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河南驻马店市事业单位联考中,新蔡县招商服务中心招聘一岗位出现“专科不限专业,本科、研究生限制重重”的奇葩条件。网友质疑:学历越高限制越多,是不是在为特定人“量身定制”?面对舆论压力,新蔡县人社局于10月27日公开致歉,承认“专业设置不当”,调整为专科及以上、不限专业,并责成县纪委监委调查岗位设置过程。
 然而,道歉并未平息质疑。多数网民表示“并不买账”。“只说‘设置不当’太轻描淡写。”“不调查清楚哪个‘领导定的’,就等于没回应。”还有网民讽刺道“萝卜岗也得有点技术含量吧,这么明显,是怕别人看不出来?”“这种岗位不纠偏不行,但事后整改掩盖不了前期的暗箱操作。”还有网民认为,“新蔡县此事或许未必是典型萝卜岗,但其程序不透明,仍属严重失职。即便无猫腻,也说明监管不到位。”“问题不在于岗位的专业要求,而在于设置与监督机制的随意化,仅仅凭‘领导决定’就能改动公共招聘条件,足见权力运行仍缺乏约束。”
 
 综合分析认为,网民之所以不买账,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回应不及时,诚意不足。10月21日,事件曝光,23日媒体已介入报道,但直到27日才等来官方致歉和调整。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还回应称“招聘条件是领导定的”,导致舆论发酵。有网民评论称,这种拖延反映出地方部门对舆情的轻视与侥幸心理。事发后才补救、出事了才监督,让“被动整改”显得更像是迫于舆论的“危机公关”,而非真正面对问题的制度反思。
 
 其次,民众积怨已久,触发对基层招聘“潜规则”的集体不满。在就业压力高企的当下,“编制”被视为最稳定的出路。许多年轻人苦读多年、拼搏上岸,却屡屡听闻“萝卜岗”“内定岗”事件,这种落差让公众对公平的期待极其敏感。新蔡这一岗位虽小,却戳中了社会对“因人设岗”的强烈反感。
 
 最后,事件折射出公众对招聘规则模糊与权力任性的担忧。表面上是“专业设置不当”,实质上是岗位设置、审核机制存在漏洞。“领导一句话”就能定下限制条件,缺乏透明论证与外部监督,让招聘程序容易成为少数人操作的工具。有网民建议建立严格的岗位论证与双重审核机制,引入第三方监督与回避制度,避免“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