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两个重要的日子,本“人民+体验官”特别推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两个文化产品如下。 人民微博说,88年前卢沟桥畔的枪响,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中华儿女共赴国难,抗战到底,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铭记警醒:珍惜和平,居安思危,永不敢忘! 我们永不忘记这个历史事件:1937年7月7日,日军以一名士兵“ 失踪 ”为由,制造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全民族抗战序幕就此拉开。今天,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而今,俄乌战争打了1000多天,死伤人数超百万,还在不断升级,尚无停战迹象。中东战火熊熊,以伊战争未止,以巴战火又然......世界大战,呼之即出,要高度防范。 (注:本文参考中国近代史资料) 人民微博说,今日迎来小暑。有民谚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媒体报道,我国多地出现“桑拿天”,气温超40℃,如同铁板烧。河南道路爆裂,甚至出现武汉大量鸽子中暑死亡的超高温现象。
今年三伏,十年难遇。闰六月,遇“母伏”,已有预兆。说的是今天小暑节气,拉开了高温天气的序幕,更加酷热的三伏天,本月20日就开始了。而今年的三伏天,适逢闰六月遇“母伏”,仅30天,乃十年难遇,有许多预兆。老话说“六月怕入伏”,今年是双春闰六月年,整个三伏天都没有出六月。“晚入伏”,可预见将会迎来一段酷暑。 今年三伏是在7月20日入伏,也就是黄历六月二十六,双数日入伏被称作“母伏”。民谚说“ 公伏凉飕飕,母伏热死牛 ”,预示今年会是一个高温难耐的夏季,也是近十年最晚的入伏日,即百姓所说的“晚入伏”。这就预示今年夏季会十分炎热,过夏难耐。 另有俗语说:“ 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其意思是指,如果立秋逢庚日,恰好是末伏的第一天,这叫做“伏包秋”。不过,“伏包秋”的时候并不多,通常末伏都是在立秋之后,因此叫做“秋包伏”。但今年立秋是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8月9日,末伏从这一天开始,将一直持续到8月18日,形成了“秋包伏”格局。 中医学说“汗为心之液”,指的是夏天容易出汗,不仅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伏天养心尤为重要。大家可以吃一些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樱桃等,可养心、温阳、助眠。 (注:本文参考《易经-系辞.上》《河图洛书》)
|