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32|评论: 0

读史随笔: 司马相如从富家子弟到穷困潦倒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10-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史随笔:《史记》中关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的解析之二
         
           司马相如从富家子弟到穷困潦倒
   
   一直以来,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在人们的心目中,始终是正面的、美丽的、浪漫的“凤求凰”故事。但前些年,有位教授在百家讲坛上讲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给人的感觉,凤求凰的故事被他讲成了骗财骗色的故事,于是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对他口诛笔伐者众。这位教授在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说,他的说法是历史史实,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不只是他个人的独有,自古以来就大有人在。他说,反对他的人是因为没有认真看原著。他的言下之意,是说反对者不了解历史,或者对史实视而不见,是受到了关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故事衍生出来的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的影响。
    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最早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活跃于汉武帝前期(前140年–前118年),司马迁出生于前145年左右,两人可能在汉武帝时期有间接的交集。相如去世时,司马迁约27岁。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详述相如生平,并称“特爱其文赋”,可见对其文学成就的推崇。
   这样看来,第一,他们基本是同时期的人,司马迁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的记载应该是准确可靠的,第二,司马迁对司马相如评价颇高,完全可以排除故意抹黑的可能。   
    因为对司马相如的争议较多。我们按照史记的原文进行解读。在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之前,史记介绍了司马相如基本情况。全段如后: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这一句好理解,这是介绍司马相如的籍贯。至于关于他籍贯的争论,因与本文关系不大,不讨论。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说的是,司马相如小的时候爱好读书,也学习剑术,父母亲给他取名司马犬子,就是邛崃话小狗儿子的意思。有人认为,取犬子的意思,是为了贱名好养活。但我注意到原文中的那个“故”字,“故”,因为所以也。取名犬子,是因为司马相如好读书,学击剑,所以取名犬子,而不是因为不好养。我认为,司马相如在小的时候,应该是文武双全的天才少年,爱好与众不同,而他爱好的读书和击剑,都是从政当官,进入仕途的必备的技能。但他的父母怕他骄傲自大,忘乎所以,便使用了犬子这一称呼,可能是用来提醒他要保持低调和谦虚的用意。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司马相如完成学业之后,人的年龄也大了。可能觉得司马犬子的名字不好,他也仰慕蔺相如的为人,于是更名为司马相如。
    他崇拜的蔺相如是什么人呢?蔺相如(约公元前315年—公元前247年),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上卿,相当于丞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将相和”与“完璧归赵”的故事就是说的他。看来司马相如的人生目标就是对标蔺相如,当官从政。司马相如后来,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当了官。他实现了这个目标,而且追求到了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为妻,还有了巨额的财富,是一个妥妥的人生赢家。
    随便说一句,司马相如曾经在邛崃白鹤山点易洞读书,他的老师就是道学家临邛人胡安。
    司马相如学成以后,刚开始好像仕途并不顺利。史记说,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以赀为郎”,说成大白话,就是靠财富来当官。汉代有这个制度,叫“赀选”。就是凭财富当官。这是政府为了解决财政问题的割韭菜的行为。其中“赀”通“资”。据《汉书·景帝纪》记载,景帝后元二年(前142年)明确规定“訾算十以上乃得宦”。这里的“訾”即“赀”,指财产,即家庭财产达到一定标准,“訾算十”约合10万钱,方可担任官职。此时的“赀选”主要是针对一般官吏的任职资格,而针对“郎官”,汉代是根据家财数额授予郎官职位,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时明确“赀,财也。以家财多得拜为郎也”。《汉书》记载,赀五百万才能成为常侍郎。
    司马相如就是因家境富裕,通过赀选制度成为郎官的,为武骑常侍。有人认为,汉景帝的“赀选”,只是以家庭财富多而作为资格遴选的,不是卖官,但也有人认为,“赀选”是真金白银用钱买的官。那么,司马相如家靠的是以500万钱,还是10万钱当上官的,靠得是有钱的资格,还是用现金买的,不得而知。其实不管是那种情况,司马相如家很有钱,而且相当的有钱,属于富豪家庭,这是确凿无疑的。小时候能够满足他读书,击剑的爱好,也不是一般家庭做得到的。
    那么,是不是有钱就可以当官,也不行。还有附加条件:除财产外,还需具备“良家子”身份,商贾、巫医、百工等“贱籍”是不能够“赀选”当官的。确保入仕者的社会地位与儒家伦理认同。所以,汉代商人虽然有钱,但政治地位是很卑微的。卓王孙的政治地位也不是很高的。
    司马相如担任的武骑常侍是西汉时期的侍从武官,主要职责为皇帝车驾游猎时的护卫,虽然是在皇帝身边,接近权力核心,但司马相如并不喜欢,原因是”会景帝不好辞赋“,其实是说皇帝不识才,司马相如可能看出没有升官的希望。
    史记继续说,”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这段的意思是,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他的随从有善于游说的人,有齐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跑到粱国。
    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得以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就是这篇《子虚赋》,后来被汉武帝看到,赞赏不已,司马相如的命运因而改变。应该说,在粱孝王这里,与志同道合的士人一起,司马相如的日子应该过得比较愉快。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梁孝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司马相如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很像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为了实现自己理想而拼搏,他们到处漂泊,寻找和抓住一切机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司马相如跌入了他人生的最低谷。
    史记说,”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梁孝王死了,司马相如只好回到成都,而家里贫寒,他大概只长于弹琴,击剑,写诗词歌赋,又不会也羞于当主播,跑外卖,摆地摊。没有维持自己生存的职业,生活陷入囧囧。后来卓文君与其私奔,看到的也是“家居徒四壁立 。”
    为什么司马相如出去打拼几年,原来财富多到可以靠其当官,回来就一贫如洗呢?是父母亡故的原因,或者天灾人祸,司马迁没有交代。我们只能靠司马迁提供的文字进行分析推测。
   司马相如在中央工作不得志,怀才不遇,当他看到梁孝王刘武对游士很重视,于是跑到梁孝王刘武那里,希望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汉代,那些游士称为门客。是地方势力招揽的为自己服务的各方面人才。门客数量动辄数千人。梁孝王刘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形成与中央抗衡的政治势力。司马相如投到他的门下,是有政治目的的。
    但我总觉得,司马相如在粱孝王这里,也没有得到很特别的重视,属于编制外的人员,“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这句话,隐含粱孝王只提供住的地方,并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正式门客。可能还没有发工资。他在粱孝王这里混了数年,没有收入。要不,梁孝王是给了工资,但从司马相如写的如《子虚赋》多篇赋来看,也许他生性侠义豪爽,为朋结友,是个月光族,花光了工资,甚至连家产也耗进去了。这可能是他家突然由富转贫原因之一。
    司马相如莫名其妙由富转贫,司马迁没有说,我只能脑补到这里。
    然而,否极泰来,后来在朋友王吉的帮助下,他的命运发生了逆转,他遇到了卓文君,演绎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也同时走出了穷困潦倒的阴影。
屏幕截图 2025-10-23 16260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