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56|评论: 0

关于采用“高架立体扩容”方案 破解成都绕城高速拥堵困局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绕城高速(G4202)日均断面流量已突破设计上限 2.5 倍,常态化拥堵时长占全天 27%,成为制约城市能级跃升与市民幸福感提升的“卡脖子”环节。在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不可触碰、传统平面扩容无地可用的刚性约束下,唯有“向立体要空间”方能破局。鉴此,我们恳请市级层面将“高架立体扩容”纳入近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储备项目,并启动可行性研究。具体建议如下,供决策参考。

一、宏观形势:两条红线之间的唯一通道  
1. 交通红线:预测 2035 年绕城高速日均流量将达 28 万 pcu,现有双向六车道将全线饱和。  
2. 耕地红线:两侧 5 km 范围内 83% 为永久基本农田,平面拓宽新增用地≈ 0 km²。  
3. 政策窗口:自然资源部《关于完善快速路立体复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支持“在不新增用地的条件下建设立体交通设施”。

二、方案概述:两级立体、功能分离  
- 结构形式:于现状高速中央分隔带设单柱墩,上跨新建双向 4~6 车道高架桥,桥下车道维持原功能。  
- 通行能力:高架层服务长距离、过境交通;地面层服务到发、货运交通,整体通行能力提升 55%~70%。  
- 用地规模:零新增征地;红线内利用宽度 2×3 m 中央分隔带即可布置墩柱。  
- 技术寿命:100 年设计使用年限,预留远期智慧化升级荷载。

三、关键优势  
1. 耕地零占用:符合国家“农田保护优先、建设空间立体化”最新导向。  
2. 施工影响小:80% 梁段采用短线匹配预制、夜间顶推拼装,日占道时长≤4 h。  
3. 经济可承受:静态投资约 1.1 亿元/km,低于同规模地下快速路 40%,可通过 REITs+专项债+TOD 捆绑开发平衡。  
4. 韧性高:双层互为应急通道,极端天气、事故场景下 30 min 可完成交通分流。  
5. 示范价值:若率先实施,成都将成为西部首个在既有高速上方“加盖”超大城市的标杆案例,政策、技术、产业外溢效应显著。

四、实施路径(三步走、四同步)

第一阶段(2025Q4—2026Q4)  
- 立项:市交通局牵头,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成立专班,启动工可、环评、航评、洪评。  
- 资金:发行 30 亿元交通基础设施专项债,同步筛选社会资本方(SPV 结构,政府占股 ≤30%)。  
- 示范段:优先选取接待寺—犀浦段(12 km,流量最大、农田最集中)先行开工。

第二阶段(2027—2029)  
- 全线铺开:形成“高架+地面”复合通道,同步完成 7 处立交匝道、3 处服务区智慧化改造。  
- 数字孪生:建设“绕城高速智慧大脑”,实现双层车道级动态管控、货车预约通行、碳排放实时监测。

第三阶段(2030—)  
- 法规固化:出台《成都市立体复合利用交通设施管理办法》,为后续成温邛、成彭等高速升级提供制度模板。  
- 产业衍生:依托高架桥下空间打造 40 km“天府物流走廊”,引入无人配送、冷链集配中心。


绕城高速是成都“大都市圈 1 小时通勤”的脊梁。在耕地保护与交通扩容的“两难”之间,高架立体扩容提供了“两全”的最优解:不触碰一条耕地红线,却能让城市动脉“再造一条高速”。恳请将本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为国家探索超大城市立体复合利用交通设施贡献“成都方案”。
image.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