一种“秋天丰收颗粒归仓”水到渠成的过程。
“相比首演版,这次备战文华奖,大大小小的灯光调整可能有上百处。”灯光设计周正平分享说,灯光的改进更强调演员心理表现的外化,又和演员配合塑造流畅的移步换景效果,带来了简约又带有诗意的观感。
“东坡先生本身是大文豪,《梦回东坡》也整体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散文化的结构,和苏东坡本人的气质非常相符。”编剧杨椽介绍,在诗意的结构之上,本次文华奖参评的剧本也进一步调整优化,为传统意义上的反面角色设立了更加丰富的故事线,使得人物更加有血有肉。
《梦回东坡》摘得文华奖,背后是近年来四川对川剧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四川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川剧汇演,院团创演质量持续提升,川剧人才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2024年9月,《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颁布实施,聚焦四川省川剧保护发展热点难点,将四川川剧保护发展成果总结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梦回东坡》资料图。四川省川剧院供图
川腔川言演“东坡”
青春气息续写川剧传承新篇
在《梦回东坡》演出过程中,川剧的“唱念做打”与苏轼的人生故事结合。随着剧情的推进,“衣裳裤儿打得焦湿”“没得那么撇脱”等正宗川味的语言不断在舞台上蹦出。观众们也逐渐进入了东坡先生的梦境之中,时而欢笑,时而落泪。
川剧传统与青春气息共生,是《梦回东坡》的一大看点。青年演员雷云挑大梁,将苏东坡塑造得饱满又有活力。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位文学巨匠,雷云坚持研读对比苏轼不同时期的作品,体味其心境流转,并格外注重表演的“接地气”,借助川剧特有的程式功法与细节演绎,让古典人物真实可感。
多位“00后”参演《梦回东坡》。刘咏涵饰演女主角王闰之,已演出超50场,逐步成长为成熟演员。同为“00后”,李雨洁在剧中表演三米多长的水袖功。此前专注于青衣、闺门旦表演的赵思雅,在《梦回东坡》中首次尝试花旦角色。参与了四川省第三届川剧汇演的梁浩龙,还在本剧中一人分饰三角。
“用川剧来演绎东坡先生的故事,我觉得是川剧人的责任所在,也是对苏东坡的精神内涵一种契合的诠释。”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表示,《梦回东坡》的演出,让观众看到苏东坡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始终以乐观、豁达面对世界的人生态度。“今天青年演员呈现出来的苏东坡的故事、形象,是川剧几代艺人的艺术总结。我也相信演出能唤起更多观众对川剧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